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村旅游的历史起源及发展现状
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乡村旅游(英文名Rural tourism)定义为:是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8世纪初期的英国并相继在法国等西方国家推广和蔓延。19世纪60年代“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在意大利成立,这个协会的成立,在世界乡村旅游发展史上意义重大。20世纪60年代初,在西班牙首先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乡村旅游。但是大规模的乡村旅游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乡村旅游的积极推动下,许多国家独特的文化得以传承、丰富并发扬光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和助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受到了各个国家和人民的普遍推崇和欢迎。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扶持下,我国乡村旅游也应运而生。它是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与旅游业紧密结合而产生的新型旅游经济,是将乡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三者融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具有乡村性、地方性、民族性、休闲性、参与性等特性,主要有森林公园、度假区(村)、休闲农场、民俗文化村等开发模式。乡村旅游因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受到各地政府和城乡居民的普遍欢迎,成为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城乡和谐建设的有效途径。
乡村旅游具有如下特点:(1)区域性强。乡村旅游大多分布在城乡接壤的经济较为发达、交通较为方便、依山傍水、空气清新的周边地带,以形式各异的村寨、自然村落或大户农家为基础单位。(2)游客的参与性高。目前乡村旅游产品中大多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体现的方式主要是以游客的参与为主导。以享受自然,呼吸空气,登山观水、赏花沐草、运动休闲、歌舞棋牌、享受美食为主要游乐方式。(3)旅游客源相对固定。参与乡村旅游的客源主要以城市中的享受周末休假或国家法定假期的上班族、公务员、离退休人员及部分城镇居民为主体。(4)游客在乡村旅游滞留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基础实施还不够完善加上其具有较近的区域特性,所以游客大多不会滞留很久。(5)乡村旅游是农民创收的良好途径。乡村旅游主要依托农村现有的建筑田园、民俗风情和自然环境,投入不高收益却不菲。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国民旅游消费观念不断提升,多元休假日渐成熟,除外境旅游,跨省旅游,经济便捷,生态环保的乡村旅游空前高涨并日渐成为旅游者的首选和生活常态。
“98华夏城乡游”和“99生态旅游年”奠定了乡村旅游在我国兴起的基础。2006年初,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对推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五个要求:“生产发展一生活宽裕一乡风文明一村容整洁一管理民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基本要求。2006年国家旅游总局将全国旅游主题定为“2006中国乡村旅游”,并推出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四新宣传口号。同时,农业部和国家旅游总局在这一年也共同提出了推进乡村旅游的“百千万工程”,明确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要在全国建成具有乡村旅游示范意义的100个县,1000个乡镇和10000个村。2007年国家旅游总局“中国和谐城乡游”活动的启动,不仅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赋予了一个全新的理念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契机与空间,标志着中国乡村旅游热潮的正式到来,大江南北,村野山寨,南国北疆,民俗古镇,乡村旅游如雨后春笋,在中国大地蓬勃发展,深受广大城乡民众的喜爱和欢迎。
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项目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和完善,到目前,在不少地区,已基本形成了种类丰富、档次多样、文化厚重、特色鲜明、管理有序的乡村旅游格局,不仅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与推广,更是受到了城乡居民的认同与积极参与,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从客观上极大地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的改善,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统计,近年来,乡村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建设、丰富城乡人民生活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为促进乡村旅游经济更好更快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分析和研究乡村旅游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存在的问题:
1.缺乏规模性。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经营实体各自为政的现象,大多数是一家一户,以户为单位,缺乏统一规划,开发资源盲目性很大,未使资源与资金形成有效合力,资源未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合理配置,规模普遍偏小。这不利于农村旅游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反而会使旅游业陷入困境。
2.缺乏规划性。急功近利,为快速从乡村旅游发展中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在未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策划或论证、规划、策划不充分的情况下就仓促开发,且开发中重规模,轻质量,粗制滥造,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不彻底性,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没有很好地开发和运用丰富的旅游资源,造成大多数开发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也未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3.缺乏科学管理。一是大多数乡村旅游的开发者和经营者属同一人,且很多来自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较低的当地农民,他们没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等,经营理念陈旧,具体表现在:重菜品数量和价格,轻环境、经营特色和服务质量;注重主体建筑投入,忽略整治、美化环境投入等。二是管理无序。景点管理相对滞后,服务质量不高,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乱搭乱建破坏了景区的美观,主要食宿设施和卫生状况较差等;没有健全的管理与经营体制,管理力度不够,缺乏某些方面的政策法规,不能有效监督和规范许多开发和经营行为。
4.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之一就是必须解决人才问题,建设一支具有专业水平的乡村旅游管理人才队伍。而乡村旅游发展中专业人才短缺现象严重,因为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主要都来自当地农民,其自身文(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