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恩帕克的出现简直是爱德华萨文梦魇的开始。他的出现,坚定了马克的想法,而直接拉开了爱德华萨文与马克的距离,让他们彼此都意识到之间的隔阂,永远无法消除的隔阂。爱德华萨文很可怜,在创业日益中天的时候,他
肖恩•帕克的出现简直是爱德华•萨文梦魇的开始。他的出现,坚定了马克的想法,而直接拉开了爱德华•萨文与马克的距离,让他们彼此都意识到之间的隔阂,永远无法消除的隔阂。爱德华•萨文很可怜,在创业日益中天的时候,他却失去了自己的位置,被视自己为惟一朋友的马克所抛弃。这个世界太残忍,这个残忍的世界中的马克更残忍,他没有感情,他没有人性。关键是当这一切正在或者已经发生的时候,他表现得很无奈、很无知、很从容、很可怕。在他心中也许没有“朋友”或“友情”这类词汇,女朋友的离开和惟一朋友的反目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轻柔。我们不得不感叹人情的冷漠以及自我意识的浓重。
但是我们能说马克不善社交吗?让马克的事业告诉我们吧。Facebook 网站的出现颠覆了我们交友的方式和规模,短短时间之内你可拥有众多朋友,这样一个目前世界最大社交网站的创始人怎能不善社交呢?马克为什么要创建Facebook?他要找到自己的极乐世界。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真我,但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却有自己的天地。在他的极乐世界里“社交沟通”仍然是关键的。在现实世界里与人沟通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论科技的发展达到了怎样的程度,如何与人沟通共处都是一个社会所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Facebook的横空出世似乎扰乱了很多东西。当一个人动不动就能拥有几百个上千个“好友”时,朋友到底意味着什么?当人际交往越来越变成单方面的展示与观看时,我们是不再孤独还是越发孤独?也许我们要问“到底谁是我的朋友?”“朋友还叫朋友吗?”
现代社交关系过于脆弱。传统的社交必须建立在当面的沟通上,不是很方便,要通过肢体、语言、眼神、表情的交流帮助我们去认识对方,去与之建立关系。现代人似乎已经不适应这种传统的表达了,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出现,我们的社交变得被动而尴尬。Facebook第一次针对这样的情况而设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页、自己的标签、情感状态等,一目了然地公布在了互联网上。如果你对谁有兴趣,只要加对方好友,互相就都可以通过一个个标签来认识虚拟中的对方,然后成为朋友。正是基于此种原因,Facebook 风行天下,因为它让我们的生活更简单,一切都清晰化,简洁化。简言之,谁都可以成为我的朋友,虽然我们不认识。这样新型的社交方式真的能带给我们快乐和幸福吗?只能说我们的交友方式更酷了,不能说我们的感情更深了。正如影片当中,马克在一步一步失去自己有限的朋友,最后形单影只。我们不禁要问Facebook的初衷是什么,难道不是让世界联系得更紧密吗?失去朋友实属常事,我们可以放弃一个朋友,我们可以重拾友谊,我们可以重铸新的联谊。至少我们意识到了我们在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可怕的是,马克似乎没有意识到与人交流的真谛。马克是一个不懂个人感情的人,是一个完全漠视或者说没有私人关系的人,友情、爱情也许在他眼中什么也不是。他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每天喋喋不休地跟认识的人讲那些网络、构想等自己的喜好,完全忽视任何人的感受。或许,他也是有感情的,只是,他对感情的理解和正常人不一样。面对反目成仇的朋友,面对怒目而视的女友,他永远都是一脸困惑和木讷。正如他自己所言,“我不是一个坏人”,他并没有存心伤害任何一个人,但是他却在“努力向着一个混蛋的方向走去”,因为他对于人事的无知,毁掉了他所有的亲人朋友。在现实社会中,马克只是这一类人的典型,普通人没有这么夸张。对于有感情意识的人,不管有多么无辜、多么木讷、多么混蛋,他是有希望成为正常人的,但是对自己曾经的所为没有丝毫觉察而且装作天真无辜的人,我们只有感慨——绝非人之本性。
三、结 语
影片最后,马克孤独地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早已遍及世界的Facebook网页,无声了,全世界通过他的创造建立起了虚拟的社交网络,自己这个创始人却失去了所有的交往。他默默输入了女友的名字,在网站上找到了她,然后小心翼翼地发出了添加好友的申请,然后一遍遍地刷新,想要期待奇迹的出现……对于全世界,他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对于他自己,却等不来最初的那个人。网络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社交等方式,很多人认为网络世界是虚拟的,其实网络世界就是整个世界的一部分,网络生活就是整个真实生活的一部分,世界没有分裂成虚拟和真实两个部分,世界从来是浑然一体的,在所谓“虚拟”的世界里,都是“真实”的人在思考、在争辩、在分享、在交流。孤独是现代生活的一种症候,我们可以暂时寻求替代和麻醉,却永远找不到那种坦诚、质朴的情感。也许马克在刷新界面的同时在内心呼喊,呼喊什么,怎么呼喊,让我们冥思吧。
[参考文献]
[1] 蔡圣勤.英美电影流派艺术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 索科利克.美国文化反思[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3] 张巍然.通俗的哲学家 大卫•芬奇[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03).
[作者简介] 刘向辉(1981— ),男,河南许昌人,硕士,许昌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