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战争题材电视剧叙事嬗变(2)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张晓 万小谈 发表于:2011-07-04 10:16  点击:
【关健词】 现代战争题材;叙事结构;叙事嬗变
20世纪80年代,人们从文革浩劫中逃离出来,经过拨乱反正和价值观的调整,文艺创作先后历经伤痕文学反思文学阶段,它们集中于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启蒙话语由此呈现。随着经济发展和西方现代文化思想与经验

  20世纪80年代,人们从“文革”浩劫中逃离出来,经过拨乱反正和价值观的调整,文艺创作先后历经“伤痕文学”“反思文学”阶段,它们集中于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启蒙话语由此呈现。随着经济发展和西方现代文化思想与经验技术涌入,许多文艺工作者在世界“寻根”潮流影响下转向对民族文化心理层面的探寻,试图重新把握民族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寻找发掘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同时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深入挖掘,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文化因素继续批判。在这种文艺思潮影响下,80年代电视剧复兴后作品对战争的反思加深,雷同的符号化英雄形象有所改变,对战争历史唯物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的表现注入了灾难意识,触及到对战争创伤的体验。在国家意志和政治话语对人物规约下丰富人物内心生活描写,性格逻辑和人生选择表现出多样化,带来传统叙事的变奏,大方向上仍然延续传统叙事模式。
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进入社会转型,加入WTO带来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机遇,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市场经济大潮中电视剧作为第三产业逐渐向市场化、商业化转型,经历了“由艺术品向文化商品的转变,电视剧行业也在由文化事业转向文化产业,电视剧的商品属性使其表现出一种商业文化的市场经济特征。”90年代末电视产业化集团化改革,至此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发展格局,“一方面电视剧在艺术的神殿以精英立场的个性化参与创作,另一方面不得不在国家宏观调控中节制发展,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产业化进程中的电视剧不得不以商业化的姿态接纳消费文化下的大众文化属性。”④
  这种背景下,“表现出强烈的泛审美性、个人性、商品性、体验性、生活化和世俗性,以技术和传媒为主宰性生产和传播手段,以快感和体验为存在和实现形式,以视像为载体,过于关注生活的当下性和娱乐性”的大众文化教导着观众对电视剧娱乐和世俗的追求,同时使当代审美文化的经济动机上升为支配文化行为的主导力量,形成了经济冲动与文化冲动的相互对立。电视剧中“自我升华的精英倾向”“高亢飞扬的政治兴奋感”“主旋律的宣教作用”“改造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在物欲横流、价值失落与文化失范的社会语境中遭到了中心化价值体系的分解。“当代审美理念从超功利化和精神升华的传统模式中走出来,转向满足人们日常的欲望释放和快感追逐,短暂性、平面化和时尚化代替了韵味悠长、意境幽远和个性独特;整个时代的美学主调从推举崇高庄严的悲剧艺术转而嗜好滑稽幽默的喜剧艺术。”⑤
  三、结 语
  社会文化语境、审美理念和创作价值取向多元化转变使得现代战争题材电视剧中商业化叙事话语超越了权威性、政治性主流文化话语和启蒙性精英文化话语,它们以市场条件下的时代精神、社会审美心理结构为导向,将宏大的政治背景、战争背景、重大政治军事事件隐匿在英雄作为普通人的具体生活琐事、生存欲望、内心思想世界和战斗历程背后,将政治意识形态和英雄崇高感虚拟泛化,赋予人物人本主义色彩,以平民化视角反映特定环境下的人性,追求真切的个体化叙事,包含着对战争和人性、人的价值摆脱了意识形态规约后的深思熟虑的理性反思,对自我实现表现出热切关注和充分肯定。这种在主流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大众文化的交互作用中建构起的新战争叙事杂糅着多种审美价值倾向,将民间审美趣味渗透其中,让观众体验在血肉丰满、浓烈个性的鲜活生命燃烧出的激情和快乐中体验民间狂欢的快感,同时也颠覆了崇高、宏大、诗化、精英主义美学形态下的传统战争叙事。
  注释:
  ① 邵茹波:《试论革命战中题材影视剧的创作误区》,《当代文坛》,2007年第1期。
  ② 尹鸿、凌燕:《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③ 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④ 王伟国:《电视剧艺术策略化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⑤ 韩书堂:《大众文化的兴起与中国美学的转型》,《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参考文献]
  [1] 杨静.中国电视剧叙事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M J 波特,等.叙事事件的重新诠释——电视叙事结构分析[J].徐建生,译.世界电影,2002(06).
  [3] 郭林红.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战争叙事——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J].电影文学,2009(20).
  [4] 卢蓉.电视剧叙事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5] 曾庆瑞.电视剧原理(第一卷)——本质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张晓(1980— ),女,山东聊城人,硕士,聊城大学音乐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 ;万小谈(1987— ),女,山东聊城人,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Baidu搜藏 QQ书签 Google书签 POCO网摘 新浪ViVi 和讯网摘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