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丢下我》中克隆人凯茜.H人物浅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黄莉 张鑫 发表于:2011-10-13 14:17  点击:
【关健词】《千万别丢下我》;存在主义;凯茜·H
石黑一雄新作《千万别丢下我》是一个关于人类的新品种克隆人令人悲伤的童话故事,一则引人深思的寓言。小说中克隆人短暂的一生不禁引起读者的同情与悲悯情怀。本文以主人公凯茜·H为主,试图从存在主义的视野来浅析她勇于直面和超越人生之人生存在态度。借于此,也启发人

 一.引言
  
  著名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的小说《千万别丢下我》“似一曲挽歌,令人沉浸其中,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令人心潮难平又深受感动”(星期日先驱报)。作者详尽地描写了一群克隆人的生活,并刻意地给这些克隆人赋予了不同的带有字母的特殊名字,比如,凯茜·H,汤米·D,詹妮·B,雷吉·D等,暗示出他们在人类世界如简单的符号般存在。关于该小说的研究,大多学者都围绕主人公及其他克隆人没有反抗意识这一情节设置,对克隆人物种身份以及生存去向,黑尔舍姆体制等方面,而对于主人公凯茜·H(以下简称凯茜),克隆人的代表性人物,缺少全面的研究。因次本文就从存在主义的视野下来对她加以浅析。小说中,凯茜用倒叙的方式,叙述了她人生的大致三阶段---黑尔舍姆的时光,村舍的日子和成为看护员后的阶段,历经无忧无虑,困惑,悲伤,挣扎,无奈,坚强的情感变化,从而渗透出她勇于直面和超越人生之人生态度。这也启发人类去思考自身人生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二.存在主义下的作者人生观
  
  让-保尔·萨特(Jean-Paul Saltre,1905-1980)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以及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文学家的书“就是为他的读者的自由而发出的自由呼吁”(让-保尔·萨特,412)。作家所创造的文学作品“扎根于作者的自由之中,它是对读者的自由发出的一种呼吁”(让-保尔·萨特,400)。换言之,他主张的是文学艺术想象所要实现的人的自由创造性,就像他所言“实际上作家心里明白,他是为一些已泯灭的,被掩盖的,不能支配的自由而讲话”(让-保尔·萨特,374)。在《千万别丢下我》一文中,石黑一雄就是通过细腻的写作手法,娓娓道来这群克隆人短暂而又特殊的一生,站出来替这些在人类世界没有话语权的克隆人说话,同时也是对克隆人自由的呼吁与同情。
  此外,萨特强调的“作家的自由创造性绝对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再现,而是要建立起与现实世界决然不同的心灵世界”(刘象愚,301)。在《千万别丢下我》中,石黑一雄所描写的世界,并非是我们当下的现实的人类世界,而是由人类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所创造出来的克隆人世界。这个新新世界也与我们当下的现实世界建立起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本质上来讲,这些生活在新新世界的克隆人都毫无自由可言,而是仅仅被束缚与控制于人类世界。他们的生命背后都背负着同样的残酷事实:“复制人的事业养成旨在为外面的世界的正常人做好牺牲的准备,复制人必须依赖正常人的悦纳异己才能在这个浮世中觅得立足之地”(王景智,225)。正如萨特所说:“作家为社会描绘出它的形象,督促社会担当起自身的职责,或者促使它改变自身。人类世界的“不怀好意”而创造出来的克隆人,也让人类世界本身承受着“一种不愉快的内疚心理”。而这种“内疚心理”在目睹了克隆人凯茜勇敢直面人生与潇洒超越人生的过程中一点一点的渗透于人们的内心之中。对于人类世界赋予,甚至是强加于克隆人的命运,作者也同时作出了思考与质疑。
  石黑一雄也是利用该小说的虚构与假设来“暗示给我们应如何生存”(B.W.Shaffer,197)。虽然这群克隆人的生命短暂而特殊,但人类与他们却面临着同样的人生问题:生存与死亡。人们也在挣扎于生存与死亡之间,努力探寻着其意义与价值。从克隆人凯茜不难窥见一斑,在告知死亡的即将来临时,那种坦然直面人生以及超越人生的精神境界。萨特提出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中,“存在是人的主观意识和无具体限定的,有待于人的主动选择而后充实和开展的自由,所以,人是自由的。本质则是人在不自知中被强加的所谓的客观属性,它是人类在不自觉中自己替自己编制的文化牢狱和抽象规定”(刘象愚,299)。对应起来,人的存在就是要直面人生,而其本质的意义就在于超越人生。然而人类是否也可以在被告知生命即将结束时,像凯茜一样呢?在该小说中,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人类之所以要依赖于克隆人供应器官,就是让他们的生命得以延续。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对死亡的畏惧与逃避。
  
  三.存在主义下凯茜的人生观
  
  为了让小说更具说服力与感召力,石黑一雄的“后期小说比早期小说更多的应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B.W.Shaffer,ix)。这一特点明显地体现于他的新作《千万别丢下我》中。31岁的克隆人凯茜,即将走向死亡,以主人公的身份,用第一人称展开自己短暂的克隆生涯回忆,既是对过去生活的缅怀,也是对短暂的人生作的一个完结。这些克隆人关心着自己所谓的事业,成为捐献者,照护员,而这更呈现出一种“怪异的感伤”(eerie poignancy)(B.W.Shaffer,197)。作者也利用此,来探索这群克隆人愤懑的内心深处与阴影,并展现出其直面人生与超越人生的人生观。
  ⒈直面人生
  凯茜回忆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即黑尔舍姆时光。黑尔舍姆,一个看似平静美好并具有一定优越性的地方。这群生活其中的克隆孩子们,像凯茜以及她的朋友汤米,露丝等到村舍后,还把自己是来自黑尔舍姆而引以为豪并且觉得这里就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根之所在。在这里珍藏着太多有关童年的充满快乐,放纵,好奇等美好回忆。在凯茜的叙述里,她的朋友们沉迷于性,故意扮酷,用随身听听歌,怀疑与谈论老师等。他们是典型的青少年。但这个学校却把他们封闭于此,与外界完全隔离开来。这就是他们的特殊性,看似平常却又神秘。在石黑一雄的谈访录中,他也提到“我试图也让我的女儿生活在一个温室里,与外面的现实世界隔离开来”,“每个人都想删掉这个世界悲伤的一面,宁愿欺骗他们的孩子说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美好”(B.W.Shaffer,199)。正如王理行对该小说的评价,“该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情,迷失和隐匿的真相故事,一个简单的极具欺骗性的故事,却慢慢地渗透出非同寻常的情感深度和共鸣,全书充满了一种人类生命的脆弱感”(李维屏,121)。这群克隆人无疑就承受着这种虚假的欺骗,人类世界的一种蓄意的欺骗,监护人对他们的细心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的只是表面的温暖。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