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电影:视觉的盛宴与意义的建构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石清 张如成 发表于:2010-10-25 10:33  点击:
【关健词】灾难电影;视觉;悲剧;文化
灾难电影是一种自默片时代就出现的类型片,特别是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银幕上的灾难场景更加逼真和壮观,这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不可思议的震撼。这一片种历来不仅票房收获甚丰,而且成了好莱坞征服世界的重要武器。作为一种主要表现灾难与恐惧的电影,它如何吸引

灾难电影涉及的领域包括外太空入侵(《独立日》)、核变异威胁(《哥斯拉》)、生态环境破坏引发自然灾害(《后天》),等等。2009年美国导演罗兰德•艾默里奇再一次拍摄了令人震撼的影片《2012》。这部影片讲述了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在这次史无前例的灾难中,受灾人群遍及世界各地,各种灾难场面鳞次栉比,令人目不暇接:山崩地裂、洪水海啸、陨石降落等,可谓是灾难大集结。这部充满着强烈视听冲击力的灾难大片,在全球同步上映后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恐慌,甚至连美国空间科技研究的权威科学家也不得不出面辟谣。然而,其全球票房收入屡创新高,这种类型片已经成为好莱坞夺取世界的重要武器。为什么观众甘愿掏钱欣赏这种表现人类遭遇灾难的电影呢?
  一、数字技术与视觉盛宴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电影的创作、传播和接受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总是在电影美学的真实性与假定性问题上争论不休,通常记录电影的美学特性在于真实性,而文艺电影在于假定性,但人们观赏以后都会有“真实”的感受。数字技术介入电影以后,画面和场景具有高度的逼真性和奇观性,其建构的虚拟世界所产生的视听震惊效果超越了普遍意义上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力,这使得真实与不真实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电影的“真实”内涵也不断扩大,这是一种“比真的还真”艺术真实,观众在观影前就有一种超越以往观影经验的心理期待。
  数字技术的加入使电影的类型从传统叙事转变为了视觉奇观。数字技术的运用拓展了观众的审美视野,观众被数字技术创造的超乎想象的奇观影像所折服,享受真实场景和虚拟场景带来的一种“超真实”的审美体验。与以往单纯对“物质现实的复原”相比,现代电影已由复原物质现实过渡到复原对于现实的“真实体验”。真实感,是观众的基本观影需求,也是人类的基本心理要求。人类始终对自己无法亲历的一切都抱有极大的好奇心,而想方设法满足这种好奇心和亲历的欲望,即观众观影的深层心理。数字技术条件下的灾难片让观众体验到“真实的”死亡的威胁。影片《2012》将令人叹为观止的特技与影片本身惊悚、恐怖的特征相结合,为观众奉上了一道丰盛的视听大餐。影片总共用了约1400个特效镜头,来表现城市毁灭、火山爆发、海啸、水灾以及地震等灾难性场面。洛杉矶市在地震中陷落汪洋、黄石公园被火山熔岩吞没、白宫被海啸摧毁、耸立在城市制高点的巨大自由女神像粉身碎骨、摩天大楼像多米诺骨牌一般倾覆、留守的僧人还没来得及敲响第三声警钟,洪水就攀上了世界屋脊……接连不断的灾难场景令不少观众看得既过瘾又揪心。这种虚拟的场景符合观众心理和记忆中固有的真实感,因而能被潜意识的默认为是真实的。这种真实是视觉心理的真实,是从心理或情感上认同数字技术模拟与虚拟现实所体现的艺术真实。
  《2012》为我们展现了一场奇特景观的“狂欢”。 在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语境中,艺术向大众化、商品化、符号化转变,电影作为大众娱乐的工具,其画面传达是一种感性满足的快乐,受众通过观赏电影来获得身心的充分放松和享受快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遭遇种种挫折和无法解决的矛盾,情绪极其低落,但在观看电影时得到宣泄性和替代性的满足。当影片表现灾难侵袭人类,地球面临灭顶之灾时,观众会和影片中人物一样恐惧、紧张,甚至绝望;当看到影片中人们脱离灾难、化险为夷的同时,观众也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心理由失衡趋于平衡,心灵如释重负般地进入到愉悦状态。这是一种紧张之后特殊的审美愉悦,是一种复归安全的满足感。
  二、文化意蕴与意义建构
  灾难电影之所以常演不衰、魅力常在,除了其题材所特有的看点,如宏大的场面、强烈的视听效果之外,另一重要原因便在于这类影片往往包含着丰厚的文化意蕴。任何一类影片单靠感官冲击是不会维持太久的,只有那些真正具有思想的东西才会具有长久的吸引力。灾难电影不仅拥有审美功能、娱乐功能,还具有特殊的情感宣泄功能、舆论监督功能等,它揭示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它给予观众的,不止是当下,更多是指向永恒。
  人类总是有趋利避害的意识,即灾难意识,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永恒的忧患意识。这种灾难意识或许可以用尼采的酒神精神来解释。在他看来,悲剧“以其形而上的慰藉,在任何现象的变动中指向真实存在的永恒性”。他认为,肯定生命必须肯定死亡和生命的痛苦,所以悲剧是“肯定人生的最高艺术”。灾难电影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的悲剧性,灾难电影给予观众的不仅仅是恐怖,是痛感,而且是崇高。人类需要灾难意识,也要有勇气与现实灾难斗争,但是面对虚拟灾难,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心态。
  众所周知,关注人与外部力量(自然、命运)的对峙与抗争是西方文化的主流精神。从俄狄浦斯于命运的捉弄下悲愤地呼喊,到堂•吉诃德与风车搏斗那荒诞而执著的身影,再到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在茫茫大海上孤独地同自然争斗,我们不难体会到在西方的文化精神里一直有一种野性的力量像血液一样在汩汩流淌。今天美国的灾难片实际上正是这种精神的继承与延续。美国人从不避讳生活中可能遭遇的不幸或灾难,在许多灾难片中,被虚拟的毁灭性的灾难笼罩的城市往往是生活中真实的地点,在《2012》中洪水淹没了自由女神像,象征美国精神的航空母舰砸向了白宫和他们的总统。不得不承认,美国人的心态非常强健,他们不觉得会因此受到诅咒。与美国人的世界末日情结相比,国人更喜欢大团圆的结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国还没有自己的灾难片,即使是冯小刚所拍摄的《唐山大地震》,严格意义上也只能算是虚拟的“纪录片”。抛开经济或技术上的原因,更重要的还是我们缺乏接受这种虚构灾难的心理承受力。与美国人的坦然截然不同,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各样的禁忌:语言禁忌、实物禁忌、数字禁忌等,正是这些禁忌束缚了人们那种为了奇迹出现而必需的冒险精神。
  电影总是要反映特定时代中社会的欲望、需求、恐惧与抱负。灾难片经常与文化中的原罪意识相结合,成为思考人类前途的平台。影片《哥斯拉》中,巨大的蜥蜴样怪兽犹如潜射导弹般从海中跃起,喷射出核射线一样的气息,摧毁了整个城市。这个受核辐射污染而基因突变的怪兽代表着人类对核战争的恐惧,承载着对人类前进方向的思考和对人类自身的反思。《后天》描写了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最终造成全球气候巨大变化,世界被冰川覆盖,人类在极端的气候条件下苦苦挣扎。影片让观众看到了人类只顾经济发展忽视大自然规律,造成地球生态破坏所带来的惨痛后果。越来越多的灾难片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描写人与自然的关系,对那些大肆鼓吹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妄图支配自然的思想进行揭露和批判,倡导人类敬畏自然,珍视生命。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