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是以语言为载体的,语言是意象的外壳(袁行霈,2009:56)。诗歌创作的过程就是诗人寻找客观事物作为意象、构建意象语言、从而使其主观情感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的过程。在一首诗歌中,语言的最小单位是语词,艺术的最小单位也就是"意象"。换言之,意象所着眼的是诗歌作品中与单个物象相对的语词。在诗人的构思过程中,意象浮现于诗人的脑海里,又模糊渐渐趋向于明晰,由飘忽渐渐趋向定型,同时借着语词固定下来,从模糊的直观感受到精妙的诗歌语言的形成,这个过程融入了诗人动态的,在线的思维活动,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人的大脑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词语的或常规、或新奇的搭配正是诗歌语言魅力之所在。诗歌意象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其的研究也从修辞、文化、语义等不同角度展开,但对其意象建构的思维机制却鲜有人触及。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归结为"想象","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主观性产物,使诗歌的理解笼上一层神秘的色彩。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概念整合理论阐释的意义生成机理能从深层次揭示诗歌意象形成的过程,从而为诗歌分析提供新的理论框架。国内不少学者(余渭深,董平荣、2003;蒋勇。2004)运用概念合成理论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了个案分析,探讨了虚拟空间对古典诗篇的阐释力。本文则着眼于从微观上(即构成意象的词、熟语及句子)探讨在构建诗歌意象语言过程中诗人的大脑思维机制。
二、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或合成空间理论是由Fauconnier和Turner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语言学理论,是第二代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该理论推动了认知语言学、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其核心思想是将概念整合看作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普遍的认知方式,它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艺术、计算机科学、绘画、数学、卡通、宗教仪式等。
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是揭示人类表层的思维活动背后所隐藏的,即后台认知(backstage cognition)的东西(Fauconnier & Turner, 2002:34)。复合空间是由一系列不同的心理空间组成。一般说来它至少包含两个属于不同认知域的输入空间(input spaces),和一个能抽象概括两个输入空间内容的类指空间(generic space)以及一个复合空间(blend), 该网络中的四大空间相互联系和作用,输入空间的对应联系由跨空间映射完成,其结构被选择性的投射到合成空间,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形成层创结构,从而解释了意义运演与产生的过程结构。输入空间中的成分和结构有选择的进入复合空间,形成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原输入空间的概念结构。新概念的产生需要经过三个认知过程,即:(一)组合(composition),来自输入空间中相应的映射成分,组成新的关系结构,这种结构在其它空间中不曾表现;(二)完善(completion), 在知识背景、文化、认知模式的作用下,从背景概念结构和知识及长期记忆中的信息提取相关物与来自输入空间的结构匹配,被投射到复合空间里的合成结构被看作是一个拥有自身逻辑(self-contained)的结构系统;(三)扩展(elaboration), 根据复合结构自身的逻辑,人们可以对新结构进行独立的认知操作。此网络可见下图:
Fauconnier& Turner(2002)提出,从输入空间到整合空间的整合过程是通过关键关系的压缩实现的。这些关键关系有时间、空间、表征、变化、价值/角色、类比和因果关系等。关键关系连接输入空间中的相对应成分,建立其外在空间的关系,即不同输入空间中相对应的两个成分之间的关系。通过压缩这些外在的空间关系,整合空间中形成内在空间关系,即一个心理空间中的相对应关系。此外,Fauconnier& Turner还进一步提出了概念整合网络的四大类型,即简单网络、镜像网络、单域网络和双域网络。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概念整合理论的内部架构。
三、诗歌意象语言的概念整合
在建构诗歌意象语言时,诗人运用语言手段使诗歌意象语言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常成为对常规语言规范的破格偏离,给平常的语言赋予一种不平凡的气氛。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与诗歌意象相对应的大多是表示具体物象、事象的名词性词语,包括名词性词和名词性短语。这些具象性、可感知的名词性词语用在诗歌中便成为意象词语,承担着传递诗歌意象的作用。诗歌中,担负一组意象语言的可以是单个的名词性词语;也可以是固定的习语;还可以是以一个意象词语为主体的句子。
(一)名词性短语
在诗歌中,单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意象。诗人在建构诗歌意象语言时,运用语言手段或修辞手段使诗歌意象语言中词语与词语的搭配成为对常规语言规范的破格偏离,给平常的言语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诗歌意象语言的建构,正是追求一种组合和语义上的陌生化、独特化、新奇化的修辞行为,从而使语义产生变异,以拉大诗歌意象语言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的距离,激起听读者的心理张力。从而获得更大的美感,以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按传统的语言分析方法,主要着眼于名词性短语的构成方式及其语义,而忽略了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大脑认知机能。意象语言的建构过程正是人类大脑思维快速运行,认知域相互联系、作用的过程。下面我们通过叶芝的著名短诗《云》为例,来说明概念整合过程:
I bring fresh showers for the thirsting flowers,
From the seas and the streams;
(托马斯. 哈代等,2006: 143)
我为干渴的花朵从大海和溪流里
带来新鲜的阵雨;
在这两句中"the thirsting flowers"(干渴的花朵)对这首诗歌意象的建构起到重要作用。而它本身也是意象语言。这个名词性短语的妙处就在于,读者可以及时准确的理解诗人传递出来的意象,因为概念整合就根植于人们的想象和推理过程中。"the thirsting flowers"这一短语激活两个认知框架:人和植物。在thirsting激起的人的框架或空间里,包含着一切可能与"干渴"相关的元素:人(主体)、对水的渴望,干裂的嘴唇,奄奄一息等等。由于人类对世界的基本认知背景,这些元素会自动的出现在人们的大脑中并与植物这一空间域中的元素相互映射,并被最终有选择的投射到合成空间里。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组合,完善和扩展,这一短语的意象就创造并传递给读者。
(二)习语
习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千锤百炼出来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习语一般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简洁明快,寓意深刻等特点。因此,习语也被大量的使用在诗歌中,诗人常借助习语创造出意蕴丰富的意象。阿德莱. 托里. 威尔森在《Poems For Idioms》一书中就收集了45首蕴含丰富习语的诗歌,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特殊而复杂的语言形式。以埃德娜.文森特.默蕾的短诗《第一棵无花果》(First Fig)为例, 诗歌中习语所传达的诗歌意象的建构机制。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