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根本性工作
什么是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减少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简而言之,社会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即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管理和服务。
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民的创造力量;党的全部执政活动,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群众工作会有不同的具体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样化,群众工作内容更加丰富,群众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群众工作组织网络需要进一步健全。这就要求我们把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二、目前群众工作领域存在的问题
1.群众工作服务意识差
有些人认为,公共权力的运行以“官”的利益和意志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下级对上级为首是瞻、上级对下级拥有绝对的权力,参照官阶级别来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等,这些官本位现象在当今社会仍大量存在。正是心中的“官为重,民为轻”的观念作祟,导致部分领导干部不愿听群众的话、不会讲群众想听的话,甚至做出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令百姓不满,激化社会矛盾。
2.群众工作方法落后
不可否认,在形势发生变化,群众工作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一些领导干部缺少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缺少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出现了“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的现象。
3.群众工作制度不健全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群众工作制度,为完成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奠定了牢固的群众基础。但是也要看到,群众工作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某些方面和某些环节上大量具体制度还不够科学,不够完善,一些地方和部门执行群众工作制度的刚性不够,严重损害了群众工作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三、探索群众工作新途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强化领导干部社会管理的服务意识
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坚持不懈地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扎扎实实地为民谋发展、谋利益、谋和谐,努力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为“十二五”科学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2.提升人民群众社会管理的参与素质
人民群众除了满足衣食住行的生活需要之外,还有自由、平等、参与等政治需求。因此,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鼓励公众建言献策,提高公众社会管理的参与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社会管理的参与素质,是形成科学高效的社会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3.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社会难题
公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难题,既是我国科学发展的绊脚石,更是决定党群关系是好是坏的分水岭。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保、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和反腐败问题等,处理好了,群众拍手称快,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处理不好不及时,公众不满意,破坏党群关系,甚至激化人民内部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实现人口动态管理,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公共安全体系、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安全生产监管体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急管理体制等,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难题。
4.树立群众满意的用人导向
一方面,重用人民群众公认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干部要看才看德,更要看人民群众是否信得过。做到选拔前倾听群众心声意见,选拔后群众放心满意。另一方面,坚决惩治渎职侵权、损害群众利益的领导干部。近些年,部分公职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不公正执法和行政,不作为甚至乱作为,不仅损害国计民生,致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公共财产、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而且危害社会公平正义,破坏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既要从严惩治渎职侵权、损害群众利益的领导干部,也要做到全员教育、全员培训、全员预防,关口前移、预防在先,促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自觉勤政廉政、依法行政、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建立科学规范的群众工作制度
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大力推进各项公开工作;健全信访制度,坚持党政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带案下访和包案处理信访问题等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减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不公平感;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处理矛盾纠纷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人民内部矛盾的预警、处置等工作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党与人民群众钢铁般的团结。对处于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中国来说,只有社会管理得到了切实加强和改善,社会才会有序、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做好社会群众工作,时刻不忘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积极化解社会问题和矛盾,大力凝聚社会共识与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