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高农民媒介素养教育,培养意见领袖。提高农民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拓展对农电视频道的受众范围,还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当前农民受众媒介素养的缺乏主要表现在面对各种媒体提供的大量信息迷茫困惑
2.提高农民媒介素养教育,培养“意见领袖”。提高农民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拓展对农电视频道的受众范围,还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当前农民受众媒介素养的缺乏主要表现在面对各种媒体提供的大量信息迷茫困惑、缺乏分辨和获取有益信息的能力,更不会主动接近媒介、参与传播,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对此,需要通过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增加媒介使用方面的相关知识,组织力量对青壮年农民进行培训等方式引导农民主动接触媒介[6],学习如何科学有效地从媒介中获取、利用信息,进而争取意见的表达渠道,提高媒体有效利用能力,发挥城市电视台对农传播的积极功能。
四、城市电视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创新
城市电视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改革创新不仅包括形式、风格的改革创新,还应包括其内容本身的创新,需要围绕服务农民这个核心价值,在节目形式、内容生产、主持人打造等方面展开品牌塑造。
1.创新节目形式。“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对媒介的接触与使用主要基于各自的需要与动机。电视媒体在城市和农村两类相异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城市电视台对农栏目需要根据农民受众的收视兴趣和特点,以活泼新颖的技巧、饶有趣味的形式,拓展对农电视传播的艺术。第一,“第一现场”采制,真正走进百姓生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对农电视工作者要深入农村、深入农民生活当中,踏踏实实地拍摄反映农民生活的新闻,才能获得百姓由衷的信任。第二,趣味性表达。要逐步提高节目的实用性、知识性和娱乐性,通过采用悬念、铺垫、揭秘的方法,用其结果的未知引起观众的收视期待,做到表现方式的形象化、趣味化,使枯燥内容变成生动直观的影像。第三,注重与受众互动。可以把农民受众直接请进电视台的直播间,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心声,也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和短信平台等多种方式进行互动,这种互动与及时反馈,不但可以实现对农信息补阙,提高媒体的公信力,还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农民传统的信息接收模式[7]。吉林电视台和吉林省农委等单位合作建立了12316新农村热线,接听电话的是由省农委权威部门甄选聘请的涉农高级专家。他们还根据热线获得的反馈信息对节目进行大幅的改版调整,使热线日均呼入量提升300%[8]。
2.坚持本土化策略。我国农村分布广,农民在地域文化、审美习惯和接受心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城市电视台对农栏目可以在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或本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利用农村的民生、文化、风俗等内容资源,以及本土化的语言、审美、话语系统、价值评判、叙事系统等形式资源,制作出大量具有区域本土特色的、充满本土平民气息和区域文化多样性吸引力的、形式丰富的电视节目[9]。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立足于东北地区丰厚的黑土地文化土壤,挖掘、整理、展示、弘扬东北原生态文化,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打造品牌主持人。对农电视节目要充分考虑主持人人格特征与对农节目气质的紧密贴合,同时要注重主持人符号性和标识性的打造。首先,在对农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定位上,避免用晦涩生僻的语言,尽量用农民朋友耳熟能详的词句来拉近彼此的距离。其次,在对农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定位上,发型设计、服装款式都应该列入考虑范围,使其容易被农民接受,并产生一定的引导、示范和效仿的作用。再次,在对农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养构成上,不但要具备较强的采编能力,对国家的农业政策和法规,农业生产农事活动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样的主持才具有可信性和权威性。
五、城市电视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频道和渠道建设
随着我国从城乡二元分割向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转型,农民对国家新的方针政策、经营观念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农业电视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城市电视台的对农传播无论在节目的数量、质量和影响力上,都属于“弱势群体”,无法满足农民受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当前城市电视台首先应该增加对农电视节目播出的节目套数和节目时间,尽可能多地满足广大农民对指导农业生产、引导农民生活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理念等的求知,同时以栏目和频道建设为基础,拓展对农服务的渠道,扩大服务范围,使媒体的“服务体系”突破传统的信号覆盖区域等限制,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1.城市电视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频道建设。随着农业生产模式的不断变化、农村文化生活的逐渐丰富,农民对农业生产和农村文化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强烈,农民对电视节目这种“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如更具有延续性和系统性。这种延续性和系统性导致对农电视产品需要以频道的形式来实现,即建立对农服务的专门频道。
城市电视台对农频道的定位明确以后,还需要整合频道资源,深挖频道潜力,创造性地通过服务营销、事件营销等操作手法,走差异化经营之路,最终实现频道经营的整体突围,为农民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比如一些城市电视台对农频道专门开通服务农村的“为民热线”、召集优秀农业专家组成“为民专家团”以及成立“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等等。开展各种活动营销,推动农村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构建实用权威的大农业媒体传播平台。既让农民受众获得各种实用信息,也让广告主获得了产品所需的消费人群和回报。
2.城市电视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渠道建设。在商业领域,渠道是由一些独立经营而又互相依赖的组织组成的增值链。节目系统、频道与渠道良好对接,能够使媒体实现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有效融合,提高传播效果;能够使媒体的“服务体系”突破传统的信号覆盖区域等限制,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城市电视台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将电视品牌从电视媒体领域的发展延伸至其他媒体、其他行业及其他地区,在这种延伸中形成多点产出、多点支撑的价值链条,使目前单一竞争环节的成本得到补偿和降解。
城市电视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将对农电视品牌的产业链向报纸、广播、杂志及图书出版等传统媒体展开,也可以向新媒体领域展开,取双方之长、获共赢之势。比如,城市电视台的对农品牌在利用网络方面要建设符合自己特色的官方网站,提高对农电视的网络影响力,在与手机新媒体进行融合时,则可以打造农业节目手机报,推出农民专用的多功能手机等。城市电视台利用采编优势可以形成农业信息咨询资料提供者甚至是专业的农业数据库内容商,可以通过加强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地方特色农民艺术团体等方式进行多元化扩张。另外,还可以联合其他主体建立农资服务机构,由对农节目品牌和频道品牌衍生出农村商业流通渠道,由对农传播领域的“服务体系”向商业市场延伸。(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