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大巴山地质公园地质环境影响研究
一.概况
本文基于传统的定性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着眼于地质公园中地质环境的特殊重要性,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道路施工建设对涉及路段产生的地质环境影响进行了定量的综合评价[1]。
(一)地质公园概况
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大巴山南麓,公园地处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县与宣汉县交界部分,东部与重庆市城口县相接。地貌以中、低山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绵延大地构造位置属于扬子地台北缘的南大巴山弧形褶皱带[2]。由于大型的推覆构造作用、岩溶作用等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形成了丰富的地质遗迹景观[3]。
(二)工程简介
连接重庆市城口县和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县的城-万快速通道K线起于重庆市城口县三塘坝,止于四川省万源市石塘乡,全长66.582km。通道穿经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八台山景区,经黄山隧道至堰塘乡布袋溪,经布袋溪至柏树坝,全长10.858km。城-万快速通道建设涉及地质公园路段工程量详细参数见表1。
二. 研究方法
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得各因子权重,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公路建设对地质公园地质环境的影响,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可以把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通过选取隶属函数,根据实际情况和评价类型这里选取半梯形分布的一元线性隶属度函数。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7-8]。
三.模糊数学模型的建立
采用模糊多层次综合评价法,由低层次过渡到刚层次;由小系统过渡到大系统从而进行渐进性的综合过程,实现对园区地质环境影响的模糊综合评价[9]。
(一)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论域和评语论域
设整个地质环境影响因素为X,地质环境影响的各因素中地质稳定性X1、岩土体稳定性X2、工程强度X3、性地质敏感性X4。则有
X={X1,X2,X3,X4}
建立地质环境影响的层次分析模型:
在以往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选取影响地质体稳定性的因素:地质构造X11、地层产状X12、地形坡度X13作为子因素;选取影响岩体稳定性的因子:岩性结构X21、岩性组合X22作为子因素;选取工程活动强度的量化指标:土石方量X31、高填深挖X32、弃方X33、水体X34作为影响地质环境的子因子;特别考虑了地质公园的特殊地质敏感性选取地质灾害X41、地质遗迹X42作为影响地质环境的子因子[10],所以可以得到四个子集分别为
X1={X11,X12,X13} X2= {X21,X22}X3= {X31,X32,X33,X34}X4={X41,X42}
设对地质公园地质环境影响强度的评语论域为Y,评价影响程度Y1=较轻程度、Y2=较强程度、Y3=强烈程度、Y4=极强程度则
Y={Y1,Y2,Y3,Y4}
四.对地质环境的模糊综合评价
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论域内评价因子的权重,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总排序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求得各层因子的权重A。
A= {0.45,0.16,0.25,0.14}
A1={0.57,0.22,0.21}A2={0.65,0.35} A3= {0.16,0.47,0.09,0.28}A4= {0.55,0.45}
可得地质环境影响各因素的权重,综合考虑区域地质条件的特异性、地质公园环境的敏感性和专家意见和建议,对各因子和子因子权重做相应的调整(表2)。
参考前人资料根据研究区特征整理分析制定城万快速通道八台山景区涉及路段地质环境影响分级表(表4),对每一子因素进行评价,每一子因素对于评语论域的隶属程度,得到单因子评价矩阵:
对以上子因子进行一层综合评价,应用加权平均模型M(·,+)进行模糊变换则有对于
U1=A1′R1=(0.55,0.22,0.23)=[0 0.808 0.192 0]
同理可得 U2=A2′R2=[0 0.535 0.4650 ]
U3=A3′R3=[0.029 0.559 0.412 0 ]
U4=A4′R4=[0 0.55 0.45 0]
二层综合评价即将每个一层评价集看作一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则
R=
同理进行模糊交换
U=A′·R=(0.42,0.15,0.25,0.18)·
U=[0.01218 0.65584 0.222360]
遵守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结论城万快速通道对园区路段地质环境影响属于较强级别。
五.结论
在综合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对特殊研究区域如地质公园、生态保护区等额外考虑其特殊的环境敏感脆弱因素,通过建立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和评价因素的模糊数学模型有效的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得到量化的评语指标,评价结果清晰,明确了道路的道路施工建设对地质公园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地质公园中地质环境是地质条件、地质遗迹的载体,通过建立有效的科学评价体系,并完善各项评价的综合指标对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对保护地质遗迹、地学遗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付顺,朱利东.四川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R].成都理工大学,2009.
[2] 王瑞瑞,张岳桥,解国爱,许怀智.大巴山前陆弧形构造的成因[J].地质学报,2011,85(9):1409-1413.
[3] 付顺,陈晓琴,阚瑷珂.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及评价[J].地质调查与研究,2011,35(2):140-142.
[4] Saaty T L.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 M ] . New York: McGraw - Hill,1980: 1-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