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影像化时代,文学作品被大量改编成影视剧,视听化思维极大地影响文学的阅读和接受,文字阅读与视听感受共存。然而,改编热与改编失败成为典型的两极现象:一方面文学名作被大量地改编成影视剧,引起极大的关注;另一方面根据文学名作改编的影视剧失败居多,取得艺术与商业双丰收的极少。对于影视改编来说,探讨名作改编的两极现象是一个紧迫的理论话题。本文从两极视角来分析对张爱玲小说影视改编热现象。
热闹表象:张爱玲小说影视改编热及其原因
自1947年以来,张爱玲小说六次被改编成电影,主要有《不了情》(1947年)、《倾城之恋》(1984年)、《怨女》(1988年)、《红玫瑰白玫瑰》(1994年)、《半生缘》(1997年)和《色戒》(2007年)。还有几部电视剧(《金锁记》《半生缘》《倾城之恋》),甚至张爱玲本人的“传奇”也被搬上银幕和荧屏,如电影《滚滚红尘》(1990年),24集电视剧《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2004年)。
到目前为止,张爱玲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数量之多,在现代作家中名列前茅。众多的影视编导都与张爱玲结下了“不了情”,其原因主要有:
(一)浓烈的旧上海风情与怀旧热潮
上海是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的交汇点,具有开放性、都市性、国际性、多元性等特征,拥有迷人魅力和传奇色彩。“摩登”的上海几乎成为怀旧热潮的最重要对象,旧上海的扑朔迷离给影视剧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这类旧上海题材电影大多具有一种浪漫氛围,艺术处理上都比较唯美化,具有怀旧情韵。如关锦鹏的《胭脂扣》(1987年)、《阮玲玉》(1991年)、《红玫瑰白玫瑰》(1994年)、《长恨歌》(2005年),王家卫的《花样年华》(2000年)、《2046》(2004年),侯孝贤的《海上花》(1998年),陈逸飞的《海上旧梦》(1993年)、《人约黄昏》(1995年)、《逃亡上海》(1999年),许鞍华的《倾城之恋》(1984年)、《半生缘》(1997年),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5年),陈凯歌的《风月》(1996年),娄烨的《紫蝴蝶》(2003年)等,引发了一股“旧上海热”。这些电影中充满暧昧的情境、柔媚的女性、闪烁的霓虹灯、迷人的旗袍、还有酒吧小调或舞厅浪歌,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上海风情的迷人影像。张爱玲小说是旧上海的一朵奇葩,对都市与人生有着深刻而又独到的体悟和表现。电影《红玫瑰白玫瑰》《倾城之恋》《半生缘》《海上花》,都是旧上海题材,具有怀旧情调。“张爱玲热”是伴随着近年来流行的旧上海风情和怀旧热出现的,其作品的影像化必然会受到广泛的关注。
(二)丰富的电影化特征适合改编
张爱玲有着丰富的从影经历和深厚的电影艺术修养,她的小说素有“纸上电影”之美称,具有丰富的电影化特征,适合拍成影视剧。
一是电影化造型。张爱玲生性敏感,自小具有极高的艺术素养,在美术、音乐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她在从事小说创作时对光影、色彩、声音等造型元素的运用可谓驾轻就熟,这使得她的小说具有鲜明的电影化造型和视觉艺术特征。二是电影化思维。张爱玲小说呈现出类似于电影蒙太奇的思维方式和艺术倾向。首先是时空结构转换自如。张爱玲擅长大幅度的时空跳跃手法,在今天与过去之间从容往来、将现实与历史进行对照和转换,使人产生一种时光荏苒、人生如梦的嗟叹。如《金锁记》中的“电影镜头”:“风从窗子里进来,对面挂着的回文雕漆长镜被吹得摇摇晃晃,磕托磕托敲着墙,七巧双手按住镜子,镜子反映着的翠竹帘子和一幅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着,望久了,便有一种晕船的感觉。再定睛看时,翠竹帘子已经褪了色,金绿山水换为一张她丈夫的遗像,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①这段描写以简明的时空转换方式,精炼地概括了女主人公凋零变态的生命形式,被傅雷先生称之为“节略法(racconrci)”②,电影编导完全可以直接搬到银幕上。其次是小说构思与写作具有一种视听思维,“把好莱坞的电影技巧吸收之后,变成了自己的文体,并且和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技巧结合得天衣无缝。”③《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封锁》《色•戒》等都是极具电影感的作品,所以受到许多著名导演的青睐。三是电影化视点。电影艺术由电影摄影机的照相纪录本性决定,一般采用全知的视点。张爱玲小说从一开始就借鉴了电影的全知视点,以讲故事人的身份在开篇设置了一个引子,创造一点气氛,并在结尾时回到讲故事的情境,造成首尾的呼应,被称之为“镜框式结构”④。其小说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在短小的引子之后,以电影化的手法展开故事,与中国传统文学和民间评书艺术中“说书人”的全知叙事方式非常相似,与电影中的全知视点更是异曲同工。这种全知视点开启了张爱玲日后经常采用的全知叙事方式,《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和《十八春》等,都是采用开头淡入、结尾淡出的电影化视点,给读者造成一种时空距离上的由远及近、心理情绪上的由动及静的特殊氛围。四是电影化技法。张爱玲在小说中广泛运用各种电影技法,如闪回手法、特写镜头、短镜头叠印、淡入淡出法、长镜头、空镜头、场景渲染等。这一点许多研究者论述过,此处不再赘述。
(三)雅俗共赏的小说形态与时代审美风尚的契合
“张爱玲热”从1980年代开始到今天持续“高烧”不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当人们告别了 “宏大叙事”,回归到日常与世俗生活,张爱玲小说特有的现代性与世俗性,就颇能引起一部分读者的共鸣。张爱玲小说属于“日常生存状态小说”,即“以关注和展示普通生命个体的日常生存状态、生命体验和生活方式为宗旨”⑤,注重对“人生安稳的一面”的理解和剖示,表现出特定时代背景下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普通男女的千疮百孔的情感纠葛。其中那种世俗又高贵的人生趣味、高调又投入的生活态度以及作品优雅而通俗的艺术品味,与现在流行的小资情调颇为契合。张爱玲“在世纪转型期的消费主义文化浪潮中成为小资的文化偶像、消费符号”⑥。另外,随着中国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对于文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呼唤都市小说。而当代中国缺乏比较有分量的都市小说。因而,当人们逐渐接触张爱玲,就像发现出土文物一样兴奋。在张爱玲小说中,衰败的旧家庭、没落的贵族女人、小奸小猾的小市民,这些与传统通俗小说的审美情趣息息相通,勾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张爱玲小说也不乏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道德精神的准确把握,俗中含雅,“雅俗共赏”是其魅力之一。张爱玲小说与怀旧老照片、流行音乐、好莱坞大片等,一起构成都市流行文化的主要元素。张爱玲小说被大量改编成影视剧,既受到都市化进程的影响,又是都市文化消费的需要。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