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中的共产党人形象调查分析(2)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梁丹军 张楠 常勤毅 发表于:2011-11-25 10:44  点击:
【关健词】散文 共产党人 形象调查
6.多数人认为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自己有一定影响。调查中,在问及你觉得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你作用如何时,选择影响非常大的占44.8%;选择影响一般的占47.6%;选择影响很少的占5.6%,选

  6.多数人认为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自己有一定影响。调查中,在问及“你觉得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你作用如何”时,选择影响非常大的占44.8%;选择影响一般的占47.6%;选择影响很少的占5.6%,选择没有影响的仅占2.0%。总体上来说,多数民众认为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自己是有一定影响的。
  7.歌颂共产党的散文基本贴近现实。调查发现,被调查者认为那些关于歌颂中国共产党的散文没有过分夸大,远离现实的占25.9%;认为有,但不多的占59.7%;认为很多的占8.7%;认为不知道的占5.6%。总体来说,多数人认为歌颂共产党的散文还是基本贴近现实的。
 8.歌颂共产党的散文艺术感染力需要提升。调查中,在问及“你觉得那些关于歌颂中国共产党的散文是否缺乏艺术感染力”时,认为缺乏感染力,人物形象干巴巴的占25.6%;认为有感染力,但不多的占35.2%;认为很多有感染力的仅占30.1%;认为不知道的占9.0%。可见,歌颂共产党的散文多数缺乏感染力。
  (二)小结
  本研究通过对“你所难忘的散文作品中共产党人形象”抽样调查所获得的样本资料的统计分析,将散文作品中共产党人形象的基本情况归纳如下:
  从对散文作品中共产党人形象评价调查分析来看,主动会看散文作品的民众不多;多数人知道一些描述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最难忘的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首推茅盾的《白杨礼赞》;最难忘的散文作品中共产党人形象首推毛泽东和周恩来;看到《白杨礼赞》中部分文字,绝大多数人感受深刻;多数人认为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自己有一定影响;歌颂共产党的散文基本贴近现实;歌颂共产党的散文艺术感染力需要提升。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我们特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通过开展关于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比赛,提高普通群众对散文关注度
  要通过散文写作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散文爱好者进行写散文作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对散文的理解。通过举办关于党员形象的散文比赛,同时邀请国内著名作家、教授、文学爱好者,发展群众来欣赏散文作品,大大拓宽了群众的知识面,可以有效地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党员形象,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加快社会发展步伐,在实践中实现思想认识上的与时俱进。
  (二)免费发送关于党员形象的散文作品给人们群众
  党的执政能力首先体现为领导发展的能力,党的先进性也必须体现在谋求发展上。在机关组织中组织实施“送书”活动,开展创建“欣赏散文作品、了解党员形象”等活动。通过对关于党员形象散文作品的阅读、学习、交流,提高机关组织中共产党员素质,树立党员形象。同时,组织实施了散文到百姓家的党建活动,扩大群众关注面,也积极带动普通群众提高认识。第三,普及优秀散文教育,建立一个可以供民众阅历和思考的平台,让散文作为一种形式渗入民众的大脑。
  (三)提高广大党员的素质,树立党员在人们群众的优秀形象
  提高广大党员素质,树立优秀形象需要做到以上两点:一是在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上下功夫,确保党员干部在作风上的先进性。作风是共产党员党性的体现,优良的作风是保持先进性的有力保证。近年来,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生产第一线,真心实意为基层和群众办了大量实事好事。二是,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下功夫,确保党员在纪律上的先进性。通过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以正面教育为主、以预防为主、以事前监督管理为主的原则,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摆正自己的位置,严于律己,争做艰苦奋斗、反腐倡廉的表率,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参考文献
  [1]周永学.谈谈共产党形象问题.[M].北京;《党课教育中心》丛刊,2009.
  [2]何西来.面对历史的考验.[M].《清明》,1984年01期.[3]张静.试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D].新疆师范大学,2006.
  [4]卢先福.共产党人的义利观.[N].光明日报,2000.
  
  课题来源: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系列研究项目(专项课题)——九十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画卷中的中国共产党研究。
  
  作者简介:梁丹军(1990-),女,宁波大红鹰学院信息学院09计科5班学生;张楠(1991-),男,宁波大红鹰学院机电学院08机自4班学生;常勤毅(1960-),男,宁波大红鹰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共党史,为指导教师、通讯作者;周莹莹(1976-),女,宁波大红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创新教育。为指导教师、通讯作者。课题组其他成员有:郑雅龙、王辉、陈佳华、张学林、汤朔辉、裴海升、赵莎莎。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