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蒸体外高频热疗牵引及按摩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李宁 发表于:2010-09-10 10:52  点击:
【关健词】中药熏蒸;体外高频热疗;牵引;按摩;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运用中药熏蒸、体外高频热疗、牵引及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获得满意疗效。结果 治愈:70例;显效:3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结论 以上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值得提出的是体外高频热疗法是用射频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它是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之后,在外力的作用下,以纤维环破裂髓核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腰痛,并且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病变,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腰腿痛疾患之一。我科一年来用中药熏蒸、体外高频热疗、牵引及按摩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中男性85例,女性35例;年龄在22~62岁,平均年龄38岁;L3~L4椎间盘突出41例,L4~L5椎间盘突出53例,L5~S1椎间盘突出26例;病程最短的16 d,最长的10年,全部病例经CT诊断及结合临床症状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2方法
  2.1中药熏蒸法取当归20 g、骨碎补15 g、牛膝15 g、防风15 g、红花20 g、乳香10 g、没药10 g装袋封口,将药袋放于储药槽内,加水没于药袋,浸泡2 h。打开电源开关,调整温度在45 ℃~50 ℃加热,患者平卧于熏蒸床上,暴露治疗部位与蒸汽相应,上面盖大单,将身体包严,以不漏气为宜,这样始终保持局部恒温,每次熏蒸30 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
  2.2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法采用RF-001型体外高频热疗机,该机特有的高频率(30.32 MHz)的射频电磁波,穿透力强,直达深部病变组织,患者俯卧位,调整好电极间的距离,1次/d,30 min/次,10次为1个疗程。
  2.3腰部牵引采用全自动微电脑控制牵引床,患者俯卧位,系好牵引带,根据性别年龄体重等不同情况确定牵引重量。一般为患者体重的40%~70%,首次应从较小的重量开始,一般为25~50 kg,以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增加牵引重量。1次/d,30 min/次,10次为1个疗程。
  2.4按摩运用揉摩法、按压法、摇法、滚法、牵抖法、推腰拉腿法、俯卧扳腿法、斜扳法等手法进行治疗[1],1次/d,20 min/次,10次为1个疗程。
  3结果
  3.1疗效标准治愈:腰部活动正常,无压痛及放射痛,直腿抬高实验大于80°,可恢复正常工作;显效:腰部活动不受限,无压痛及放射痛,直腿抬高实验大于或等于60°;好转:腰部活动略受限,局部有压痛及轻度放射痛;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3.2结果治愈:70例;显效:38例;好转:10例;无效:
  2例。
  4讨论
  本病不是单一的椎间盘部受损,而是与患者椎间韧带、神经、肌肉、椎间关节受损无菌性炎症等密切相关的一种复合性疾病。椎间盘变性是发病基础,不良的环境及生活、工作方式可加速其退变,外伤或慢性积累性损伤是发病的原因。
  腰腿痛的疼痛部位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部分足少阳胆经的分布区。中药熏蒸,湿热渗透性好,药物成分通过皮肤直接渗透吸收,直接作用于患部,局部药物浓度高,发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行气、散瘀消肿、舒筋止痛的药理功效。按中医学“经脉所通,主治所及”之理,结合西医的神经分布,用按摩的手法点按、点揉经脉及穴位,达到提高痛阈、活血通络的止痛作用。扳法、摇法等其作用力可渗透组织深部,能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运,微调小关节复位。斜扳法能纠正椎体移位、小关节错位及滑膜嵌顿,使突出的椎间盘有还纳的趋势,调整突出椎间盘与受压的神经根及椎骨的位置关系,平衡脊柱两侧肌力,有助于纠正脊柱侧弯、腰椎生理曲弯。体外高频热疗的治疗,能增加血液循环,改善局部新陈代谢,降低肌肉及结缔组织的张力,提高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调节人体的免疫能力。特有的高频率(30.32 MHz)的射频电磁波穿透力强,直达深部病变组织,松解粘连组织,能彻底消炎排毒,标本兼治,疗效显著,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牵引疗法可使椎间隙逐渐被牵开,椎间隙增宽,椎间盘内压下降,即负压增加,便于突出的髓核组织的还纳,使神经组织粘连得以松解,促进血液循环,改变了突出物与神经根、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解剖位置关系。逐渐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痉挛,以便于减轻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
  以上方法的结合,疗效明显。值得提出的是体外高频热疗法,它是用射频电磁场作用于人体电极间的人体加热(内生热),并通过高频电磁场的效应达到治疗病痛的目的,上述疗法真正做到了使患者无痛苦、无创伤、非介入,易于广大患者接受。
  
  参考文献
  [1]孙树椿,孙之镐.中医筋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25-226.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