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创新(3)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陈霞 发表于:2012-07-07 13:41  点击:
【关健词】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内容与创新
三、关于中国现代经济理论重要节点的创新 理论研究的重要节点如同织网时经纬线的结点,既决定着网格的大小,又影响着网的牢固程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节点实际是理论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理念、关键范畴或认识

  三、关于中国现代经济理论重要节点的创新
  理论研究的重要节点如同织网时经纬线的结点,既决定着网格的大小,又影响着网的牢固程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节点实际是理论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理念、关键范畴或认识创新。
  1. 孙中山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不是“主观社会主义”。孙中山最早用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说明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有了自己的最初形态。孙中山认为人民真正达到民生主义就达到了社会主义,也就跨入了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王教授认为,深刻认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不能不联系后来的“三大政策”,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本质是:联俄,走社会主义道路;联共,干社会主义事业;扶助农工,唤起社会主义的力量。列宁曾把孙中山旧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称为“主观社会主义”。应当说明,列宁的这一判断是在1924年孙中山提出“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之前,并没有接触到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及其已经实现的“三大转变”。王教授通过多年研究,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认识,指出“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已经实现了革命性的“三大转变”[12],具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质性内容。如果说,由于马克思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使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那么,由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所引致的新三民主义的“三大转变”就使得他的民生主义从主观变成了现实。
  2. “半封建半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本质区别。旧中国的社会性质究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这是一个有理论与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也是关于中国国情认识的一个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王教授系统研究并阐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半封建”两种对旧中国国情概括的异同。
  王教授指出,关于旧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用语顺序问题,也不是一个一般概念的逻辑问题,而是关系到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本质、社会性质的主体内容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认识而产生的理论形态的基本概括,并且直接涉及革命与建设过程中目标与路线的制定、政策与策略的执行,甚至还影响着与此相联系的其他方面的一系列重大问题。[13]他认真考察了两者的差异:关于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主体认识方面;关于革命任务的确定和前途预测方面;关于民主革命过程中政策和策略方面;关于对革命成功后中心任务估计方面。王教授首次将“半封建”与“半殖民地”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论述,科学地认识、区别并把握旧中国两大基本特征,系统论证了旧中国国情的封建主体性,直接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现代化建设,对于正确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至关重要。
  3. “生产条件所有的不同一性”是市场经济的一般条件。王毅武教授提出:“只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大基本生产要素的所有不同一,就必然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这种所有状况不同一的生产要素的不同结合方式,决定了不同历史阶段上商品经济的不同性质。”[14]他认为,“社会主义虽然消灭了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制,但是由于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费用还是由劳动者个人负担,劳动者还必须将劳动作为个人谋生的手段,因而社会主义还没有消灭劳动力归劳动者个人所有的现象。社会主义条件下这种生产要素所有的不同一性以及由此引起的结合方式的特殊性,构成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与特殊性。”[15]王毅武教授的这些理论认识是极其深刻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此外,王毅武教授关于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的若干观点、结论,被后来党的代表大会或政府工作报告所印证。例如,王教授1986年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性”,“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也要有市场,两者都是调控手段”等观点,与邓小平1992年南方讲话以及党的十四大报告中的观点相一致;1992年提出“三农”问题,与2002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相一致;1996年提出,“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是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资本主义经济在我国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发展”是“情理之中和题中应有之义”等认识,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以及后来的宪法修订、党章修改中得到印证与体现;2002年提出“反封建是中国亟待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主题”,与党的“保先教育”、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治国新方略(五个始终牢记)的基本精神相符合;如此等等,恕不一一罗列。
  参考文献:
  [1]王毅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对象、特征与分期[J].海南大学学报,2006,(4).
  [2]王毅武.至理新说——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61.
  [3][4]王毅武.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环境、线索与方法[J].海南大学学报,2007,(5).
  [5]王毅武.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主线[J].青海社会科学,1990,(6).
  [6]王毅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百年考——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J].福建论坛,2011,(10).
  [7]王毅武.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定位[J].海南大学学报,1998,(4).
  [8]王毅武.市场经济学——中国市场经济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68.
  [9][14]王毅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J].青海社会科学,1986,(6).
  [10]王毅武.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基础与理论贡献[N].海南协商报,1998-12-01.
  [11]王毅武.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新发展[J].福建论坛,2008,(2).
  [12]王毅武.论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民生主义[J].海南大学学报,2001,(3).(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