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人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效果观察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杨玲 发表于:2014-09-04 16:31  点击:
【关健词】键词: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发热患者;疗效对比
摘要: 目的:观察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的方法对发热患者的降温效果。方法:对124例发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物理组和药物组,每组各62例。物理组采用持续降温和温水擦浴的方式,药物组通过肌肉注射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进行降温,在两组降温后的30、60、90分钟分别测量腋温,观察两组腋温值,以及五天后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降温后30、60、90分钟的腋温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5天后的降温疗效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高热患者采用一般物理降温的方式无法取得理想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404-02 发热作为很多种临床疾病都会出现的病理过程,也是机体对致病因子做出的全身性防御的反应,表现为体温升高。它是一种症状而非独立的疾病。发热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染性的,是随着感染的加重,体温也随之上升;第二种是非感染性的,患者体温在发病初期就骤然上升到39℃以上[1]。颅内感染与脑出血都会出现中枢性的持续性体温高热的症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所收治的124例高热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65例,患者最小年龄为17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42.1±3.5)岁。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物理降温组和药物降温组两组,每组各62例。所有患者通过血液生化、血常规检查以及胸腹部CT或CR检查确诊,有68例肺部感染,30例其它感染,13例肺结核合并感染,13例颅内感染,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其显著表现为体温在39℃左右波动,持续高热。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等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药物组根据医嘱采用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肌肉注射给药的方法,每次1.5毫升或2毫升。物理组选择冰块进行持续降温,冰块大致规格为3cm×10cm×30cm,表面光滑使用塑料封存,或是用一次性输液分装袋装水自制冰袋。冰块从冷库中取出后利用50℃左右的温水进行10分钟左右的浸泡,使冰块稍微变软,用毛巾包在冰块外面做成冰袋,放置在患者头部、一侧腋窝处以及两侧腹股沟等部位,同时患者每日4次采用温水擦浴的方法降温。
  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方式完全一致,分别在降温前和降温后的30、60、90分钟对患者腋温值进行记录,测量腋温的时候物理组要选择没有放置冰袋的一侧腋窝,使用生命体征测量的方式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百分比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描述,利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X±S)表示,所有数据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两组计量数据采用t的对比较进行检验,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降温方法降温后,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两组措施在降温后30、60、90分钟,降温疗效差异并不明显,五天后疗效评定有着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降温后疗效
  组别例数降温前降温后
  30min降温后
  60min降温后
  90min5天后体温
  下降例(%)物理组6240.5±0.340.3±0.539.6±0.739.2±0.535(56.4)药物组6240.2±0.640.1±0.239.5±0.338.9±0.961(98.3)P0.060.060.050.090.033 讨论
  在临床上将发热视为脑出血和脑内感染、肿瘤、艾滋病等的最为常见表现,从病理学角度看,高热是由于各种致热源在体温调节中枢发挥作用,导致体温上升。机体体温保持恒定主要还是依靠体内的散热以及热量产生的内部调节系统,内部调节系统包括了化学性调节以及物理性调节,物理性调节指的是利用皮肤、心搏频率代偿性的增快以及呼吸等方式进行散热。在对发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的时候,用冷过度会对机体过度刺激,导致机体增加产热来抵御加强了的散热调节[2]。所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对中枢性持续高热患者进行降温,会出现体温不降反升的状况。由此可知,对于体温的中枢调节,物理降温方法中没有效果显著的措施。一些时候物理降温措施不但无法降低患者体温,反而还会刺激机体的产热,增加能量消耗,还增加护理工作量及护理时间。因此,遇到这样的情况需要尽可能的进行药物降温。
  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属于吡唑酮类解热镇痛药,在解热、镇痛、及能抑制炎症局部组织中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稳定溶酶体膜,影响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而起到抗炎作用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进行降温主要通过肌注给药的方法,方法简单容易实施,有效成分能够快速进入到体内,能够快速起到降温的效果,并且维持时间长。在临床上对中枢性高热,并且出现了意识模糊、躁动不安等情况的患者,无法进行药物口服的时候,通过肌注给药使用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能够更高效安全的对患者进行降温。因此,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作为一种临床应用中理想的解热药物,使用时患者无痛苦,效果可靠安全,在我院感染性发热患者进行降温的时候是首选药物。和抗生素进行联合使用的时候,解热效果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 赖丽梅.两种冰敷降温方法的效果比较[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6(09):136-137.
  [2] 廖婵娟.两种降温方法对脑出血高热病人的降温效果比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05(01):89-90.
  [3] 杜湘,谢艳.高热病人降温方法的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0,17(02):74-75.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