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课 型:造型?表现
课 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八年级
一、设计思路
本课时内容是围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三章第一课《人与社会、卡通天地》的延伸,利用学生喜欢展现自我的心理而进行的一堂动手能力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画一张自画像,这符合国家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类容”的这一要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漫画作品之可爱,认识人脸的结构特征。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卡通漫画有一定的尝试和掌握,并学会用一定的夸张和变形手法表现运用到自己的画上。
3.情感目标:尝试将卡通形象运用于生活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重、难点分析:
三、重点
学习卡通画的主要表现手段,包括五官、头像和人物表情的画法。(结构的合理夸张)
四、难点
五官、头像和人物表情的技法和能否生动的表现。(特征的准确把握)
五、教学准备
1.老师: PPT 课件、纸质范画若干张。
2.学生:素描纸两张,彩色铅笔、铅笔、钢笔、圆珠笔均可。
六、教学过程
1.通过观察和对比两张明星自画像,引导学生总结漫画的特点——夸张和变形。(2分钟。目的是通过对比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漫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加深理解。)
2.欣赏漫画家的自画像,观察一张自画像的重点表现在眼睛、脸型和发型。
教师小结:其实自画像很简单,只要抓住特征我们也可以为自己设计一个自画像。(2分钟。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自画像的重点刻画对象,降低难度,让学生轻松的应对自画像。)
3.小活动 4分钟时间把喜、怒、哀、乐用简易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请4位学生到黑板上,分别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四种表情画出来。(PPT展示这四种表情的绘画作品)并随意请4个学生加以简单的点评,让课堂出现一个小高潮。(目的是先让学生尝试画夸张的表情,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学生信心。)
4.由学生画的这四种表情引出五官和脸型以及发型的画法,教师讲解并在黑板上示范出来,让学生用第一张素描纸跟着老师画。(5分钟。目的是让学生对漫画的画法有一定的了解,至少不是随便乱画,有一定的诀窍。)
5.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自身或者同坐同学自身有哪些特点需要画进自画像,让自画像更加真切。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法,并结合两种表情画出一张班上两个学生的头像,让学生猜是班上哪两个学生的自画像。同时并用第二张素描纸为自己或者为同坐画一张完整的自画像。同时循环播放“中国明星脸”幻灯片,以便于学生绘画技巧。(15分钟。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讨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让课堂出现二个高潮,并让学生对表情的刻画进一步的了解。)
6.课堂评价:教师抽选4位学生的作业,利用展台投影在屏幕上,邀请并引导学生们对4张作品进行点评。(10分钟。从构图合理化,线条流畅化,要能表现出自己起码一个特征,有一定的夸张的表情体现等方面进行点评。)
七、板书设计
卡通天地——自画像
一、特点:夸张和变形
二、表情: 喜、怒、哀、乐
三、重点刻画: 眼睛、脸型、发型
四、教师示范
八、教学反思
本课是根据教材第三章第1课《卡通天地》的内容自编而成,并非书上的内容,《卡通天地》中让学生从基础开始学习和掌握漫画的基本技法,从人像开始到全身像再到连环画的表现,根据这一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喜好我自己编了《自画像》一课,让学生能在掌握基础的漫画人头像技法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自画像,或者同坐的自画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并能从画漫画中体会到会快乐,比教材上面画普通的人像效果要好。
整堂课上学生兴趣比较高,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致,课堂气氛还算活跃。教学思路还算清晰,循序渐进,让学生从观察到动手尝试,整体流程顺畅,学生的作业效果也不错。有一定的示范和范画作品展示,对学生的绘画技法的掌握起到了很大的效果。特别是范画展示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自画像的大体样子以及色彩的表现和合体的构图等。
但是正堂课中还是有很多不足,学生的主动性还不够,课堂提问太少,大多都是老师自己说或者学生集体完成,主动探究较少。练习的时间也还不够多,美术课堂中学生的画画时间应该掌握在20分钟左右,这样才比较能让他们展示课堂中所学到的成果。要学生真正能画出和自己相像的自画像还是有一定难度,学生大多能表现出夸张的表情,但是要和自己的形象特征很好的结合起来还稍有欠缺,还需要不停的修改和琢磨。
九、点评(一等奖)
1.教案书写及格式较为规范,几大板块较为清楚。
2.教学重难点的定位准确。
3.教学过程较为清晰,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教学环节相互联系,过渡自然。
5.本课设计注重了师生的互动,学生上台进行表情演示的环节设计成为本课的一大亮点。
6.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相互找出对方的形象特征,既培养了观察能力,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情谊与了解。
7.教法得当有效。如:对表情的观察、讲解与示范。
参考文献
[1]杨增群.谈如何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34).
[2]陈袁聪.新课标下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的实践[J].才智,2012(5).
教育学知识
教育调查方法·访谈法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儿童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他们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访谈法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它的最大特点在于,整个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儿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在访谈中,访谈者应争取掌握访谈过程的主动权,积极影响儿童,尽可能使研究按照预定的计划开展。访谈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具有特定的研究目的和一整套的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访谈法的这些特点说明,访谈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比观察法获得有关儿童的更多、更有价值、更深层的心理活动情况和心理特征方面的信息,同时,也比观察法更复杂、 更难于掌握。近年来,访谈法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例如,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中,以访谈法作为主要研究工具,辅以其它研究方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