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解读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张宝国 发表于:2010-11-16 10:33  点击:
【关健词】奥斯丁;《曼斯菲尔德庄园》;奴隶制; 反叛;政治小说
简•奥斯丁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先后数次被拍成同名电影。探讨这一作品时,奴隶制是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因为,与作者其他作品不同,奴隶制贯穿了整个作品。具体而言,该作品通过安提瓜种植园和曼斯菲尔德庄园明暗、主次两条线索探讨了奴隶制话题,表明了奥斯丁反对

评论简•奥斯丁(Jane Austen)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Mansfield Park),奴隶制是个经常提及和不可回避的话题。比如,爱德沃•赛义德 (Edward Said)在其1993年“简•奥斯丁与帝国 (Jane Austen and Empire)”一文谈到该作品时指出“解读奥斯丁介入奴隶制、殖民主义及帝国话题时,沉默起了主导作用”。(82)乔治•保鲁克斯(George Boulukos)也认为“赛义德对奥斯丁的(上述)解读提醒读者,奴隶制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文化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此,奥斯丁本人及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居民们强烈意识到奴隶制问题便不足为奇”。(377)另外,约瑟夫•刘(Joseph Lew)认为《曼斯菲尔德庄园》“延续了对奴隶制和妇女政治权利的辩论”。(273)迈克尔•凯鲁诺斯(Michael Karounos)也直言“就其实质,奥斯丁的《曼斯菲尔德庄园》是一部反奴隶制小说”。(731)电影方面,根据杨戈枢所译加拿大电影导演帕尔丽夏•罗兹玛 (Patricia Rozema)访谈录,罗兹玛之所以将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改编成同名电影(1999版),原因就是她认为“这部小说公开承认和反对奴隶制”。(杨戈枢,187)作品评论方面,根据斯考特•凯迪 (Scott Caddy)对这部小说的解读,目前许多学者已经将评论的焦点集中到“奥斯丁对奴隶制的态度上,‘废除’还是‘改良’?”(Caddy,5)总之,虽然这部作品也谈到了男女婚姻问题,但和奥斯丁其他作品不同,奴隶制话题贯穿了整个作品,变成了作品的中心议题。具体而言,该作品通过安提瓜种植园和曼斯菲尔德庄园明暗、主次两条线索探讨了奴隶制话题,表明了作者奥斯丁反对奴隶制的态度。玛丽琳•巴特勒 (Marilyn Butler)也曾经指出认为奥斯丁的小说游离于政治之外是错误的。联系巴特勒这一观点,我们可以断定奥斯丁以创作这部小说的方式介入了当时的英国政治。套用凯鲁诺斯的语式,笔者认为就其实质,《曼斯菲尔德庄园》是一部反对奴隶制的政治小说。
  一、安提瓜的种植园
  政治小说指涉及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小说。从这个角度看,该小说直接涉及1811年至1814年间发生在西印度群岛的奴隶反抗运动。作品直接涉及奴隶制话题,特别是直接提到了庄园的主人汤玛斯• 波特拉姆爵士(Sir Thomas Bertram)做奴隶贸易和他在西印度群岛安提瓜种植园雇佣奴隶的事实。作品中有一情节,当波特拉姆爵士从安提瓜返回曼斯菲尔德庄园,他的二儿子爱德蒙(Edmund)怪芬妮•普莱斯(Fanny Price)太过沉默,芬妮回应道:“这次我跟姨父说的话比以前多多了,难道你昨晚没听到我问姨父奴隶贸易的事儿?”(Johnson,136)作品中还有一情节证明此点。诺利斯(orris)先生死后,当汤玛斯爵士想让诺利斯太太抚养芬妮,原因不仅仅是他大儿子汤姆负债累累,而重要的是他在安提瓜的种植园出了问题,生意受到了损失。这两个情节表明波特拉姆爵士在安提瓜拥有奴隶,即他在安提瓜雇佣奴隶在种植园劳动,同时还间接印证了赛义德的观点:曼斯菲尔德庄园的经济基础就是奴隶制。
  波特拉姆爵士雇佣奴隶在种植园劳动反映了作者奥斯丁的生活背景和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就作者生活背景而言,奥斯丁的父亲在安提瓜代理种植园。其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安提瓜的种植园经济。因此,奥斯丁耳濡目染对安提瓜的种植园经济非常熟悉。从社会环境方面,1814年夏天,英国奴隶贸易达到了顶峰。关于废奴话题早已在社会上出现。1811年至《曼斯菲尔德庄园》问世的1814年,英属殖民地西印度群岛的奴隶开始反抗、起义。按照格莱森•戴维斯(Greson Davis)的观点,这次反抗运动动摇了大英帝国的社会基础,因为英国大多数精英家庭像奥斯丁家一样,西印度群岛的种植园经济是生活收入一个重要来源。如前所述,这一历史、政治事件在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中也有体现,主要表现是波特拉姆爵士离开英国赴安提瓜两年去平息那里奴隶的反抗运动,改良奴隶的生活条件。这一政治、历史事件对作者奥斯丁触动也很大,促使她拿起笔来创作《曼斯菲尔德庄园》,以此介入到对奴隶制的政治辩论之中。就在创作该作品前不久,奥斯丁曾经表达了她创作该作品的动机。她说:“我必须要写点什么,必须表达我的观点。这一次,我要写完全不同的主题。我要写‘秩(ordination)。”(Karounos,715)正是基于奥斯丁这一创作初衷,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延续了对奴隶制和妇女政治权利的辩论”,(Lew,273)用凯鲁诺斯的话来讲,它是一部“反奴隶制小说”。(731)
  影视方面,2003年3月,加拿大著名女电影导演罗兹玛接受了媒体采访。在被问及为何改编奥斯丁这部小说时,罗兹玛答道:“这部小说公开承认和反对奴隶制,这一点吸引了我……我还喜欢芬妮这个人物,我喜欢小说在奴役女性和禁闭奴隶间所暗示的对应关系。”(杨戈枢,187)罗兹玛的这种回答也印证了《曼斯菲尔德庄园》是一部“反奴隶制的政治作品”。
  二、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奴隶们
  斯考特•凯迪2009年“《曼斯菲尔德庄园》和当代文学评论及影视作品 (Jane Austens Mansfield Park in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and Film)”一文对该作品评论做了简单的综述。根据这一综述,以1967年为界限,对《曼斯菲尔德庄园》传统的解读大都集中到人物塑造上,认为芬妮这一形象苍白无趣、小说缺乏中心主题、可读性不强;而最近,人们把阅读的焦点集中到作者奥斯丁对奴隶制的态度上,进而读者分为两大阵营。一大阵营认为,奥斯丁塑造芬妮这一形象其目的在于通过刻画曼斯菲尔德庄园的主人波特拉姆爵士对芬妮的控制与征服来抨击当时英国的奴隶贸易制度,另一阵营则认为,奥斯丁塑造芬妮这一形象在于通过刻画波特拉姆爵士对芬妮及庄园其他女性的控制来抨击整个男权社会,因为在这个社会/庄园里,妇女处于受压迫的地位。
  这方面主要指小说女主人公芬妮•普莱斯。她的姨父,庄园的主人波特拉姆爵士对她的态度也有个转变、“改良”的过程,这与他对待安提瓜种植园奴隶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应,使安提瓜种植园与曼斯菲尔德庄园形成了明暗两条线索。
  虽然芬妮是曼斯菲尔德女主人波特拉姆爵士夫人的亲外甥女,但一开始,芬妮在曼斯菲尔德被人们视为孤女或穷人家的弃儿。由于她出身卑微,家里贫穷,曼斯菲尔德的人们,尤其是她姨父波特拉姆爵士和她另一个姨妈诺里斯太太,对小芬妮存有偏见。比如,就在芬妮来曼斯菲尔德前不久,诺里斯太太就对爵士先生说“我希望芬妮是个性情良好的女孩儿”。(Johnson,10)爵士先生也回应道“我们也要有个心理准备,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一般没什么教养,无知、举止粗俗、无礼”。(10)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