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周南•卷耳》的“遥想”艺术及其影响(2)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邓亢 发表于:2011-09-15 20:46  点击:
【关健词】卷耳;遥想;影响
杜甫的《月夜》饱含着对妻儿的深情向我们娓娓道来: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此诗作于天宝十五载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后的一个月

  杜甫的《月夜》饱含着对妻儿的深情向我们娓娓道来: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此诗作于天宝十五载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后的一个月,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改元至德。杜甫携家逃难鄜州,把家人安顿在羌村后,为了报效朝廷,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到灵武,不料被安禄山所俘虏,从而流寓长安。遥想远在羌村的一家老小,不禁悲从中来,遂成此篇。从押韵合辙上看,这首律诗非常公整,五言仄起式,押上平声“寒”韵,“看、安、寒、干”音节整齐,读来朗朗上口,而更为出彩的在于此诗采用遥想的笔法拉近了诗人与妻儿的地理距离(因此时杜甫在长安,而妻儿在鄜州)。首句起始不凡,从对方入手,给读者展现的场景是鄜州闺中妻子独自望月的情景;颔联立刻转入“我”之形象,遥怜一句正面写作者思亲之浓。颈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又细状妻子之情态,刻画妻子萧索的身影,点染了自己落寞的心绪,最后发出真挚的慨叹,读来催人泪下。
而另一位艺术巨匠李白也给我们带来了同样笔法,同样温情的诗作。《寄东鲁二稚子》笔法纯真,洗尽铅华,感人至深。首句“吴地桑叶绿”点出了葱茏的江南春景,写出作者身处江南,紧接着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怀念远在东鲁的稚子的情思。这首诗从结构上来讲,与《卷耳》异曲同工。与之不同的在于《卷耳》篇首章与后几章结构略显义脉的断层,从思妇毫无过度地跳跃到了夫君一方,致使后人对此多有歧义。而本诗却用“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明确地作一衔接处理。而后紧接着描写东鲁的情景,明明是“我”思念儿女,但作者并不直抒心意,而是从儿女处着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一双小儿女手牵着手站在桃树下,泪眼望穿等待父亲的归来。画面在作为父亲的“我”与儿女之间转化,感人至深的亲情在画面间流转,儿女的泪眼相望实际上也是“我”的想象中的景象,是一种假设之象,但情却愈发真实。儿女之念父正如父之恋儿女也。在浪漫主义大师李白的笔下,这样朴实直白的温情之作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慢慢去品味。
  此外,再举两首宋词的例子。柳永《八声甘州》是一首羁旅行役词,上阙主要烘染出清秋时节暮雨江天的一派红衰翠减的萧索景象。雨是“暮雨”,秋是“清秋”,风是“霜风”,加之红衰翠减,和无语东流的长江水,不必直接抒情而悲自现矣。紧接着悲情的主人公出场了。怎样的情景呢?“登高临远”这是词人感怀的起点,为什么“不忍”呢?下句给出“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既然怀乡心切,为何不回去呢?“何事苦淹留?”试想,柳永一生困顿,年过半百始中名第,但一直沉居下寮,况作此词时还在外漂泊,俨然落魄文人,故而萍踪浪迹,思乡心切却又久滞不归。接下来,“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个“想”字总领全句,而说的是远在天一方的佳人之状,通过一个想字刻画出来这种惟妙惟肖的情思。让人不禁想起婀娜曼妙的佳人站在高楼之上,凭栏远眺,很多次将归舟误识的情景。怎么会误识归舟?还是因为思念之切,这里从佳人着手,实际衬托出词人此时此刻的思念之浓烈。
  运用这种遥想手法表达的情思或缠绵悱恻,或质朴清丽。周美成的《风流子•新绿小池塘》也化用此方法,上阙在写景的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我”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点出主人公目之所及的景色。“舞”是动景,然而“舞”在水面上所触及的是浑然静穆的静谧。又,“舞”在水面,由于风吹波动,帘影的破碎暗示着主人公此刻的心情。紧接着“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一个“羡”字活化了主人公的内心真实想法,巢燕尚可绕过“莓墙”,飞进“金屋”,而自己苦于现实的隔离,不能与金屋中的佳人相见,懊恼于自己而艳羡于巢燕。“金屋”,华丽的楼房,此指所眷恋者的住处。这里亦暗用“金屋藏娇”典故,暗示所恋之人另有所属。注意这里用了“旧时巢燕”,一个“旧时”暗含了多少物是人非的悲慨。下阙开篇向我们揭开所眷恋者神秘的面纱,“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这里显然是主人公的想象,他不可能在重重莓墙下和佳人相见,只能凭借想象中的影子,“夕阳下,一个女子正扮好晚妆,打开窗户等待着他”。这些均是主人公自己心情的写照,他将女子的情态描写的愈加逼真,愈加清晰,就表明了自己对佳人愈加的无法忘怀。这里也是从彼处着手表达相思。我们所熟悉的南朝徐陵的《关山月》、郑会的《题邸间壁》以及元好问的《客意》都化用此法,表达情志。
  如果我们闭上眼睛,随着诗人的描述去一一勾勒这些画面,就会发现两组不同的画面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地点很完美地比照在了一起。其实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就是指把一组组拍摄好的电影镜头以特别的方式组合起来,使其能符合电影人的主观意图从而传递其思想于观众的一种方式。可以说,诗经《周南•卷耳》篇也恰如其分地运用了这种表现手法。
  注释:
  [1][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326;158.
  [3]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1996.
  [4]俞平伯.论诗词曲杂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41.
  [5]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7]金启华,朱一清,程自信.诗经鉴赏辞典[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6.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