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咨询服务的若干思考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胡建军 发表于:2011-07-12 09:37  点击:
【关健词】 内部控制; 咨询服务; 体系建设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促进企业防范重大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文章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动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认识上的几大误区;企业内部控制咨询业务定位、目标和内容;企业内部控制咨询进度安排、方法和最终产品;达成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10年4月26日发布了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在内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我国以规章形式强制要求对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的做法,既直接形成了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审计服务的需求,也间接打开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服务市场。前者属于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必须保持独立性,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内部控制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该审计单位提供内部控制咨询等服务。所以,通常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等咨询服务,一般都会单独成立专门的咨询公司来开展这一新业务,它不仅涉及我国会计服务市场和会计服务行业的发展问题,也与打造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集团,构建以会计师事务所核心品牌为纽带,相关经济类咨询、服务产业群体为补充的多元化发展模式紧密相关。如何才能开展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咨询服务工作,笔者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动因
  
  内部控制体系是指企业行政领导和各个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处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设计合理的、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及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通俗地说,内部控制既是人、财、物的整合,又是权、责、利的统一;既是企业的“家法家规”,又是制度化管理的核心,它推动了企业的“法治”管理。
  就外部原因而言,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国内现行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应当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鼓励上市公司提前执行财政部等部委于2010 年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应当根据内部审计部门出具的评价报告及相关资料,对与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事务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出具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对上市公司进行年度审计时,应当参照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就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情况出具评价意见。
  就内部动因而言,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又是受托责任变化和风险防范意识增强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受托经济责任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和变化。2002年以前,受托经济责任相对简单,委托人和受托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通过公司的财务状况展开,但这种不重视公司内部控制的做法存在很大风险。美国的安然事件、世通事件,我国的中航油巨亏事件等都证明了没有有效的内部控制,就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受托责任履行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由于经济、产业、法律法规以及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着风险。如何实施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现代企业经营者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越来越意识到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二、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认识上存在的几大误区
  
  尽管推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外部法规越来越健全,企业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观认识也在逐步深化和提高,但毕竟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认识还存在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有的企业董事会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文本”层面,认为随便拿个模板就可以搞出一整套来,根本不重视制度适用与落实方面的问题。
  二是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会计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内部控制应该是全方位的控制,即便其中的财务控制也必须渗透到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与组织管理的各个层次、生产业务全过程、各个经营环节,是覆盖企业所有的部门、岗位和员工的控制,不可能由财务部门单独完成。
  三是认为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就能保证不出现舞弊和差错。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是有局限性的,它只能合理保证、防止、发现并纠正舞弊,不可能提供绝对的百分之百的保证,那种期望内部控制“包治百病”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作用,不能片面或者过分地夸大。
  四是认为内部控制只针对基层岗位和一般员工或只是针对管理层和企业领导的事情。内部控制应是一个全员参与实施的过程。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不仅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还包括全体普通员工,要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企业所有员工的参与和有效执行,任何人都不能例外。他们在内部控制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企业员工具体执行与经济业务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具体实施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又与企业领导是否重视、是否带头执行有极大关系。有些企业之所以内部管理混乱,产生公司舞弊,就是因为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所致。
  五是认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内部控制是一个对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的过程。企业的经营活动是永不停止的,它可能从专业化到多元化、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从单一主体发展到集团化运作,面对的风险会发生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也应该相应调整。内部控制应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六是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越详细越严格越有可操作性。内部控制系统设计的严格程度应切合单位的实际,并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灵活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所以,内部控制并非越严格越好,关键是要适合企业的自身情况,能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实现企业目标。当然,对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环节要遵循重要性原则,要尽可能详细和严格,比如收付款环节、对外担保等。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