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之莲花现象综观(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万颖 发表于:2010-10-23 14:12  点击:
【关健词】莲花;文化;现象
三、莲花所代表的中国民间文化 隋唐以后,莲花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有关荷花的诗词、绘画、雕塑、工艺等荷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荷花的寓意主要是祈福吉祥: (一)意比和合。莲又称荷,与和

  
  三、莲花所代表的中国民间文化
  
  隋唐以后,莲花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有关荷花的诗词、绘画、雕塑、工艺等荷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荷花的寓意主要是祈福吉祥:
  (一)意比和合。莲又称荷,与“和”谐音。民间吉祥画,“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持荷,一人捧盒,以示和合。八仙中的何仙姑,以手执荷花为表征,象征其貌美并姓何,表示祥和吉利。
  (二)表示清廉。青莲与“清廉”谐音,人们便以莲花比喻为官清正,一尘不染。如画青莲和一只白鹭组成的图画,名为“一路清廉”。
  (三)喻示吉祥。佛教的八宝吉祥,以莲花为首。中国画以荷花、海棠、飞燕构成一幅图,谓之“何(荷)清海宴(燕)”,喻天下太平。以莲花和鱼剪纸成图张贴,谓之“连年有余”,表示富足有余。中国画以盛荷作为夏天的标志。在瓷器、地毯和戏服上常绘有盛开的荷花,是夏天美景,也是丰收的预兆。还有许多与莲有关的话语,莲子代表连生贵子,藕为佳偶。
正是由于许多的好彩头,莲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艺术家创造的灵感来源。
  (一)荷花历来都是剪纸的重要题材。荷花由于花果同时生长,因莲蓬多子,荷花井蒂,华实齐全,弥足珍贵,由此被赋予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夫妻恩爱、家道兴盛的意义。中国特有汉字文化将文字的谐音和荷花形象完美地结合,构成剪纸中特有的荷文化剪纸中大量题材:连(莲)生贵子,连年(莲)登科,延年(莲)益寿,和(荷)合二仙等,表示中国人的最高幸福:福禄寿三全。就是在葬礼上,民间也有入殓时在死者的鞋底贴上一朵荷花剪纸的习俗,表示死后步登莲花升天[9]。剪纸中的荷花,因而成为人们表达信仰愿望。精神寄托的一种形式。
  (二)在中国陶瓷美术的青花、古彩、粉彩与新彩装饰中,莲花是经常用到的题材。如隋唐时期的瓷器、铜镜等的装饰多采用莲花花纹;金银器上,尤其是盘边缘,多饰以富丽的莲瓣纹,整个风格华丽而真实。用莲花题材作纹饰,在战国的染器和绢帛的花纹上均可以找到它的踪迹。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由于佛教传入,莲花纹饰得于丰富和发展。晋代的鸡头壶中有莲花纹北魏石窟中的壁画,莫高窟中大小佛的石刻底座,均刻有莲花瓣纹,至隋唐、五代,莲花纹已经传入寻常百姓家,遍及屋柱的底座石墩上以及木质家俬上,如:花床、椅桌、箱柜[10]。
  (三)在建筑、服装、寺庙、器物等方面,民间广泛以荷花为装饰。在年画中可以看到坐莲的如来和观音,剧中可以看到带着莲花帽的唐僧和法海。在皇宫的御花园与豪绅的后花园中均设置池塘种植着莲花。文人学士的衣袖上绣有莲花,在民间新婚的被子绣有并蒂莲。唐代诗人李白,还另有一个名字叫青莲。宋代名将杨六郎被后人喻为莲花神,古人有“六郎似莲”之说[11]。明人写的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托塔天王的三太子哪吒是依托“莲花身”立命的天神。
  (四)在我国的艺术绘画史中,荷花的艺术精品更是丰富多彩。最著名的是南宋画院吴炳的《出水芙蓉》,生动细腻的刻画了荷花清新脱俗的优雅气质。明代画家陈洪绶又名老莲,清代画家吴友如、马骀的百美图中有个美人步步生莲。著名的还有明末画家张子政的“芙蓉鸳鸯图”。现代的潘高寿、齐白石均有以之为题材的佳作。
  (五)与“莲”有关的中国文化,早已远扬海外,给华侨民间文化增添光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首澳门童谣游戏歌(荷花开),它以复叠法把荷花赞咏达十二次之多,最为儿童所喜爱,原文如下:“荷花荷花几时开?一月晤开二月开,二月晤开三月开,三月晤开四月开,四月晤开五月开,五月晤开六月开,六月晤开七月开,七月晤开八月开,八月晤开九月开,九月晤开十月开,十月晤开十一月开,十一月唔开十二月开,十二月开荷花朵朵开。”玩游戏时,一群女童边做动作,边唱上歌。女主角蹲在中间,别人围着她,把手按在她头上,说第二句“二月”,再依次往下唱,唱到末句,大家把按在女主角头上的手移开,她便可站起来。全首动作不多,大家轮流做“荷花心”(主角)。至于唱荷花在何时开,视乎花心的生日的月份。如她在五月份是生日,荷花即在五月份开。这样不断用复叠法唱着,情节步步推进,也层层深入,深化了对莲花的感情,既加强了游戏的节奏感与娱乐性,也加强了儿童对“莲花”的深刻印象。
  随着莲荷文化的普及发展,以莲花命名的高山与湖泊,建筑与文字更是数不胜数。比如:乾隆题北京颐和园万寿山谐趣园引镜亭“菱花晓映雕栏日;莲叶香含玉沼波。”刘金门题济南大明湖小沧浪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沈朝初题北京陶然亭“慧眼光中,开半亩红莲碧沼;烟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风。”江苏苏州闲吟亭“千朵红莲三尺水;一湾明月半亭风。”北京陶然亭“万荷倒影月痕绿;一雨洗秋山骨青。”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莲荷文化不过是其冰山一角。无论如何,莲花始终吸引着众多文人学者的目光,作为文学、绘画、宗教、艺术的主要意象,也作为民间文化的主要象征而为大众所喜爱。
  
  参考文献:
  [1]庄素雯,莲花——“埃及之花”[J];阿拉伯世界研究;1981年05期。
  [2]佛教文化推崇荷花原因探析,http://news.fjnet.com/wywz/wywznr/200712/t20071207_58695.htm。
  [3][4]孙良申,《诗经》解读[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5]全唐诗库,http://www3.zzu.edu.cn/qts/。
  [6]河南省博物馆,http://www.chnmus.net/html/20060420/024039.html。
  [7]徐则呈,莲的赞歌——周敦颐的《爱莲说》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1982年02期。
  [8]俞香顺,荷花意象和佛道关系的融合[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万云先;荷花世界畅游记[J];中国花卉园艺;2001年15期。
  [10]熊海堂,徐菁,程立宪;青瓷器莲花纹装饰溯源——兼谈莲花、莲花纹装饰与佛教传播的关系[J];南方文物;1982年03期。
  [11]马倩,潘华顺,古代莲文化的内涵及其演变分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