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宁波地区教师和学生进行有关田径教学内容方面的问卷调查,说明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
一、关于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的调查的结果分析
1.教师对田径教学内容按运动项目分类与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比较判断的调查统计
教师问卷调查显示,35.7%的教师认为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较好,50.6%的教师认为按运动项目分类与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可以相互借鉴,只有13.7%的教师认为按运动项目进行分类较好。数据表明,教师反对田径教学内容按项目分类,提倡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或对两者进行有机整合,这为我们对未来中学田径教学内容的分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学生对田径教学内容按运动项目分类与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比较判断的调查统计
学生问卷调查显示,51.6%的学生认为在田径教学内容分类问题上应充分借鉴按运动项目分类与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的优点,赞成按运动项目分类和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的学生分占18.0%和12.4%,还有18.0%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这反映出学生虽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上述问题较难进行理性的思考,但从感性上,多数学生认为应充分借鉴按运动项目分类与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的优点,并进行有机的整合。
调查的结果显示师生们对以往太过竞技化的田径教学内容很反感,希望突出田径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希望打破田径教学内容体系的旧格局,对现有田径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突出田径教学对人们生活、健身的意义。
二、现状调查表明中学田径教学内容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全面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田径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和任务,还是局限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鼓励学生参与田径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协调、健康发展,对学生的情意性、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关注不够。教学内容重视田径项目技术体系的完整性,忽视其健身属性;教学方法上,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运动技术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师生普遍认为传统中学田径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难以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与学生田径认知、学习能力水平的一致 性,难以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学习服务。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田径教学内容的选择依然具有浓厚的竞技色彩,与时代对教育、对体育课程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能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终身体育观念也相脱节。
三、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
在中学田径教学这一模块中,教学内容以学生身体的全面实践活动为核心,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锻炼,提高体能与技能,促使学生学会一定的健身知识与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因此,以走、跑、跳、投四大类运动形式为依据进行分类较为合理。
中学田径教学内容的构建,应以“健康第一”“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面向全体学生”“为终身体育服务”作为基本思想。
关于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可以采取以下两点策略。
1.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游戏化、趣味化、简易化)
传统田径教学内容的设计只考虑了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忽略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致传统中学田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新型中学田径教学内容在选择和开发上,应极力避免上述问题,要淡化竞技技术体系,把内容的可接受性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情趣,激发学习动机,真正做到为课程服务、为学生服务。基于田径运动的特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田径运动项目游戏化、趣味化、简易化是改革和开发中学田径教学内容的合理举措。
2.教学内容的可拓展性(实用化、生活化)
传统田径教材不为学生和教师认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纲把教学内容统得太多、太死,没有处理好统一性和灵活性的问题。在新的中学田径教学内容选择和开发过程中,应充分挖掘田径运动的特有功能和价值,要与学生的学校生活、社区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真正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实用化,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在中学田径教学内容的改革、开发上,应根据田径运动的基本特性,充分挖掘田径运动特有的内涵与价值,并结合中学生特定的生理、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构建田径教学内容体系,服务于中学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总目标、各学习领域目标与具体的水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