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弗洛姆创造性的将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两大思想巨擘结合起来,提出“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但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宏观眼界以心理学意义上的解释和补充,同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关注精神分析的心理学,使精神分析理论从微观的生物学桎梏中解脱出来。“社会无意识”是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范畴与理论,本文采取述评与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分析其思想的两大来源,旨在寻求两大思想最融洽有效的结合方式,探究弗洛姆思想的独特范式。
2.概念对比
“社会无意识”由弗洛姆在其著作《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马克思与弗洛伊德》中首次提出,但其并不是一个独立概念,而是贯穿于弗洛姆思想始终的一个语境,包含若干广延的子概念。本文将从狭义的社会无意识这样一个概念及广义的社会无意识语境下的子概念两个角度来论述社会无意识,以期考察弗洛姆思想中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两大思想渊源,探究弗洛姆思想的综合建构模式。
2.1社会无意识——个人无意识
社会无意识理论萌发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其时,法西斯主义荼毒世界却受到很多人的热捧,什么社会条件促成了这种群体行为的爆发?弗洛姆认识到马克思提出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正好回答了社会因素对意识形态和行为倾向的影响,但经济基础是如何影响意识形态的?弗洛姆认为正是个人无意识这样一个弗洛伊德意义上的内在的群体心理结构促成的。因此实现人和社会全面解放的完整理论,必须是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完美结合,基于这样的背景,弗洛姆提出了社会无意识理论。
2.2社会性格——个人性格
“性格”是一个常见的心理学概念,意指体现人类行为倾向的动力结构或价值判断的心理结构,兼具生理和社会两重意义,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则体现社会历史的特性。弗洛姆运用社会性格这样一个概念来说明社会无意识在不同社会阶段的显现,并将弗洛伊德生理意义上的人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人相结合。
弗洛姆认为,虽然个人性格有外显性差异,但在社会的塑造和引导下,会出现一种大致相同的潜在社会性格。他考察人类历史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性格特征,认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存在过五大性格类别:接受型、征服型、囤积型、市场型和创造型。社会性格的作用如同个人性格一样体现出动力学的能量引导机制。然而,其动力学来源并不是弗洛伊德生理学意义上的力比多,而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相佐证,因为正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其社会性格的形成。
通过对弗洛伊德个体性格和弗洛姆社会性格的比较可以看出,弗洛姆社会性格的原型是弗洛伊德的基本性格理论,如性格的动力学特征、性格类型等。同时,弗洛姆也借鉴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出社会结构变迁对社会性格的绝对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弗洛姆一直强调社会结构对人的影响,但社会结构如何内在的作用于人?弗洛姆结合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移情观念对此进行说明。
2.3异化——移情
弗洛姆对异化与移情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病理学基础上,是对马克思社会病理学和弗洛伊德个体精神病理学的整合,他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作为基础,并与弗洛伊德的移情理论相类比。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到:“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愿望背道而驰的并抹杀我们的打算的物质力量,这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见,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并不是某一社会的偶然现象,历史发展必然伴随异化。那么,异化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是什么?基于此,弗洛姆展开了自己的异化理论。
弗洛姆说:“在讨论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同时,指出异化现象与移情之间的紧密联系也许会令人感兴趣。”①移情是弗洛伊德思想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弗洛伊德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精神病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分析师产生诸如恐惧、畏缩这样的情感,而这些情感与分析师本人的个性无关。弗洛伊德认为,在精神分析过程中,患者将分析师视为童年经验中的父母,从而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分析师身上。弗洛姆认为异化与移情形成的心理机制类似,异化就是扩大了的移情。精神病患者由于体验不到安全感与力量感,从而将自己心中幻想出来的最具安全感的形象和品质移情于精神分析师,而社会中,人由于生存、安全等需要的缺失而将其幻想出来的品质异化于劳动、宗教、政治等。移情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类比异化,异化了的人在经济、政治、宗教和社会生活中的种种表现正是一种移情的表现。异化和移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的是常规(异化物)与回归到人类存在的基本现实(人的本性)之间冲突的一种妥协。那么人类异化与移情的深层心理原因是什么?群体性移情(异化)之所以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弗洛姆说——这一切源于恐惧。
2.4恐惧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恐惧是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可怕或困难的情境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可见,恐惧是一种伴随着强烈的动机,并以一种无力感为主导体验的情绪反应。弗洛姆认为正是现代人的生存困境造就了人内心恐惧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了渴望自由与逃避自由的两歧性态度,亦即生存的两歧性。
此外,弗洛姆还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指出人类具有生存历史的两歧性。所谓生存历史的两歧性是指人不仅塑造历史,历史也会对人产生影响。人盲目的崇拜自身的智力企图改变历史,冲破生存两歧性的限制,但在自己一手创造的历史中,人也沉湎其中,陷入了越反抗越异化的怪圈之中,恐惧与焦虑随之产生。
3、小结
综上,社会无意识语境下宏观的理论构建路径:以探讨心理机制为切入点,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社会批判理论为剖析方法,以哲学思辨主义的人学为立足点。(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参考文献
[1] 弗洛姆著,张燕译:《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2] 弗洛姆著,徐俊达、徐俊农译:《精神分析的危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3] 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