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及其主体性的思考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倪新兵 发表于:2010-09-21 09:11  点击:
【关健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客体性;主体性
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存在诸多观点,争论的实质是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彰显生发于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进一步完善、育人为本的理念提出和网络环境下人的主体性的扩展。在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本身的规定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系统中的基本构成要素,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该活动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关系,对它的研究和界定关系到其他范畴的确定,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并限定着教育的过程和手段。本文就此谈点看法。
  
  一、客体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争论的焦点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出现了诸多观点,在此,我们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加以梳理。
  关于教育者主体说。此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和机构组成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认识的转变,而达到主客体统一。”
  关于双主体说。此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主动教育功能的组织和个人。按照这个定义,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由于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也进行自我教育,具有主动教育功能,因而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与此类似的观点还有双向互动说、交互主体说、双主体互动说。
  关于多主体说。王颖认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理论研究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还原到社会生活中去,并进行函项上的层次分别,这样有利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范畴研究中争论的正本清源。”据此提出“国家是本体性主体,教育者是实践性主体,教育对象是自我教育主体”的三重主体说。邱杰、何海兵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是单极的而是多极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包括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国家主体,是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国家主体的统——体。
  关于主体际说。此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交往过程中,通过“主体一客体一主体”的转化过程实现的,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结成“主体一主体”的关系,即一种主体际关系。与此类似的是近年来热门的主体间性说。我国哲学领域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研究主体间性转向,教育界在2002年把主体间性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研究也紧随其步伐,实现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
  从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梳理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界对这一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受教育者能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实质是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这一问题的凸显是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的认识不断加深而出现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得以彰显的原因
  
  受教育者一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体,另一方面又是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主体,其主体性并不因为受教育者处于客体的地位而被泯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重视教育客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发挥,而且把教育客体主体性的培育和发展作为重要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得到确认并得以彰显是与深刻的社会变革直接相关的。
  
  1、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进一步完善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层次性,应该同时关注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所谓关注社会的发展,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思想品德;而关注个人的发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学生的思想品德的个性化发展目标。两者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侧重其社会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社会中利益主体的多样化,社会结构的多层次和人们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学生的自身要求与自身定位多元化、选择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化目标凸显。对学生的个性化目标的尊重与重视无疑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关注社会发展的同时重视个人发展,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完善。
  
  2、“育人为本”理念的提出
  2003年10月,“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被提出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论断,深刻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科学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要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坚持育人为本要着眼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加关注大学生的价值、尊严和发展,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网络环境下人的主体性的扩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个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社会已悄然形成。网络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思维行为方式、知识传播方式等,都面临着极大的冲击。网络化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维创造性,以全新的信息传播手段和交往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平等意识、主体参与意识等主体性日益增强。与此同时,在网络条件下,信息的获取和交流都将更多地依赖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和安排,随时上网浏览、学习和娱乐,这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网络社会在促进了人的主体性的提高的同时又导致了主体性的丧失。但毋庸置疑,“网络化的生存方式提供了人的主体性生长的自由空间,其积极正向的意义远大于其消极负面的意义。”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反思与建构
  
  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的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受教育者能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我认为,弄清楚这一问题,需要建立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哲学反思,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定位的基本逻辑的考量以及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整体建构的基础之上。 1、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哲学反思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