新疆当代散文中的自然地理影像(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王娟 发表于:2013-03-28 21:02  点击:
【关健词】新疆 当代散文 自然地理
伊犁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是哈萨克族聚居区,以游牧生活为主,是历史上著名的天马故乡。伊犁的自然风光有着原始的风貌平展的河谷、广阔的草原、陡峭的山峰、幽深的峡谷、茂密的森林、柔美的溪水。《新疆啊,新疆》

  伊犁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是哈萨克族聚居区,以游牧生活为主,是历史上著名的天马故乡。伊犁的自然风光有着原始的风貌——平展的河谷、广阔的草原、陡峭的山峰、幽深的峡谷、茂密的森林、柔美的溪水。《新疆啊,新疆》中写道:“在伊犁的山中,有特克斯河、巩乃斯河、伊犁河以及许多不知名字的河流在奔流,在悄悄地喷吐着洁白的激情,在书写着起伏错落的情歌……在伊犁的山中堆积着绿色。伊犁的山中储藏着许多秘密。伊犁的雪岭云杉、雪松、白桦林,列队集合起北方大森林的深邃与宁静……”{11} 在闻名遐迩的周涛的《巩乃斯的马》中,将伊犁汗血马后裔的风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马,这不肯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现出来,山洪奔泻似的在这原野上汇聚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场面!争先恐后,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携裹,他大喊大叫,却毫无声响,他的响声像一块小石片扔进奔腾喧嚣的大河。”{12}
  喀什的全称是喀什噶尔,意为“月亮玉石城堡”,不到喀什不知新疆之大,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喀什是一个具有混血气质和浓郁风情的地方。周涛的《喀什寻梦》中写道:“与中国众多的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喀什是个小城市,但喀什不是个小地方。它依托着昆仑山和天山这样雄阔壮大的两道山系,源源不断的雪水河流浇灌绿洲、滋养生息;它面对塔克拉玛干这样巨大浩瀚的沙漠,无尽的地下资源等待着它;这产生过《突厥语大词典》的地方不能说没文化;这个古代喀喇汗王朝(黑汗王朝)的故乡地不能说没有来头,自古以来,喀什是多种文明的交汇地和缓冲地,波斯文明和中原文明在这里碰撞,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轮番在这里主宰,还有丝绸之路,还有欧洲文明和蒙古文化,都汇集到这个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形成它复杂的性格、多重的心理、独特的品质。”{13} 沈苇在《漫游——从喀什噶尔到叶尔羌》中对于喀什的老城:“古巷内总是十分安静,偶有卖凉粉的小贩穿巷而过。光线忽明忽暗,明暗反差是如此之大,如同一幅变幻的黑白木刻。土墙和过街楼挡住了阳光的直射和曝晒,即使在最炎热的夏天,走在古巷内,你仍感到十分凉爽。”{14} 喀什异域风情成为新疆当代散文书写中的常见景观。
  吐鲁番、伊犁、喀什是新疆的代表性地标,也是新疆当代散文书写中的代表性区域。三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在新疆当代散文中被作家们一次次描绘,展现了吐鲁番、伊犁、喀什作为新疆自然地标的经典性及浓缩性。
  三、自然与人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取向有三种:第一,人屈从于自然,生活为强有力的和不妥协的自然所支配;第二,人凌驾于自然之上,支配、利用和控制自然环境;第三,人是自然固有的一部分,像动物、树木和河流一样,设法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15} 新疆自然地理环境中人与自然环境是和谐相处、不可分割的,二者不能孤立地理解。
  首先,对新疆当代散文作家而言,这种自然环境的渗透表现于对自然景观的不断描写中,这是一种根源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唯生”观念的泛生命意识,在这种泛生命意识里,所有的自然风物都有生命,所有的生命也都是自然的,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形式和轨迹,它们“如其所是”地走向死亡或永生不死,这种“如其所是”便是对自然生命神性的敬畏,新疆的自然景观不再是散文作家的附庸,它们因自身禀赋的生命神性而成为超越性价值的化身,并因此获得了与人等齐的地位。不可否认的是,新疆自然地理环境之于新疆当代散文作家,不仅仅是外在的生活环境,更是铸造新疆作家人性人情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通过人类自身的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培养人的性格气质,铸就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作家性格与审美心理结构,最终产生了新疆当代散文浓艳的新疆文学性格。
  其次,新疆当代散文创作中情景合一的创作模式是在以“情”为主的前提下建构起来的。作家的视角决定了自然景物实际处在被选择、被言说,甚至被改造的位置,它只有承载作家的丰富情感才可能转化为艺术符号,从而获得永恒的魅力。在此强调新疆文学生态与自然生态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不意味着取消新疆散文作家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形形色色的自然地理现象一旦进入文学文本,被赋予“心灵镜像”功能,便不可避免地决定着新疆散文作家的人生价值取向,感动他们的民族意识与情感(如新疆情结),认识他们的思维特征(如直觉体悟或取像比类)、审美趣味(如对壮丽之美的欣赏),也正因如此,新疆当代散文书写中的自然地理形象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价值。
  最后,自然地理环境物质形态的作用以不同的方式渗透进每位个体作家的日常生活中。从新疆当代散文作家的场域性书写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新疆自然环境因素的浸染,作家笔下植物、动物、气候的自然律动,无不显示着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性。
  人类越来越远离了大自然,所以就不可避免地遗失了一些东西。而有些东西在新疆似乎还存在着,而这些东西与我们脚下的土地有关。大自然孕育出了新疆独特的当代散文写作场域,而新疆散文作家们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书写这块土地的创作中,形成互补,从而使新疆大地处处游动着的独特地域气息传播开来。■
  ■
  ①⑩{14} 韩子勇主编:《深处的漫游——美文二十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第236页,第71页。
  ② 周涛:《周涛散文·耕读卷》,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192页。
  ③ 韩子勇:《浓颜的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第5页。
  ④⑤⑥ 周涛、赵光鸣主编:《拾起飘落红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第129页,第132页。
  ⑦{11} 周涛、赵光鸣主编:《漫步艺海拾贝》,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第109页。
  ⑧ 20世纪初对“新疆地理镜像”关注最早的是域外探险者,如斯文·赫定的《生死大漠》《罗布泊探秘》《丝绸之路》等探险游记作品。
  ⑨{12}{13} 周涛:《周涛散文·游牧卷》,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192页,第254页,第277页。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