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新闻网的发展之路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朱红伟 张新刚 发表于:2011-10-03 21:44  点击:
【关健词】高校 新闻网 发展
近年来,新闻网站发展迅速,高校新闻网也纷纷建立。可从诞生至今,高校新闻网并没有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高校新闻网的发展梳理,结合互联网新型发展模式,探讨高校新闻网的发展之路。

基于网络媒体的优势,高校的校园网络新闻也应运而起。全国近500所大学已联入中国教育科研网,并建立起自己的网站。互联网上的校园新闻已成为高校对外宣传、信息发布的重要窗口。可在新的互联网形势下,高校新闻网在发展中却面对诸多机遇与挑战。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1]网站的兴起,为高校新闻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高校新闻网在总结前期构建的得失基础上,如何在常规新闻网和SNS网站中寻找平衡点,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全新模式,是高校新闻网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高校新闻网的发展现状
  1、诞生:水涨船高,顺势而起
  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大学承载着教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的重大使命。高校的文化传播不仅对提升其“软实力”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是检验一个高校水准的标尺。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之间的竞争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学、科研、师资和环境等方面,传播能力也成了一个重要的竞争点。在此背景下,高校新闻网的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新闻网最初是校园网内二级或三级网站,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校报电子版”的阶段,经过发展,部分高校的新闻网在内容上形成了品牌和特色,或偏重科研,或侧重校园生活,或突出人物专访。既有平面媒体的深度和广度,又兼有网络媒体的众多优势,发挥了良好的宣传效果。[2]但高校新闻网随着学校办学理念与外界发展趋势影响对其要求不断提高。
  2、发展:参差不齐,艰难前行
  由于各个高校的实力的不平衡,对新闻网的重视和投入不一,高校新闻网的发展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始建于2001年元旦的北大新闻网,其视点涉及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思想党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行政管理、学生活动、校园建设等方面。中文版当年发稿量为9308篇,日均发稿量12篇,英文版当年发稿量290篇。目前,北大新闻网总浏览量已经突破2000万次,日均浏览量在3万次左右,接受过数十万台电脑的多次访问,影响读者过百万。但是,许多地方高校的新闻网只是形式,主管部门不重视,投入教少,内容不能在搜索引擎被检索,很多沦为“死站”。高校新闻网站虽潜力巨大,但整体建设才刚刚起步。
  二、高校新闻网在发展中的问题
  作为网络媒体在大学校园发展是具有优势的,高校新闻网能够利用它高速的链接,对本校的校园信息和全国的教育界和学术界信息的报道优势,提高浏览量,特别是在本校学生中的浏览量。尽管如此,具备上述作用的传统校园网还不是一个纯粹的媒体,高校新闻网存在缺陷。
  1、定位不明
  高校新闻网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尽管高校新闻网的发展是受了中国网络新闻的启发,但二者只是在形式上类似。高校新闻网经过多年的探索,并没有转变为纯粹的新闻网。从新闻关注的内容上说,尽管多数高校已经从校内走向校外,但是报道方式还是没有新闻特质,对时效性和新闻价值忽视。较多新闻是出于发布学校动态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联系教学的目的。这不仅是受高校新闻网的监管部门的属性、制度限制,更多是新闻网在发展过程中的错误定位造成的。
  2、角色模糊
  高校新闻网角色模糊,没把持好“新闻”特征。新闻特征是客观、全面,讲求方法与方式。这本是新闻网发展中应做好的方面,但高校新闻网隶属于党委宣传部,难以摆正“平等心态”,往往是向下传达信息的“高身段”姿态进行新闻报道。因此,很多新闻报道“官话连篇”,无法让年轻学生接受。高校学生由于阶段性心理特征,对灌输性信息、强加性信息、官方观点信息有很强的抵触性,加之没有结合本校实际的信息发布,学生完全转向其他网络媒体。虽然是制度的缺陷,但并不意味着高校新闻网就可以此为借口不去努力。
  3、缺乏互动
  传统校园网缺乏互动。大学校园网络高度普及,拥有稳定的整体素质较高的受众,互动本应是运营新闻网的重要切入点,但操作与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校大学生年龄集中在18至24周岁,由于对网络的依赖和熟悉,他们对互动有更多的要求。高校新闻网应抓住受众心理,开设可互动交流的板块,吸引受众。此做法可借鉴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论坛,其是全国知名的高校BBS,不仅吸引了众多的本校师生,而且众多的校外学生也慕名而去,在互动的过程中,新闻信息实现了传播与交流,不仅提升了新闻网的访问量也提升了影响力。当然,互动是一把双刃剑,拿捏不好会引发问题,网站要正确引导,合理监管,控制不良言论的传播。
  三、制约高校新闻网发展的原因
  对于高校新闻网在发展中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高校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分析其原因。
  1、“硬件”落后,基础不牢
  硬件主要是网络配置。在互联网技术更新换代的新形势下,主流网站模式从webl.0向web2.0转变,博客、微博、SNS社区等交互性更强的网络应用逐渐取代传统的单向新闻发布网站,成为常见的网站形式。web2.0时代的主要网络应用已经成为网民群体中受众最多的对象。但大部分高校新闻网还停留在webl.0的技术层面,仍以信息“官方采编、单向传达”的模式为主,因此在互动性方面存在严重不足。[3]如缺乏新闻的评论功能,即使有,出于防止过激言论的目的,往往处于关闭状态。多数高校将新闻网站信息的建设者和阅读者完全区分开来,使得内容展示单一,信息沟通单向,无法建立沟通和反馈的渠道,也就无法从受众的角度入手来提高网络新闻的价值,直接制约高校新闻网站的传播效果。
  2、“软件”陈旧,发展艰难
  软件主要指制度运作。从高校传播策略上分析,高校新闻网大多发端于校报电子版,隶属于学校党委宣传部主管,主导其思想文化和传播效果的是高校的管理机构。其目的往往是借助新闻网为学校的教学合作服务,收集国内外最新高教信息并保持每日更新,形成有价值的信息链,为学校领导层决策提供信息源;高校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舆论控制与引导。其目的性制度运作造成新闻网的传播空间狭窄,新闻价值大打折扣,很多传播效应自然发挥不出来。
  四、高校新闻网可行的发展之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新技术的开发,各种网络新模式的兴起,特别是新兴的SNS网站,正在颠覆人们的阅读新闻的习惯:网民不再坚持传统的网络阅读方式,年轻人开始放弃新闻网的陈旧和单一的传播方式,从而借助新奇而快捷的SNS网站获得信息,SNS网站也由早期的交友和简单的服务属性开始肩负新闻传播的职能。对于高校新闻网发展而言,新的变化未尝不是发展契机。在此背景下,高校新闻网须转变思路,不能再以单纯的常规新闻网站定位自身,在继承新闻网站的基础上增添服务功能,结合SNS等网络新模式,契合学生等期待需要。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