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多见于青壮年,约占全身骨折的2%左右,并且70%属于关节内骨折[1]。跟骨属于不规则骨,形状和位置均比较特殊,因而跟骨骨折的治疗较困难,常常遗留疼痛、跛行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为了提高疗效,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残率,对患者尽早行牢靠的内固定及功能锻炼已经成为学界一致认可的治疗原则[2]。相关报道显示,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优良率在75 %以上,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3]。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手术方法用于跟骨骨折的治疗,为了研究钛钢板内固定和克氏针框架结构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分别用两种方法对150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了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来我科治疗的150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和X线片检查确诊。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组(观察组)77例(77足),男49例,女28例,年龄为24~56岁,平均37.8岁;部位:左侧35例,右侧42例;病因:高空坠落伤57例,车祸伤13例,砸伤7例;Sanders等[4]分型;Ⅱ型 30例, Ⅲ型 24例,Ⅳ型23例;合并症:2例合并胫骨远端骨折,2例合并胸腰椎骨折;克氏针框架结构组(对照组)73例(73足):男46例,女27例,年龄为23~57岁,平均37.7岁;部位:左侧37例,右侧36例;病因:高空坠落伤54例,车祸伤14例,砸伤5例;Sanders分型;Ⅱ型 30例, Ⅲ型 24例,Ⅳ型23例;合并症:1例合并胫骨远端骨折,2例合并胸腰椎骨折;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型等一般情况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入院后患肢给予石膏托内翻位固定,并给予积极的对症处理,待患肢肿胀消退,凹陷性水肿及Wrinkle test试验阳性时再行手术。术前应完善各项检查,常规行跟骨侧位、轴位和足斜位片和CT检查以掌握骨折情况。
1.2.2 手术方法
观察组:行钛钢板内固定,患者取侧卧位,采用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铺无菌单,上气囊止血带。自外踝后约1 cm处开始纵向下于外踝尖处弯向前下方做一长约10 cm的切口,注意操作时先在切口上方皮下游离以保护腓肠神经,然后紧贴跟骨外侧壁连骨膜上下进行剥离,显露跟骨外侧壁、距下后关节面及跟骰关节面,将跟骨外侧壁碎骨片翻起,既可以暴露塌陷翻转的距下后关节面丘部和移位的骨折块,复位并用克氏针临时固定,然后选择合适尺寸的钢板紧贴于外侧壁并钻入螺钉固定。固定完成后,X光机透视下观察复位情况,距下关节是否平整。彻底止血,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留置引流条,逐层缝合;对照组:体位和手术入路同观察组,撬拨复位后关节突,恢复Bobler角,同时撬拨复位塌陷于跟骨体内的后关节突骨块,使之与距骨后关节面对应,之后将两根直径2.5 mm的克氏针由跟骨体下方斜向上前方钻入跟骨体,对准丘部后关节突骨块固定于距骨上,再将第3根克氏针从跟骨结节沿跟骨纵轴底缘穿入并固定在骰骨上,符合张力带固定原理, 并形成多克氏针交叉固定。X光机透视下观察复位情况,距下关节是否平整。彻底止血,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逐层缝合,加压包扎,石膏外固定。
1.3 术后处理
常规抗感染治疗1周,抬高患肢,术后1~2 d可将引流条拔出,10~12 d拆线。Y型钢板组术后24 h后即可进行不负重趾和踝的主动活动。对照组术后 2个半月拆石膏拔针后进行趾和踝功能的锻炼。两组术后3个月内均不要下地负重,以免发生再塌陷变形, 随访6~24个月。
1.4 疗效评价标准[4]
依照美国足踝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对患者疼痛(40分)、 功能(50分)、力线(10分)进行评分:优为90~100分,良为75~89分,可为50~74分,差为<50分。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5.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2.2 两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见表2.
3 讨论
跟骨骨折的最常见病因为高空坠落,主要由于坠落时足部最先着地,使足跟受到垂直撞击所致。由于跟骨为足内外弓的共同后臂,因此在遭受外界创伤后很容易产生不同形式的骨折,并且大多数会造成后关节面的压缩、碎裂及骨块的移位。跟骨组织学上归为松质骨,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骨不连者非常少见。但是当骨折线进入关节面或者复位不良,则很容易遗留创伤性关节炎和跟骨负重时伴有疼痛。正是由于跟骨骨折类型的复杂性、疗效的不确定性,使得临床上治疗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跟骨骨折的治疗必须遵循几个原则[5]:①跟骨高度的恢复。②尽量恢复跟骨距下关节后关节面的匹配。③恢复正常Gissane角、Bohler角和后足的负重轴线及恢复跟骨结节的内翻对线。
目前临床上治疗跟骨骨折的内固定系统总体上包括钉板系统和多枚克氏针交叉固定系统。可塑型钛钢板是一种钛合金制品,具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可以根据跟骨的具体形态进行塑形,骨折愈合后不必二次手术取出,是骨科良好的植入物。跟骨可塑型钛钢板的外型和跟骨外侧面相似,易于紧密贴附于跟骨,并且应力遮挡小,可对骨折块多点、多方向固定三维成型,使跟骨成为整体,同时关节面不易塌陷,尤其适用于Ⅲ~IV型骨折。利用可塑型钛钢板固定,一般不需进行外固定,利于患者早期的功能锻炼,促进关节液的循环,加快软骨修复,而且关节面的磨合也有助于软骨的修复和重塑,极大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机率[2]。克氏针框架结构治疗,由于创伤小,术中骨膜剥离少,出血少,对血运破坏小,利于骨折的愈合,可有效对抗跟腱的收缩力,避免术后跟骨变形。本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优良率均在90%以上,并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均有较好的疗效。
但是钛钢板和克氏针各有其缺点,由于钛钢板内固定治疗需要对组织进行广泛的剥离,切口长,创伤大,出血量大。本研究中应用钛钢板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克氏针框架结构固定虽然可靠,但是术后需要进行石膏固定,不利于患者早期的功能锻炼,延缓了骨折愈合时间,研究中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