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国原创动漫形象不足以支撑衍生产品的开发
衍生产品是从艺术创作出发,将其艺术品转化上升为产品。因而,对动漫衍生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本质上依赖于动漫作品本身强大的艺术造诣和市场开发潜力。在我国,很多原创动漫形象根本不足以支撑起衍生产品的系列开发。由于在动漫形象的原始创作阶段,并未考虑到衍生品的开发设计,导致了在推广衍生产品时遭遇地域性壁垒、文化差异、宗教禁忌等瓶颈,使得衍生产品难以在动漫市场上寻找到生存的空间。
而国产原创动漫《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个例外。在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作“喜羊羊”与“灰太狼”动漫形象的创作过程时,他们特别强调了要遵循文化产品的创作规律,它们之所以能被世界范围的人们所接受,其主要取决于最初的创作就从市场维度上进行了考量:首先他们选择了世界范围内都广泛存在的关于狼和羊的传说;其次,所有角色的线条简单,不仅形象可爱,而且便于生产各种衍生产品,便于被消费者接受;最后,在动漫形象背后赋予了“快乐”的文化附加值,这些都有利于整个
产业链条的纵深发展。
现今,我国动漫市场潜藏着巨大商机。只有改变以往的将节目播出和发行出版物作为动漫产业的主要盈利模式,注重原创动漫品牌的创立,创作兼具艺术和市场价值的动漫形象,从而开发相关衍生产品,才能让中国的动漫产业正真地发展起来。
4 动漫教育与动漫产业相脱节
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动漫教育规模的逐渐加大。而实际上,我国动漫教育与动漫产业的实际要求和需求相脱节,动漫教育的规模与质量严重失衡。
(1)动漫教育与动漫多层次人才需求失衡
据统计,动漫教育从2000年一两家动画专业院校,发展到2009年上半年,国内开设有动漫设计与制作等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或机构已超过2000所。而这些院校的动漫教育大多数还停留于以技术为先和培养低端技术人才为主的现状,这种重视动漫本体教育、忽视动漫产业教育的动漫教学,直接造成了动漫教育与动漫多层次人才需求的失衡。
动漫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是一个综合的产业,需要艺术、策划、创意、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的专门人才。在动漫产业的市场运作中,动漫作品本身只是动漫产业链条中的源头,只占很小的比例。世界每年有上万部集动画片,每100部集中真正依靠票房收入盈利的估计不超过10部。事实上,作为动漫强国的日本,真正从事动漫制作行业的人员正在逐渐缩减,反之,动漫周边产业的从业人员在逐步增加;在美国,动画片的魅力已远远不如由动画片衍生出来的主题公园和卡通产品。不难看出,动画在动漫产业中仅仅起到了产业牵引的作用,真正能够提升产业价值空间的动力是动漫品牌延伸及产品衍生。
从以上动漫产业链条的分析,再反观我国现行的动漫教育水平,可见我们动漫教育仅停留在动漫产业链的前端,只重视动漫制作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动漫产业创意、经营、营销等方面人才的培养,这直接导致了动漫行业某些环节的专业人才过剩、而另一些环节的专业人员却奇缺的状况。
动漫作品的编剧、导演、动画师等固然值得我们仰慕,但真正在高端从事动漫制作的精英毕竟是少数,而动漫产业需要更多的是从事动漫下游产品开发的配套性专业人才。因而,动漫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动漫产业链条各个环节所需要的人才,实现动漫教育与动漫多层次人才需求相对位,这样才能使动漫教育成为动漫产业发展的助力器。
(2)动漫教育与动漫实践型人才需求失位
由于我国教育机制的长期历史原因,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培养的动漫专业学生只熟悉动漫理论,如同“纸上谈兵”,却缺乏对动漫生产环节和流程的认知,这直接影响了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的实际工作能力,反映了动漫教育脱离动漫产业的根本性问题。
相比较于我国的动漫教育,日本动漫人才的培养受到了日本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建立了一种相对成熟的动漫教育理念:注重实践教育,强调学习者对动漫事业的热爱,不过于追求学历教育,重视新人培养。以往,日本的动漫教育是由动漫开发商组织的教育培训机构完成的,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开始涉足动漫人才培养,动漫学历教育才逐渐出现。这种注重实践的动漫教育理念为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而我国的动漫教育比较注重学历和文凭,大部分院校所开设的动漫课程设置上没有明确培养定位,刻意追求理念而不是从产业需求角度出发,没有真正涉及到动漫产品实际的生产流程,特别是对其它下游动漫环节生产形态的认知甚少。这使得动漫人才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假象,动漫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较差,与动漫市场所需人才没有形成有效对接,从而影响了整个产业的人才供应链。
学习教育不应是我国动漫教育的全部,随着动漫行业市场化、产业化的加速发展,动漫的教育将更扎实地涉足到动漫产业的具体实践中,通过充实师资队伍、完善教材建设、丰富教学模式,积极推动院校与企业合作,是动漫教育未来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