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号演奏在交响乐队应具备的基本方法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曹浩 汪超 发表于:2011-06-23 12:03  点击:
【关健词】小号 现代小号 交响乐队
随着交响乐队的不断发展,对现代小号提出了运用多种演奏法进行音乐表现的要求。交响乐队的小号演奏员在具有完美的声音和宽广的音域的同时,还需要掌握多种不同的奏法和技巧。

小号在西洋管弦乐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重奏和独奏中以其特有的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被称为铜管组中的女高音。随着交响乐队的不断发展,同时也对现代小号提出了运用多种演奏法进行音乐表现的要求。在现代小号诞生之前,由于小号自身结构的影响,在表现力上受到很大的局限。现代小号产生之后,在乐队作品中,要求更能发挥和展示小号吹奏技巧的段落相继出现。其中包括各种快速的跑句,各种不同性质的快速断音、跳音、大跨度的变化音程以及各种不同音程的连奏,还有各种不同的连断结合奏法等等。所以,交响乐队的小号演奏员在具有完美的声音和宽广的音域的同时,还需要掌握多种不同的奏法和技巧,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舌头技巧,即:单吐(软吐)、双吐、三吐。正确熟练地掌握好演奏技巧,对完成乐队作品中多种音乐表现的要求有直接的关系。如何具体安排单吐(软吐)、双吐、三吐奏法,要根据不同作品中的不同速度、不同乐句和节奏型而定。如科拉克的《初登舞台的少女》第一乐章,由小号用快速的单吐音、吹奏出一个轻快爽朗的音乐主题,把人引入乡间节日欢乐的气氛之中。这就要求有非常敏捷的单吐技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乐》第三乐章使用铜管声部的轻声合奏,奏出暗淡、短促的音响效果,表现出军队在远方的行进。这里则要求演奏者有很好的断奏技术。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三幕中那波里舞曲,可称为是使用现代小号表现舞蹈音乐形象的一个典范。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很多人是通过这段音乐才了解小号轻巧、华丽、辉煌的表现性格的。四小节的伴奏音型之后,现代小号(或用短号)奏出一段悠扬的旋律,紧按着是快速的舞曲。表现出先是优雅自如,后是热烈欢腾的音乐形象。要求掌握好双吐和连断结合的吹奏方法;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可夫在他创作的《西班牙随想曲》第四乐章中,使用现代小号与圆号同时奏出以三连音为特征的乐段,生动地描绘出色彩鲜艳的大自然景象和西班牙人民富有诗意的生活风貌。要求除了敏捷的单吐外还必须掌握好三吐技术。
  在交响音乐对现代小号多种不同的表现要求中,装饰音和连音跑句也是一项重要的吹奏技巧。在快速乐段中,灵活的音阶式连音进行,如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剧音乐《彼得鲁什卡》第三部分(摩尔人房间)中的小号solo:美国作曲家、钢琴家格什温•乔治,创作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交响诗中的小号solo。无论它们是快速的连音还是慢速的连音,在奏法上对两音之间的连接要求是同样的,既快又圆滑。在吹奏大音程跳进时,演奏者首先要有准确的内心听觉,并能熟练、准确地调整唇力和气息,但不可改变口型和号嘴位置,要尽量使嘴唇保持平稳,保证跳音的准确性。
  在现代交响乐队中能够自如地吹奏出从最弱到最强、以及渐弱、渐强、突强等富于戏剧性的力度变化,是现代小号演奏者必备的另一重要技能和素养。力度的变化是浪漫主义以来作曲家们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施特劳斯和马勒的交响乐作品在乐队编制上很庞大,常使用八支圆号和六支小号,他们非常喜欢使用铜管声部宏亮和饱满的音响、以及音量对比的表现手法。德彪西和拉威尔的交响乐作品虽没有庞大的乐队编制,但是他们非常重视交响乐丰富的音色变化和各种乐器独特性能的发挥。在对现代小号的运用上,他们既注重现代小号刚健、明亮的强烈音响的发挥,同时也用弱音器来减弱小号的声音,使它变得柔和而富于魅力,更能与木管或弦乐器合在一起,奏出五彩缤纷的混合音色,以表现妙趣横生的音乐象。现代小号力度的控制与音量的增大与减小,是靠气流的增强与减弱从而增大或减少嘴唇的振幅来完成的。如果气流控制不当,使其在管体内过度涌涨造成不规律的振动便会出现噪音。相反,气流过少、过弱就会使声音发虚。如果嘴唇控制不当,则不能保持稳定的音高。由此可见,强奏和弱奏都与唇肌的力量和气息的控制有关,应力求做到强而不噪,弱而不虚。大量的强奏会使嘴唇的振幅增大并且造成气流消耗的加大,这时无论是嘴唇还是体力都容易疲劳。因此,演奏者应积极地增强耐力,同时还要学会嘴唇能量的节省。特别是高音区的弱奏更要松弛有力。无论是强奏还是弱奏、渐强还是渐弱,必须保持音质和音准的一致。总之,养成富有弹性的嘴唇和稳定控制气流的能力是力度控制的关键所在。
  丰富而复杂的调性变化,是浪漫主义以来交响音乐的又一重要特征。熟练地运用变调的方法,吹奏不同调性的乐曲,以及掌握不同调性小号的吹奏方法,是现代小号演奏者必备的基本功。浪漫主义以来交响乐作品中的小号声部,许多是用移调记谱的。时而inE,时而inD等。这并非是让演奏者按谱上的调性变换手中的乐器,而是通过移调来演奏。如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意大利随想曲》中,一开始使用强烈的音响奏出的这段沉雄的号角性音调,是用inE记谱的。而在他的《第四交响乐》第三乐章却是inF记谱。常用的移调吹奏法是提高或降低音程。比如记谱是inE,演奏者使用的是bB调小号,那么就要全部移高增四度读谱来演奏。另一种是变换谱表,如果乐谱上的小号是inC,演奏者用的是bB调小号,此时就要把高音谱表看成是中音谱表,并增加两个升记号——升F和升C,乐谱的第三线为do,而不是原来高音谱表上的第三间为do。此外也有人用首调的办法来移调。一方面是因为作曲家们对刚刚出现的现代小号还需一个逐渐了解和熟悉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他们已经习惯于传统的移调记谱方法,所以直到20世纪,有些作曲家仍按移调乐器记谱。为了加强视谱能力和完成移调演奏的要求,演奏者要熟练地掌握各种大小调音阶、调式音阶、半音阶、全音阶以及各种和弦变化音等。然而,在交响乐队作品中有时是由于作品风格和声音色彩的要求必须变换乐器而不是移调:例如在演奏德彪西、巴托克等作曲家的作品时,往往要使用C调小号来演奏,而在演奏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和拉威尔配器的《图画展览会》时,却要用A调Piccolo高音小号来演奏。因此,一个交响乐队的小号演奏员不仅要学会移调,而且还要熟练地掌握b B、C、D、b E以及A、b B Piccolo小号的演奏,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现代交响乐作品在调性方面的要求。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