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声乐的条件
(一)音乐素质
学习音乐首先要具备音乐素质。所谓音乐素质就是人在音乐方面的敏锐的听觉、鲜明的节奏感和良好的音乐感觉。就是常说的音准、节奏、乐感。一个人的音乐素质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环境影响和培养,而后天的影响和培养是主要的。
(二)音乐基本技能和知识
学习音乐的任何一门技术性学科都必须具备一些音乐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声乐也不例外,这些技能和知识是:
(1)视唱练耳
具备准确而熟练地读谱和听辨音阶、音程、旋律、节奏、和弦、调式等音乐听觉能力,以及逐渐增强音乐记忆是学习音乐的基本条件。
(2)乐理知识
要有正确的认谱、记谱、写谱和理解音乐、表现作品的基本常识。
(3)键盘乐器基础
目前常用的键盘乐器有钢琴、风琴、手风琴、合成器等,掌握乐器的常用演奏技术与学习视唱练耳和乐理知识是相辅相成的,而歌唱发声练习涉及的音高、声部、声区、音域、定调以及简单的伴奏都离不开键盘乐器。
(三)嗓音条件
一般人认为,学习歌唱必须有天然的好嗓子,这种看法有正确的一面,也有它的片面性。天然优美动听的嗓子是学习歌唱极有利的一个条件,只有具备了音乐素质又有好的嗓子加上勤奋学习才能真正掌握歌唱艺术。
一部分对音乐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在变声期后总感觉发声困难,不敢唱歌,从而觉得自己嗓子条件差,不能学习声乐。这种情况往往是生理变化和心理障碍所引起的。另一部分业余爱好歌唱的青年,也因自我感觉嗓子不好而苦恼,这往往是没有学习正确的歌唱方法所致。我们应该承认嗓音条件的差异,但嗓音条件稍差的学习者通过正确的发声歌唱训练,他们的歌唱声音是能够得到改善的。
凡是会说话的人都有嗓子,有嗓子就具了发声歌唱的条件,每个人的发声器官都具有歌唱功能。因此,凡是会说话的人,只要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质就可以学习歌唱,即使发声器官有疾病的人,治疗好疾病后仍可以学习歌唱。
二、学习声乐的方法
(一)教师的指导
歌唱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仅仅凭借声乐理论和教学方面的文字资料去进行歌唱发声的学习和训练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学习歌唱必须在声乐教师指导下进行,特别是初学阶段。
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歌唱发声练习。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了解和认识自身声音的性质、特点、声部,基本发声状态的问题、毛病,以及解决问题、克服毛病的方法。发声歌唱的实践练习主要在课后,练习时要多用脑子,少用嗓子。除专业教师的指导外,也可同时采用下面谈到的辅助性学习手段。
(二)辅助性学习
一些没有专业声乐教师的地方,学生应该在有一定经验的音乐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也可进行一些辅助性学习。
(1)听教学曲目的录音带或唱片,从不同演唱者的歌唱风格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方面得到启发和帮助。初学阶段也可模仿同自己相近似的歌唱声音,但切不可去模仿高难度的歌曲。
(2)从广播电视、录音录象的音像资料中听一些优秀歌唱家的演唱,增强对歌唱声音的鉴赏力和审美力。
(三)笔记
声乐笔记是反映自己声乐学习进程的镜子,是声乐理论、方法在自身歌唱实践中的总结。笔记应记叙每个阶段采用的发声练习,歌曲教材的要求,主要问题及纠正方法,练习效果以及声乐学习中的思想状况等。笔记是“多动脑子、少用嗓子”的一种辅助工具。勤于动笔的人,更容易理解练习的方法,减少歌唱学习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难度,增强声音形象的记忆,有助于每个阶段的学习。
三、循序渐进的原则
循序渐进是声乐教师和学生应特别重视和严格遵守的教学、学习原则。初学者往往容易犯急于求成的错误,“欲速则不达”,这是声乐学习者应该牢记的警句。
为了使循序渐进原则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概念,我们把发声技术训练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自然声区为基础,学习基本发声技术,逐步拓宽自然声音到中声区的音域。
第二阶段:在中声区的基础上锻炼发声技术,建立稳固的、流畅自如的中声区,可视教学进展情况,解决换声区的问题,适当拓宽音域。
第三阶段:进一步巩固中声区,逐步扩展音域,在练好换声区的基础上发展高音,唱较复杂的发声练习或练声曲以及歌曲,达到具有声部特点的、应有的音域。
(作者单位:菏泽市牡丹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