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份经济增长特征研究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肖磊 发表于:2012-11-25 14:20  点击:
【关健词】 主导产业,产业结构,经济特征
 中国经济在经历高速增长的同时,却面临着各省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的现实。本文通过研究主导产业产值和产业结构的变动两方面来解释各省份经济的增长情况,并结合这两个方面分析几个代表性省份经济增长的特征,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势头,年均增长率约为9.93%,但是不同地区、省份之间却存在持续、明显的差异。以2010年为例,上海市人均产出为74548元,是贵州省的5.59倍(13329元);各省份人均产出的标准差也由1978年的476上升到2010年的3069(《中国统计年鉴2011》)。对于中国的地区经济增产差异性的问题,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魏后凯(1997)指出地区间的固定效应和区域政策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沈坤荣和马俊(2002)分析了影响省际间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指出人力资本投资、对外开放程度、工业发展水平和体制因素是造成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魏后凯(2002)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谢健(2003)指出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姚先国和张海峰(2008)应用动态面板数据方法和传统固定效应估计方法考察了教育和人力资本对地区收入差异的影响。另一方面,干春晖、郑若谷(2011),刘伟、张辉(2008)以及刘伟、李绍荣(2002)的研究表明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各省份的主导产业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省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进来研究内蒙古、天津、北京、上海、海南、广东、江苏、湖南等几个有代表性的省份经济增长的特征。
  二、模型设定
  一个地区的生产总值由该地区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加总而来。因此有:GRP=AV1+AV2+AV3(1)
  式中GRP为地区经济的生产总值,AV1,AV2和AV3分别代表地区经济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对(1)式进行简单的转化可得:
  GRP=AV1+AV2·(1+■)(2)
  GRP=AV1+AV3·(1+■)(3)
  对(2)式和(3)式求差分可得:
  △GRP=△AV1+△[AV2·(1+■)](4)
  △GRP=AV1+△[AV3·(1+■)](5)
  刘广生(2006)分析指出:第二产业的增长与宏观经济的波动相关性最强,第三产业次之,而第一产业则与宏观经济的波动没有相关性。从具体数据中也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比较小,并且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增长波动不大。由此我们设定△AV1≈0(6)
  因而(4)式可以转化为:△GRP=△[AV2·(1+■)]=△AV2·(1+■)+AV2·△(1+■)(6)
  将(6)式进行整理合并得出:△GRP=(1+■)·△AV2+AV2·△■(7)
  同理:(5)式可以转化为△GRP=(1+■)·△AV3+AV3·△■(8)
  在(7)式和(8)式中,△AV2和△AV3分别表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而△■和△■则表示产业结构的变动。由此可以将地区的经济增长分解为由主导产业产值的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两部分组成。用β1代表(1+■),γ1代表AV2,β2代表(1+■),γ2代表AV3则可以得到主导产业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省份的经济增长分解的计量模型分别为:
  △GRP=α1+β1·△AV2+γ1·△■+μ1
  (9)
  和△GRP=α2+β2·△AV3+γ2·△■+μ2
  (10)
  三、数据说明与实证分析
  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两次重大的改革,第一次是是上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二次是上世纪80至90年代的市场化改革。本文主要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研究的时间段为1997-2010年。从《中国统计年鉴》中“按三次产业分地区生产总值”可以得出各省份当年价的三大产业生产总值。为了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以1997年的价格为基准求出各省份不变价的三产业生产总值。为了消除统计口径的不一致造成的影响,本文使用各地区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加总得出的各省份生产总值,而没有直接使用统计年鉴上的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为了消除各省份经济总量的差别造成的影响,本文将各省份的生产总值进行指数化处理,各省份1997年的生产总值均以100表示。
  从各省份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产值之比可以看出,除了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北京,上海和旅游业非常发达而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海南以外,大部分的省区的第二产业还是占主导地位的,说明中国目前正处在由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的转型时期(见表1)。
  由表1中可以看出,内蒙古工业化发展迅速,其第二产业的比重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北京,上海这样经济发达的城市经济体的主导产业为第三产业并且第三产业比重还呈逐年增加之势;广东的第三产业发展也相对迅速;而天津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例表现出明显的转折趋势。
  本文对上述8个省,市,自治区分别应用式(9)和式(10)进行回归分析,并根据回归结果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的参数的显著性来判断每个省市的主导产业。回归结果见表2。
  从表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除上海外,所有省市回归的均在0.9以上,且主导产业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变量的参数值均显著,说明式(9)和式(10)可以有效的解释各省份的经济增长。截距项由于受全国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因而有些省份的截距项估计值不显著,但这并不影响进一步的分析。在表2中,主导产业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参数值均为正,说明了不仅主导产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正效应,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适当扩大其他产业份额也会促进经济发展。
  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国际惯例是将区域经济发展分为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时期五个阶段。在所有的省份中,上海、北京、云南、海南这四个省份的主导产业均为第三产业,但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这四个省份均落在全国平均水平以后。上海和北京是中国典型的城市经济体,其经济增长以第三产业为主导,进入了后工业化发展阶段。海南的经济结构中,以旅游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虽然近年来第二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但较弱的工业基础还是影响经济增长速度。 其他6个省份的主导产业均为第二产业,但这些省份的经济增长特征却不尽相同。广东作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其第二产业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天津和江苏的第三产业占比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向上转折趋势,而且其产业结构参数的预测值也相对较高说明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其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这些省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阶段。内蒙古的第二产业占比呈逐渐上升趋势,且产业结构参数的预测值较高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作用较大,因而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湖南的产业结构参数预测值较小,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进而影响经济增长。(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