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eHR) application, and the impacts on the mode and procedures of health care and management for transit population of Children.Methods Compared the various health care management index for transit population of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from 2008 to 2009 in the district of Minhang, which included, health care coverage, system management ratio, blood test implementation ratio over 6 months old, blood test implementation ratio over 12 months old.Results Health indicators: health coverage, system management rate, blood rate increase in Minhang District in 2009 compared with 2008,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Conclusion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3 stage network management procedure for children's health care, the work of health care management for transit population of children is improved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eHR;migrant children; children's health care management
闵行区自2009年初实施信息化建设,每个儿童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eHR),辖区内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应用统一的儿童保健信息模块。同时,儿保信息与计划免疫、孕产妇管理相互链接,资源共享,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完善流动儿童管理模式,推动了区内的流动儿童保健管理。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闵行区0~3岁流动儿童。
1.2 方法
查阅门诊个人健康档案获取保健管理信息。按照上海市0~6岁儿童系统健康检查要求[1],儿童满2个月均在相应社区儿保门诊或保健院建立体检卡并开始健康体检[2],规定1周岁内完成4次体检。满6个月时开始验血,此后每半年验血1次;满9个月时听力筛查;满1周岁时智力筛查和尿常规检查,此后每年智力筛查和尿常规检查。
1.3 统计学分析
儿童数为统计年度内在闵行区接受免疫接种的0~3岁儿童数;保健管理数为该统计年度内接受1次及以上体格检查的总人数。常住儿童数为统计年度内在闵行区住满1年的0~3岁儿童数;系统管理数为该统计年度内常住儿童按年龄要求完成规定检查项目的总人数。保健覆盖率为保健管理数除以儿童数;系统管理率为系统管理数除以常住儿童数。率的差别比较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流动儿童总数
闵行区2008年、2009年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率分别为99.5%和99.7 %。流动儿童的总数近似为在计免科进行免疫接种的儿童数。闵行区2008年、2009年0~3岁儿童数分被为38959人和42941人。
2.2 流动儿童保健管理情况
2009年闵行区流动儿童保健覆盖率和系统管理率均较2008年有大幅增长(见表1)。表1 2008年、2009年上海闵行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情况
2.3 验血率情况
2009年度内满6个月儿童验血率与满12个月儿童验血率均较2008年度有增长(见表2)。表2 2008年、2009年上海闵行区流动儿童验血情况
3 讨论
3.1 流动儿童管理现状
闵行区地处城乡结合部,流动儿童人数多,为户籍儿童的2倍,且流动性大,对儿童保健缺乏认识,保健依从性差[3]。通过信息化建设,闵行区推动了流动儿童管理。2009年流动儿童保健覆盖率94.7 %,较2008年明显提高,说明有更多的流动儿童参与到保健管理中来。同时,流动常住儿童的系统管理率为84.9%,满6个月验血率和满12个月验血率分别为88.1%和84.9%,提示保健管理质量也有提升。
3.2 信息化建设
2008年1月,闵行区作为“卫生部应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推进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化试点区”开始了信息化的建设。构建了覆盖卫生局、区域医疗中心、专业站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村卫生室、居(村)委的网络体系[4]。不同于传统的健康档案,eHR具有一点(源)采集,多点综合利用;在线、实时、连续、整体、捷便的特点。2009年初,在完成了前期的规划、试运行后,闵行区儿童保健实施了全面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从出生开始的信息为基础的管理流程。区内每个儿童(包括户籍和流动儿童)均建立了“个人电子健康档案(eHR)”。辖区内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妇幼保健院的儿保门诊应用统一的儿童保健信息模块。同时,儿保信息与计划免疫、孕产妇管理、计划生育等部门相互链接,实现资源共享。社区儿保工作者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及时建立儿童保健卡,在区内实行网络化管理。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妇幼保健院网络一体化,区内儿童可以在任何一家单位完成系统保健管理。一旦出现儿童未按照预约时间来进行儿童保健时,系统会及时提供相应的信息,社区基层儿保医生会通过催访等多种形式提供保健服务。
3.3 信息化建设对流动儿童管理的推进
个人电子健康档案(eHR)的建立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了便利。儿童保健工作是通过三级妇幼保健网络运转来开展工作的。社区儿保医生作为网底是儿童保健工作的具体操作者,妇幼保健院承担保健网络之间的枢纽功能。这一模式为儿童保健事业的普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口流动更趋便利,给基层儿保工作者带来了诸多的困难。信息化的建设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服务形式,儿保工作者转被动为主动,完善了社区流动儿童系统管理服务模式,建立了疾病、生长发育的科学检测体系。使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覆盖率高、控制效果好、可拓展性强、满意度高[6]。
3.4 信息化建设的前景
美国医学档案研究院对eHR曾作出如下定义:“eHR 是存储于计算机中的、加有个人标识的、对个人相关卫生信息的集合”[7]。个人信息的应用目前还局限于闵行区所属的社区、专业站所、医疗管理机构,它使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有效整合。而跨区域的网络链接,与三级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还有待拓展。信息化模块的开发有待完善。通过信息化建设,最终实现医院和健康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有效降低医疗成本,使百姓受益[8]。(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