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有了上面的论述,宝钗被读者所接受也就好理解了。某事物之所以能成为某主体的审美对象,原因就在于主体和客体的相关性。③宝钗和读者的相关性,就在于他们有着共通的民族心理追求和谐。这种求和谐的民族心理,体
三
有了上面的论述,宝钗被读者所接受也就好理解了。“某事物之所以能成为某主体的审美对象,原因就在于主体和客体的相关性。”③宝钗和读者的相关性,就在于他们有着共通的民族心理——追求和谐。这种求和谐的民族心理,体现于民族性格,就是谦良恭让,理智大于情感,道学面孔掩盖激情本性,体现于处事态度则是现实的。
让我们再看看《红楼梦》中对宝钗的描述:“年岁虽不大,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不及,而且宝钗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虽然曹雪芹讥讽宝钗“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我们却不得不承认,相比于黛玉的尖酸刻薄、锋芒毕露,这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作为具有理想品质的代表,“质本洁来还洁去”、“孤标傲世偕谁隐”的林黛玉无疑是值得人同情的。或许大多数人都对她怀着这样一种感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向往归向往,人总是生存于现实之中的,作为真正生活着的人的代表,“藏愚守拙”、“安分随时”的宝钗无疑是值得人效仿的。
是的,林黛玉、贾宝玉的追求是高尚的,更加符合人性的,但同时也是混乱的、痛苦的。相对来说,薛宝钗刀枪不入的“超稳心态”④却是有着秩序的、完整的。赵鑫珊说得好:“从零乱中整理出秩序的人是幸福的,作为一名读者,分享到秩序也够幸福,因为秩序意味着外界和内界达到和谐和平衡,获得了安宁。”⑤读者接受薛宝钗也是自然的事。毕竟,谁愿故意去过那种“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活呢?这也许是人们不吝为黛玉洒热泪,却甘愿娶宝钗的真正原因吧!
① [美]詹姆斯·麦克康纳尔:《人类行为心理学》,福建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第361页。
② 李春林:《大团圆——关于民族文化意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75页。
③⑤ 劳承万主编:《现代美学原理纲要》,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7页,第112页。
④ 贺新民:《红楼拾翠》,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5页。
作 者:张善军,陕西省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