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编研工作是以馆藏资源为研究对象,按照特定的选题对档案资料进行收集、筛选、加工,使之成为不同形式的编研成果。这是档案部门主动向社会各界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一种专业性工作,也是开发利用档案资源的重要手段。在科学发展、服务民生的视野下,做好档案编研工作可以及时有效地将档案信息资源在最适当的时机、以最合适的方式传递给最需要的利用者,因而,有必要及时分析档案编研成果的特点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科学有效的对策,更好地发挥档案在服务中心工作和服务民生中的作用。
一、档案编研成果的特点
1.内容民生化。传统的编研内容主要包括编纂档案原文、编制档案目录、全宗指南、大事记、年鉴、组织沿革等等,这些多是为组织目标和组织机构服务,虽然这些是档案工作的主题,但是往往因此忽略了为民生服务、为普通群众服务。在科学发展和服务民生视野下,随着构建“三个体系”的深入,档案利用大众化、平民化成为新的趋势。档案编研工作与时俱进,就必须处理好为组织机构服务与为普通大众服务的关系,在开发传统编研内容的同时,还要走进现实生活,贴近普通人群,针对民生问题进行特色编研。
2.载体多样化。很长一段时间里,编研成果大多是单一纸质的史料编纂文字出版物,载体单一,利用手续繁琐。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编研载体及传播媒体从有形实体向虚拟网络转变,编研信息传播从单一纸质向文字、声音、影像、图片等形式转变,编研成果以更加丰富多彩的载体如磁质、光盘、多媒体、网络等展现给读者,提高了档案信息的生动性、形象性,使编研成果更具吸引力、感染力,也进一步提高了档案的利用价值。
3.存储数字化。以图书、期刊等纸质为承载物的编研成果,需要经过校对、排版、印刷、发行等环节,用时长,传播范围窄,而且受出版周期、印数的限制,利用率低。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人们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除纸质阅读外,更多的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因此,档案部门应及时将编研成果数字化处理,上网发布,便于各类需求者的远程利用,使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且不受时空限制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档案原件的磨损、延长档案的寿命,提高档案利用率。
二、编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质量不高。当前的档案编研工作主要还是沿袭传统模式进行,选题被动,体裁单一,方式方法落后,管理机制不顺畅。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编研水平的提高,也直接影响到编研成果的质量。许多档案馆热衷于简便易行的、低层次的文献汇编,如文件资料汇编、会议简报等,却止步于难度较大、需要深入研究的档案参考资料的编写,致使档案工作缺乏深度,也使研究工作在许多地方和领域尚存空白。编研工作流于形式,只编不研,与单位的中心工作、民生的热点问题等联系不密切,编研成果内容缺乏深度和特色,针对性和实用性差,利用价值低,无法得到广大利用者认可。
2.意识不到位。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档案意识不到位。长期以来,档案编研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存在着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用起来需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许多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在档案的收集、保管上,忽视编研和利用。档案部门为了达标升级及迎接各类检查和评估,临时组织人员进行突击,完成硬性任务,编写指定的、要检查的材料,而不是根据民生需要和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无法根据需要选题取材,编研成果无法体现本单位、本部门的特色,也不能适应使用的需要。
3.人才匮乏。档案编研工作专业性较强,涉及到基础业务建设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相对于档案管理其他环节来说,难度更大。因而对人才的要求较高,既要编,又要研;既需要对馆藏资源了如指掌,又需要有敏锐的目光和对社会需求的深入了解。但是当前大多档案部门基本没有专门从事编研工作的人才,管理人员多是身兼几职,既收集整理、提供利用档案,又做档案编研;既没有充裕的时间,也没有充沛的精力。而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连基本的档案汇编都难以胜任,更谈不上开展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工作了。
三、提高编研水平的途径
1.丰富馆藏资源,这是做好编研工作的基础。一方面,档案编研立足于馆藏,馆藏资源丰富与否,直接关系到编研成果的质量高低。因此,档案编研应和收集工作紧密结合,以编研促进收集,以收集带动编研。要加大收集力度,树立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工作理念,努力建立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尤其是对新生材料如社保业务、人口登记、家庭养老、医疗卫生、社会救助、房屋管理等民生档案的收集和管理,为编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储备更加充足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编研工作源于馆藏,但又不能拘泥于馆藏。要根据选题和民生需求,突破馆藏局限,积极接收或征集馆外资料,包括征集散存于个人手中的档案资料,既能填补馆藏空白,改善馆藏结构,又能使编研成果更加完整、系统和权威。
2.提升人员素质,这是做好编研工作的关键。档案编研属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更高层次,与编研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水平等息息相关。因此,应将档案专业水平高、研究能力强、文字功底好的人才充实到编研工作岗位上。同时,还要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制定档案编研人员培养计划,根据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选派人员进修、培训和深造,提高整体编研水平。应保持编研人员的相对稳定,确保其知识积累和研究工作的连续性,为编研工作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3.提高成果质量,这是做好编研工作的核心。为民生服务背景下的档案编研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思维、机制和方法。内容上要走出编史修志的象牙塔,以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拓宽选题思路,延伸编研空间,丰富编研形式。要结合馆藏档案文献基础和编辑力量进行选题取材。选题不仅要新颖独特,让人耳目一新,还要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查考价值。取材要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和方法,挑选那些真实可靠、全面完整、优质典型的材料。同时,要突破限于馆藏搞编研,编研成果内部传的传统编研模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形成以档案部门为主、各部门参与协作的编研体制,集聚多方力量、八方人才进行社会化合作编研,开发档案文化系列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以多形式、多层次、多种类的编研成果体现馆藏特色、地方特色、阶段特色、效益特色、创新特色和热点特色,满足民生需求,满足工作需求,实现档案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