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JCS1779号文件与美国对德复兴政策的开端 胡佛报告中关于修订德国赔偿政策及美国对德政策的建议,得到国务卿马歇尔支持。国务卿赔偿问题特别顾问埃德温鲍雷(Edwin W. Pauley)随即受命开始考虑修订美国对德政策
三、JCS1779号文件与美国对德复兴政策的开端
“胡佛报告”中关于修订德国赔偿政策及美国对德政策的建议,得到国务卿马歇尔支持。国务卿赔偿问题特别顾问埃德温·鲍雷(Edwin W. Pauley)随即受命开始考虑修订美国对德政策,目标包括:(1)停止让美国纳税人来支持德国经济;(2)满足欧洲的食品和商品需求;(3)增强松散的和平架构;(4)确保德国不具备再次对美战争能力[10]。在随后4月18日莫斯科外长会议美苏分歧扩大化的背景下,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与英国外长贝文在会上达成一致,认为美英两国官员应当制定新的德国工业水平计划,以利用德国境内的主要设备并可获取可得的赔偿[11]。马歇尔在回国途经柏林时指示克莱加强美英占领区的组织,提高工业水准,确保占领区经济自给[12]。正是在上述背景下,6月5日马歇尔公开发表了援助促进欧洲经济复兴计划的演说。同期,美国政府开始在对德政策中纳入一些建设性的因素,力求减轻西占区带来的负担,并推动欧洲整体的复兴。
美国最初没有直接将西战区纳入欧洲复兴计划。美国的德国经济复兴计划是通过发布新的对德占领指令文件开始的。7月11日,美国军方发布了JCS1779号文件。这一新的美国对德政策文件的基调同JCS1067号文件截然不同。在关于“美国对德政策”立场的表述中,文件肯定了德国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建设性价值。文件指出:“美国在世界范围的根本利益是正义和持久的和平。这一和平只有在欧洲作为一整体创立起公共秩序和共同繁荣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一个秩序化和繁荣的欧洲要求一个稳定而富产的德国做出经济贡献,同时做出必要性限制确保德国毁灭性的军国主义不会复燃。”除了坚持继续去武装化、去军事化政策外,这一份新的对德政策文件还特别强调:“作为一项积极的计划,要求美国政府紧急行动,寻求在德国创建政治、经济和士气条件,使之能最有效地为一个稳定而繁荣的欧洲而贡献。”[13] 正是在此背景下,8月28日,美英法三国共同签署了修改后的德国工业水平计划,大大减少了德国用于拆迁赔偿的工厂。此后美英法三国又不断修订德国工业水平计划,最终将1946年3月规定的1683家用于拆迁赔偿的工厂,减少到700家,至1949年基本停止[14]。这样,美国首先在经济领域转变了对德政策。
四、结语
“胡佛报告”与杜鲁门主义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出现,并非偶然。在冷战兴起的历史背景下,美国对德政策不再只是一个仅针对德国自身未来的政策,而是与美国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战略利益密切相关。欧洲是人类的文明的重镇,冷战两极抗衡的胜败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冷战欧洲分裂局势的走向。许多欧洲国家是传统的基督教文明国家,也是美国在自由世界中的盟友。因此,美国有必要通过向欧洲盟国和友好国家输血帮助欧洲复兴,使其尽快从战争损耗中恢复国家实力,维护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巩固宪政民主制度,从而形成对共产党势力扩张的内在抵抗力,保证他们作为自由世界的战略资源。德国虽然是二战战败国,但却是欧洲的大国,更因地处中部而具有影响欧洲整体的地缘政治优势。此外,德国近代以来的工业能力也是为人瞩目的。在冷战初期,凯南就将以德国为代表的中欧被划定为世界五大工业能力中心之一。可以认为,德国的归属及兴衰直接影响到欧洲的实力和东西方集团力量彼此的消长。在冷战集团对峙的情况下,德国本身是属于稀缺的战略资源。美国不仅要考虑怎样在对德占领问题上止损扭亏,而且要进一步考虑根据美国的国家利益充分配置德国这一巨大潜力资源。这样,美国对德政策的目标不再仅仅是要防止德国再次发动世界大战,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如何对抗苏联集团对自由世界的挑战。若以防止德国再次发动世界大战为目标,美国只能接受德国有限的复兴;但从对抗苏联集团对自由世界挑战这一目标,美国又需要一个强大的德国作为资源。两者取其交集,可以明确美国为对德政策中的方向和最终目标:美国对德政策的调整方向就是复兴德国,最终目标显然是需要一个自由民主的强大的德国,即一个既不会发动世界大战,又将作为自由世界的重要力量对抗苏联威胁的德国。
战后美国对德政策的转变,是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因素共同影响的产物。1947年春,美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转变对德政策。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世界冷战也拉开序幕。在此后的美国对西德政策当中,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影响始终交织在一起。
注释:
[1]“Directive to the Commander in Chief of United States Forces of Occupation”, Department of State Bulletin VIII, no. 330 (1945): pp.596-607.
[2]W.R. Smyser, From Yalta to Berlin:The Cold War Struggle over German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99), pp.49-50.
[3][12][14] Lucius D. Clay, Decision in Germany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50).p.120-31, p.174, p.324.
[4] Beate Ruhm von Oppen, Documents on Germany under Occupation,1945-1954 (Lond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5), pp.152-60.
[5]据http://www.lib.uiowa.edu/spec-coll/MSC/ToMsC650/MsC627/herberthoover.html,2011年1月1日。
[6]据http://www.trumanlibrary.org/whistlestop/study_collections/marshall/large/index.php ,2011年1月1日。
[7] Report, “German Agricultural and Food Requirements”, February 26, 1947. 据http://www.trumanlibrary.org/whistlestop/study_collections/marshall/large/documents/pdfs/5166.pdf#zoom=100, 2011年1月1日。
[8] Herbert Hoover, An American Epic: The Guns Cease Killing and the Saving of Life from Famine Begins 1939-1963, vol. iv (Chicago, Henry Regnery Company, 1964), pp.244-261.
[9][10][11] United States. Dept. of State. Historical Office., Council of Foreign Ministers; Germany and Austria, II vols.,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 1947. (Washington: U.S. G.P.O., 1972), p.1148, p.1106, p.977.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