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好化学引导课
1.1 设计趣味化学实验,使学生感受神奇的化学世界。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神奇。老师们要在绪言课里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白纸显字等等。学生感到十分新奇,易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化学实验的教育价值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化学的神奇,绪言课上,其更大的教育价值在于播种探求化学科学的种子以及激活学生的思维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能充分挖掘化学实验的内涵,并精心设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并不要求当堂解决,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出现),留下悬念,将学生引入神奇的化学世界。
1.2 讲述化学发展简史,使学生增强热爱化学的感情。化学科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一部化学发展简史,涉及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的方方面面。教学时,介绍化学发展简史应避免简单的史实铺陈,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可以适当穿插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充分挖掘化学发展简史的教育价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认识论。用化学家孜孜以求真理,为科学发展的献身精神(如拉瓦锡、居里夫人、门捷列夫、侯德榜、诺贝尔等等)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学习化学的欲望。
1.3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化学的价值与魅力。绪言课上,可以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展示化学科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并且提供有说服力的数据,让学生产生更加真切的感受,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用艺术性的语言丰富化学世界
2.1 要善于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语言的风趣,幽默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催化剂,是激发学生灵感的钥匙。原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语言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极易形成愉快欢乐的学习意境。例如,在讲氢气(已验纯)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为强调顺序操作的注意事项,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操作顺序,可配以顺口溜: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前者颠倒可能炸,后者颠倒定氧化。顺口的韵语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2.2 要恰当地使用故事性,趣味性的语言。课堂教学的40分钟,如何能使学生开动脑筋,乐于学习,教师语言的故事性、趣味性非常重要。人无论是少年,青年还是老年,都对故事情有独钟,教师如能把所授知识故事化,寓庄于谐,那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2.3 语言要亲切,富有情感。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习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正如古人讲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晓之以理,以理喻人,而且要动人以情,以情感人。特别是对待差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上进。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关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即使错了,也用委婉的话语指出其不足,当然,表扬、鼓励、鼓舞都必须有的放矢,不失分寸。相反,教师如果对学生的错误过多的批评、指责、甚至讽剌、挖苦,那么就会使学生失掉学习化学的信心,由厌恶化学教师至厌恶化学学科,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
3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3.1 运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情境。例如,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教学中,教师可安排学生从家中自带小玻璃水杯、汤匙和适量蔗糖,上课伊始,就让学生自己动手砌一杯糖水,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一杯水中能否无限地溶解蔗糖。当学生发现加入过量蔗糖,杯底就会出现沉淀时,教师就指出他们现在所得到的上层清液就是蔗糖的饱和溶液,然后指导学生为饱和溶液下一个定义。大多数学生会认为,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在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而往往想不到饱和溶液的定义需要两个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如何把所得的蔗糖饱和溶液变得不饱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具体操作,学生会发现如果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原来的饱和溶液就会变得不饱和,于是就意识到只有在温度和溶剂的量一定时,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才有实际意义。通过砌糖水这样的简单实验,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熟悉的情境,学生不仅很容易理解饱和、不饱和溶液两个重要概念,同时也学会了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轻松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
3.2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组建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可以通过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要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还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