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word:Northeast countryside human resources Northeast region culture Government
作者简介:李鹏(1983— ) 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行政管理硕士,现工作于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研究领域:公共管理、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行政伦理等。
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是政府,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是各级政府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职能。 当前,在政府提升东北地区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培育东北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创新、商业观念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性的问题,本文将重点就问题之一的东北地域文化对政府提升东北地区农村人力资源能力所造成的制约性影响进行分析。
一、文化与人力资源能力的关系
人力资源的思想观念素质是构成人力资源整体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同样思想观念也影响着人力资源能力的提升与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
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集中体现在人的思想观念中,但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而且各种文化自身的内涵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各国、各地区不同的文化对本区域内的人力资源在思想观念上产生的影响不同,以及在提升人力资源能力上所发挥作用的不同。
二、东北地域文化的成因分析
东北的地域文化,是在东北地区特有的地理、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构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分析东北地区地域文化的成因,就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原因
东北地区的地理、人口、气候以及资源特点使东北农村人力资源在生活中较少出现比较困难的情况,使东北地区的农民逐渐形成了易知足、开拓进取心不强等性格特点。
(二)经济发展过程的原因
近代东北地区的发展过程和全国其它地区相比较,存在很大的不同,正是在这种不同的影响下,东北地区的区域文化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
分析东北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不难看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与国内其它省区相比,呈现出以下的几个特点:第一、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都具有高度的计划性和政府主导性,这是全国其它地区很少出现的,这样的特点使东北地区地域文化存在着一种对国家主导的经济发展体制的依赖思想。第二、在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对的封闭性,从清朝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似乎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的内生性发展,而与其它省区的交流很少,即使有交流,更多的也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而民间的自由流动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种经济发展过程的封闭也使东北地域文化具有了一些封闭性的特征。
三、东北地域文化对政府提升农村人力资源能力造成的制约性影响
(一)东北地域文化不利于农村人力资源商业观念的形成
东北地域文化中的保守思想使东北农村人力资源的性格中存在盲目追求享受的观念,这也是闯关东时的移民遗风。东北农村这种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使得东北农村人力资源在从事商业贸易时不能很好的进行资金的积累,在市场经济中不会很好的使用资金,这也就决定了东北农村人力资源在生产经营中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二)东北现有地区地域文化不利于农村人力资源创业观念的培育
东北地域文化中的封闭、保守的思想使东北农村人力资源缺乏创新意识,东北农村人力资源往往对现实抱有很高的满意度,而缺乏创新、创业的精神。例如:东北农民若是遇到新问题,一般不会仔细的研究问题的解决办法,而是会问“咋整?”。东北农村人力资源的性格导致了东北农村地区大多数的乡镇企业始终是跟在别人的后面,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企业在遇到困境时自己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自主创新精神严重缺乏。
东北地域文化中依赖政府主导的思想造成了他们不善规划、缺乏主动性的观念意识,东北农村人力资源习惯于政府领着干,没有了政府的指导和规划自己就不太会干,他们习惯计划体制的生活方式,而不善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规划。东北农村人力资源的生活惯性极大,对于自然而形成的习惯缺乏主动的调整,而习惯被动的适应。
商业观念和创业观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具备的观念意识,政府要提升东北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能力,就必须加快培育东北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商业与创业观念意识,打破地域文化对东北农村人力资源能力提升所造成的制约,逐步提高东北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守华:文化学通论[M],高教出版社,1992年
[2]李振全等:中国经济地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杨军、曹保明:俺们东北人[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4]胡玉海:奉系经济[M],辽海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