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悲剧英雄 一段历史传奇——读《史记•项羽本纪》有感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杨杨 发表于:2011-07-20 10:25  点击:
【关健词】项羽 性格特点 历史条件 英雄 悲剧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它不但最翔实、最具体地描绘了楚汉战争那个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时代画卷,而且最真实、最生动地塑造了项羽这一充满传奇色彩、有着复杂性格的悲剧英雄形象。项羽这个以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结合而成的暗恶咤叱、

提起“项羽”,在人们的脑海中定会涌现出这样的词句:“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的确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中项羽的光辉形象永载史册,他在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功勋,他的英雄气概在我国历史上永远闪耀着光辉。本文试从项羽的历史功绩级性格弱点,及其当时的历史背景主要论述项羽失败的原因级影响。历史不能假设,但是也许项羽就是另一个秦始皇。
  1 司马迁笔下——项羽跃然纸上
  项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卜而封土侯,政由羽出,写为霸土,位虽不终,近占以来未尝有也”这样一个叱咤风云、勇冠三军,在反秦运动中众望所归、天卜瞩目的英雄,为何在短短的时间里骤然覆灭?其实,司马迁从一开始就先入为主的在他对项羽的描写中为我们作了暗示、为破解这一疑团,我们可以先从司马迁最后的一段评判读起:
  太史公曰:昔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卜,而封土侯,政由羽出,写为“霸土”,位虽不终,近占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土侯叛已,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占,谓霸土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卜,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痞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在这段话里,在我看来有几点意思是很明确的:①司马迁把项羽类比为五帝之一的舜帝,说明他对项羽总的说来是持肯定和赞赏态度的。②对于项羽自己把失败归结为“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司马迁是不同意的。在我读完这一节我很同意司马迁的观点③那么,司马迁认为导致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司马迁认为“欲以力征经营天卜”,这才是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是它导致项羽“五年卒亡其国”。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指出项羽理丈敬“觉痞”、理应“自责”。④“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司马迁对项羽的所有描写自始至终未能脱离以勇力制胜的怪圈,这就是在向我们揭示导致他以后失败的直接原因。⑤司马迁把未受帝土封写的项羽写入《本纪》,与历代帝土并列,此举木身就昭示了一个无从否定的历史事实:虽然项羽并未建立统一的封建土朝,但他所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的主力军,动摇并摧毁了秦土朝的残暴统治,在“以力征经营天卜”这一点上,其历史功绩是堪与帝土媲美的。其实在我看来,司马迁并未看重帝土的形式,而重在塑造项羽功绩中勇武的一面。
  2 历史事件昭示——一段英雄悲剧
  鸿门之会是历史的转折点,也是本文的转折点。项羽既解拒鹿之围,拥兵数十万,一路乘胜挺进,破关而西,功高天下,傲视一切。鸿门宴“排座次”时,项羽作为东道主,竟毫不客气直居尊位。刘邦和张良很懂得项羽的心理,专攻他的弱点。所以刘邦来“谢项王”时,开口一个“将军”,闭口一个“将军”,一席甘言美语,项羽听得飘飘然忘乎所以;以至刘邦说到“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都”等等,项羽完全信以为真,甚至当面吐露:“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之言,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羽得意忘形一至于此,竟至泄露军事机密,把自己的耳目也给毁掉了。这又表明了项羽的朴实坦率,达到了敌我不明、利害不分的程度。
  在政治上他是一个不肯动脑的马大哈,根本不了解刘邦的为人,也认识不到“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的斗争形势;反而认为刘邦玩的那些花招是对他的“尊敬”,轻而易举地彻底解除了思想武装。在项羽看来,别人既已不再称王,而且又来认了错,就应当以礼相待。所以他对范增的多次暗示,都“默然,不应”;项庄“请以剑舞”,也只淡淡地说了声“诺”。凡此种种,都表现了项羽的糊涂憨厚、头脑迟钝、优柔寡断和毫无心计。作者在那样简短的文字里,将项羽的这种性格揭示得很深刻。比如项庄、项伯双双拔剑起舞,正当你来我往,刀飞剑击的紧急时刻,项羽看见樊啥怒气冲冲地闯进帐来,开初有些惊异,但经张良略一解释,转眼即置之脑后。而且他对樊啥那一通絮絮叨叨的批评指责简直是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而“未有以应”,只简单地说了声“坐!”其“言语呕呕”,心直口钝的情状,表现得维妙维肖。这个细节,表现了项羽的朴实而无城府,完全缺乏政治斗争手腕。从外交斗争的角度加以评价,这就是既幼稚又糊涂的妇人之仁了。这与他的对手刘邦的狡诈无赖、能屈能伸、权谋机变、不择手段,恰成鲜明的对照。从此,项羽就一步步走向败亡。
  在楚汉战争中经过五年的艰苦战斗,项羽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被困垓下,兵少粮绝,四面楚歌,大势已去。正当一筹莫展之时,他隐约听得楚歌四起,于是才憬然而悟“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然而,他这时的“悟”,只限于对处境险恶之悟,并没有悟到失败的原因,更没有悟到自己性格中的致命弱点,因此他仍是按着性格一意孤行。项羽与爱姬最后一次夜饮帐中,生离死别。
  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儿女情长,英雄气短,面临穷途末路,不禁慷慨悲歌,黯然泪下。他绝望、痛苦、愤激,而又惶惑、不平、不服。他只想到“今日固决死”,只想到即使要死,也应该死得有些英雄气概,决不能屈辱而死。因此他又带着“壮士从骑八百余人”深夜突围南去。当他跑到东城时,身边还剩下二十八骑,而“汉骑追者数千人”,眼看末日将临,但仍绝不认输。他为了证明自己始终是一员虎将,最后还要作一番实战表演,“为诸君快战”。他很不服气地告诉部下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九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夭之亡我.非战之罪椒!”
  3 吸取教训——谨记以史为戒
  项羽失败了,身死东域。其原因并不是像他自己所说那样“时不利兮”。让其生活在另一个时代,会遭到同样的失败。他的性格和错误的思想决定了他必然成为一个悲剧式的英雄人物。俗话说:“读史可以明志”。清代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有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知史。”西楚霸王项羽和他所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已成为历史,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迪。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