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集体记忆理论强调记忆的公众性,无论是历史记忆还是自传记忆,都须依赖某种集体处所和公众论坛,实际上,塑造集体记忆的公共活动即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电视剧《水浒传》的导演曾说:(20世纪)90年代拍《水浒
三
集体记忆理论强调记忆的公众性,无论是历史记忆还是自传记忆,都须依赖某种集体处所和公众论坛,实际上,塑造集体记忆的公共活动即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电视剧《水浒传》的导演曾说:“(20世纪)90年代拍《水浒》也必然有今天对它独特的阐释。电视剧《水浒传》是给当代人看的,必须注入创作者对名著新的见解、新的感悟。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人物还是那个人物,立在今天观众面前的,不再是施耐庵的‘水浒’,而是电视剧的‘水浒’,产生于当代艺术家手中的‘水浒’。”[6]在文学的影像改编中,艺术家用图像进行思考和艺术表达,由于图像技术规则、演员表演以及受众期待等原因,“电视剧的‘水浒’”不再是原来的文学经典,而是衍生了一个新的“水浒”文化空间。笔者随意搜索“水浒”贴吧,发现论坛中有许多关于影视《水浒》的讨论,有些讨论的问题甚至完全游离了小说文本。20世纪90年代后期,电影《大话西游》受到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众多观众追捧,很显然,《大话西游》与传统经典《西游记》已没有多大关联,而是变成了青年群落文化趣味和价值观念的表征符号。
在今日消费社会中,个人和群体的文化身份借由性情倾向、生活方式、审美趣味以及消费模式等因素得以彰显。在社会分层的文化语境中,影像经典的版本之争实际上潜隐着社会群落之间的文化区隔,并由此标出个体在文化场、艺术场中的位置。笔者发现,强烈反对新版《红楼梦》的,往往是87版《红楼梦》的“粉丝”群,而未看过87版《红楼梦》的新生代因为缺乏参照对象,对新版《红楼梦》的态度则温和许多。根据导演李少红的定位,新版《红楼梦》讲述的是一个有关青春和成长的故事。“90后”对新版《红楼梦》的集体记忆,可能相当于六七十年代生人之于87版《红楼梦》的集体记忆。事实上,普通受众心目中的红楼人物即是影像演员,也许每代人都有自己想象的红楼人物外形,这就是文学影像的“代际”差异。文学经典是穿越时空的,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经典影像。
文学经典的影像表达不只是一个文本审美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文化学的问题,这意味着我们考察问题的视角应该从纯美学的阐释转向社会文化的阐释。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人们的艺术和文化消费日渐多元化。根据布尔迪厄的观点,文化作为一种符号权力,在审美趣味或文化消费上产生一种排他性,人们在生活方式、审美趣味上所呈现出的差异与社会等级有着同构关系。审美趣味不只是一个美学范畴,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群体分类的工具,它在传递一种自身位置感的同时,也划定了社会群体的边界。文学经典的影像改编所导致的论争实际上也是不同时代的审美文化趣味的代际差异。另一方面,在文化趣味分散的读图时代,传统文学经典已风光不再,其影像表达也不可能再享受之前的“尊奉”,更难成为这代人不可抹去的集体记忆,故应平心静气地看待文学经典的影像改编。
[参考文献]
[1]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 燕海鸣.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J].中国图书评论,2009(03).
[3] [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高骏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25.
[4] [法]莫尼克•卡尔科-马塞尔,让娜-玛丽•克莱尔.电影与文学改编[M].刘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24.
[5] 倪匡.我看金庸小说[M].台北:远流出版有限公司,1987:15.
[6] 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83-84.
[作者简介] 卢永和(1972— ),男,湖南郴州人,文学博士,肇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理论与批评。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