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8年第一部国产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在电视荧屏播出以来,国内现代战争题材电视剧艺术创作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电视剧诞生阶段“高唱时代和英雄赞歌”的传统模式时期,80年代电视剧开始复兴至90年代中后期传统模式延续发展的时期以及进入21世纪以来在大众文化烛照下现代战争题材电视剧传统模式被改写的时期。叙事沿革经历了政治意识形态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影响逐渐淡化,“高、大、全”的革命英雄神话改写,宏大叙事消解,世俗叙事、平民叙事勃兴,草根英雄神话、个人传奇被构建的过程。
一、叙事嬗变走向及突出特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电视剧诞生时期,国内导演创作了一批为数不多的以战争为基本题材的电视剧,如1958年上海电视台播出的《红色的火焰》、1959年底广州电视台播出的《长征路上》。这些电视剧一般为单本剧,较多地取材于或改编自现当代经典文学作品和十七年时期文学小说,同题材电影的影像叙事也深刻影响了此阶段电视剧的创作。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业与左翼文艺工作者结合催生的“新电影运动”,以反映现实生活和大众愿望为目标,创作了一批批判现实黑暗、传达时代主题的战斗生活影片。自新电影运动始,党以社会主义电影观指导改造电影事业的发展,到五六十年代,以红色电影、工农兵电影、“写重大题材”的电影为主体的现代战争题材电影叙事模式基本上被建构起来。这一时期电影的美学形态充满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崇高。在新旧社会、阶级关系、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等影视表现上划分出鲜明的善恶、忠奸、是非,叙事情节在革命已然胜利的唯物主义史观观照下以因果关系故事链的方式使影片结尾必然走向胜利,人物在战火中历经洗礼而受教育、得成长。这种战争叙事模式深刻地影响了五六十年代的电视剧创作领域,表现为以一股浓重的政治激情歌颂时代、歌颂英雄。
十年浩劫中电视剧基本停止拍摄,80年代开始走向复兴。1981年中央电视台录播我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随后《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等优秀剧目相继播出。1990年“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创作原则在全国电视剧创作题材规划和引进海外电视剧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并充分贯彻在整个90年代的电视剧创作中。随后相继迎来建党70周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使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出现一个小高峰。这一时期此类电视剧与五六十年代相比,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文化内涵的拓展上更为丰满、充盈,人物形象仍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主义、革命主义为基本价值观支撑,约束私人生活、个人欲望,弘扬意识形态上的牺牲与奉献,但开始有意识地挖掘英雄人物作为一个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会;在表现正面人物的人性立体化与反面人物的精神世界多重性上改观了完全二元对立的扁平化、符号化影像叙事;对战争的描绘亦添加进喜剧元素;女性形象体现出更高的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战火中的爱情以一种暧昧的方式小心翼翼地规避着政治意识形态,满足当时观众对爱情表达的需要。这种变奏和续写发展了现代战争题材电视剧的传统叙事。
进入21世纪,此类电视剧一方面在表现重大战役、伟人传记内容上延续史诗巨著的宏大美学追求,如《长征》《延安颂》等。“人物塑造方面能深入统帅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动地刻画他们生活化、人情化的一面,同时又不丑化我党犯过错误的统帅和地方统帅。历史世界设置方面,具有新的历史观点和审美意象,冷静而又全面地展现历史真实”①,展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另一方面,自2004年《历史的天空》以来,电视荧屏上相继涌现出一批如《亮剑》《狼毒花》《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另类英雄战争片,这些电视剧完全颠覆了宏大、崇高美学形态下的传统战争叙事,消解了鲜明的意识形态宣教色彩,人物塑造不仅多元化而且表现了浓烈个性色彩的激撞和复杂的人性向度,立体地勾勒出在历史和战争风云下的个人生存状态。情节规划注重更多的铺垫去解释人物存在和行为的合理性。战斗场面追求火爆与刺激,消解着传统叙事中人民子弟兵冒着枪林弹雨浴血奋战将红旗插上敌方堡垒的悲壮或庆典仪式。草根英雄的个人欲望和个性色彩不再被集体所遮掩,而是作为主要人物,被刻画出鲜明、多元的个性特征。他们参加战争、追求进步的原因并非一定来自阶级仇恨、国破家亡,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充满着一己私欲的历史必然性,如《亮剑》中李云龙不打报告既组织多个部队攻打县城完全是在一怒之下为救妻而为,结果战争虽然胜利,但自己的妻子却牺牲了。此类新战争叙事在深度消解传统战争叙事方法及其变奏的基础上,采用黑色幽默的创作手法,将表现历史的切入点由宏大拉向微观,将英雄拉下神坛,用真切的个性化叙事调动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这种现代、后现代的表现策略在当下现代战争题材电视剧创作中俨然有着类型化的趋势并在继续发展。
二、引起叙事嬗变的社会影响因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战争题材电视剧建构宏大背景、歌颂崇高英雄的影像叙事模式受到当时党和国家在文艺领域内倡导的基本原则的影响。当时的文艺创作批评环境充满了意识形态氛围,强调文艺创作必须保证“政治正确”优先性,“强调任何个人的行动和命运必须放在革命的大潮之中;强调文艺直接对光明面的歌颂,文艺反映的生活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美、更典型、更理想,而英雄主义、崇高化是这一时期典范性的美学风格”②。影视剧“一再演绎着为共产主义理想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情节时,它们客观上就教育着公众共享无数革命先烈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和信仰,进一步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合法性和历史必然性,强化了个体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安全感,并最终有效地发挥为巩固社会秩序的功能和作用,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一种集体仪式”③。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80年代至90年代的电视剧人物创作中,抽离了英雄在集体、民族、国家面前的个人欲望,掩盖了在战火下犹豫、恐慌、困惑的个人复杂内心感受,单向度地表现甘于奉献、勇于牺牲,超越常人的坚定意志和崇高形象。一方面是由于功利主义传统审美下创作者、接受者对“伦理道德式”英雄的心理崇拜,另一方面契合着走出战火的人民的感恩心理,他们在历经苦难和动荡后需要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向往,扁平、符号化的崇高英雄所凸显的人性光辉正好满足了处于集体无意识中的观众要求,同时完成着电视剧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载体本身所具有的建构价值观的作用和使命。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