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教学兴趣培养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张洁 发表于:2013-01-26 23:05  点击:
【关健词】美术教学;改革;培养;兴趣
 摘 要: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倡导和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各学科的教育改革,艺术类学科也不例外。为了发挥我们美术科教学的特长,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儿童学习兴趣,诱发儿童思维,我们在教学中积极探索,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探讨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1)

题目: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美学兴趣 诱发儿童积极思维的思考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我国高素质人材的重要途径。美术课是儿童学习美、创造美、表现美的广阔天地。在这里,孩子们用美好的童心,独特的艺术语言去创造美、表达美。因此,在美术课教学中培养儿童美学兴趣、诱发儿童积极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国家的应试教育体制使人们片面追求升学率,从学校到家长乃至学生都只重视语、数等就考科目,轻视美术、音乐等学科,视它们为豆芽科学,认为美术课嘛,就是哄着孩子们画几个猫猫而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连我们有的美术老师自己也对所教的科目丧失了信心,于是在上课时也就应付了事。为了图方便,他们总是把美术课局限在画画上,好像美术课就是画画课。学生们在机械地画,缺乏表现的欲望,更谈不上有学习的兴趣。由此让学生们对美术课的认识产生了偏差。
  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忽略了美术课应该是包含绘画、手工、欣赏为一体的美术活动课,忽略了孩子们通过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使其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与提高的培养。因此,在美术课教学中培养儿童兴趣,发展儿童个性,诱发儿童积极思维,使之健康协调成长的美术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了。
  二、大胆改革,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美学兴趣,诱发儿童积极思维的初步探讨
  李岚清曾经说过:“美育是整个教育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术教育则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可以使其掌握基本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可以使其掌握基本技巧,能表现和创造美。因此,搞好美术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美术课是最直接的途径。如何更好地发挥我们美术课的功能,在教学中又如何根据儿童心理和年龄特征培养兴趣、发展个性、诱发思维,使之达到开发儿童智力的目的,便成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近几年来,我在如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培养儿童敏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及如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诱发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扩散性思维能力等几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下面我分别从四个方面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1.用音乐创设情景,诱发想像力、创造力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聚精会神、兴致勃勃地去学习、探索和研究……”因此,设计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头到引入新课,对这堂课的成败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在上绘画课《三原色和三间色》一课时,一开始我就先在大屏幕上播放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美丽景色,随着优美的音乐声,同学们陶醉在大自然美丽的风光中:春的绿、夏的红、秋的黄、冬的白,无不让人留连忘返、心旷神怡。通过观赏大屏幕上一幅幅的图片,同学们领略了自然界变幻无穷的色彩,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此时老师加以诱导,要想表现出自然界的美丽景色,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色彩知识。
  我因势利导进入新课的学习,同学们也进入了学习的最佳境界。当他们掌握了所学知识之后,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画,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个个兴趣盎然,思维活跃,进入了动手动脑的最佳境界。这时,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他们所熟悉的音乐和画面,同学们开始大胆挥毫,我不断巡视,及时给他们热情的指导和鼓励,全班同学们积极动脑,画出了多幅好作品,当老师把好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时,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运用音乐的特殊功能,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联想,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视、听有机的结合,产生了声情并茂的教学效果。
  2.用讲故事作画,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应该是一种艺术,为了使学生学得有趣,进而使学生的记忆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我认真研究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即儿童天生就喜欢听故事。
  童话、民间传说、寓言等有情有景生动、富有教育意义、津津有味的故事,容易引起儿童描绘故事的愿望和兴趣,唤起他们各种想象。在上《给“童话和寓言故事”画插图》一课时,我就以“瞎子摸象”为例给他们进行了讲解。我先绘声绘色地以动作助说话给同学们讲述完了这个故事后,接着就让他们展开讨论,想人物、想情节、想动态、想环境,设计“瞎子摸象”的画面,突出主体以发挥同学们作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让他们以组为单位设计完成一幅画。同学们都积极开动脑筋投入到创作中,其中一个组的同学完成的作品最形象生动,在画几个盲人摸象的动作时,有的偏着头摸象鼻子,有的跪在地上摸象腿,有的带着恐惧的神态摸象牙,还有的站在凳子上摸象背,几个盲人摸象时不同的动态把“盲人摸象”这一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小组同学们集体的智慧。
  通过有趣的分组作画,每个孩子的记忆力、形象思维能力、对故事的分析能力及对人物的表现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友爱的高尚品质。
  3.用放录像、配乐朗诵上欣赏课,培养兴趣、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可以在头脑中呈现出过去感知的、思维过的事物,而且还可以在前头脑中出现某些自己不曾经历过的以及现实中不存在的、或尚未出现的事物形象。”学生由于年龄小,社会阅历浅,知识相对贫乏,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我把美术欣赏课作为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美术欣赏课在整个美术教学中是一个比较难的课题。欣赏艺术作品,可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陶冶美的情操,从这点出发,我上了欣赏课《开国大典》。小学生对“开国大典”这一历史意义的事件没有多深的印象,课前,我找了一篇关于《开国大典》的文章给同学们朗读介绍,让他们对《开国大典》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场面有一个较深的认识,也为我上好欣赏课作好了铺垫。
  上课时我用一幅“开国大典”的画挂在黑板上,直观的教室图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引起他们的兴趣,也易于老师讲解;同时我还准备了一盘录有一九四九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讲话时的录像带及对“开国大典”这幅雄伟壮观的画面作解释的配乐诗朗诵。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