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面部中央区有眼睛、鼻子等器官,外伤或肿瘤切除后常造成该区组织缺损。由于局部器官毗邻紧密,可供利用组织有限,该区修复常较困难。2004年以来,我们应用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该区小面积软组织缺损包括眼睑、鼻部及邻近颜面部缺损25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15~76岁。缺损部位:鼻尖鼻翼缺损4例,鼻背缺损3例,下睑缺损9例,上睑缺损5例,邻近颜面部缺损4例。缺损原因:外伤后缺损7例,肿瘤切除后缺损9例,瘢痕切除后缺损6例,色素痣切除后缺损3例。皮瓣最大面积4.5cm×2.8cm,最小面积1.8cm×1.0cm。蒂最长6.5cm,最短0.8cm。皮瓣长宽比例为3:1~9:1。
2手术方法
2.1 术前设计:在同侧颞区按逆向法设计皮瓣,皮瓣面积稍大于缺损面积。测量外眦至颞区发际线的距离,此距离为该区可提供的最大皮瓣长度;用拇指与食指在平行睑裂方向捏夹皮肤,两手指间所能捏起的皮肤为可提供的最大皮瓣宽度,设计皮瓣时不应超过此长宽。皮瓣旋转点因缺损部位而异,修复上睑缺损时旋转轴点位于外眦外侧稍上方,修复下睑缺损时位于外眦外侧稍下方,修复鼻部及邻近颜面部缺损时位于下睑缘的弧线上,但最内侧不应超过眶下孔的垂线。
2.2 手术步骤:局部浸润麻醉后按皮瓣设计线切开皮肤,皮瓣远端从皮下层开始剥离。若为修复眼睑缺损,仅在蒂部向眼轮匝肌下层剥离,即眼轮匝肌仅包含于皮瓣蒂部,皮瓣旋转180°经明道转移至眼睑创面。若为修复鼻尖鼻翼等较远距离缺损,在眼轮匝肌环外侧即应向眼轮匝肌下层剥离,尽量将眼轮匝肌包含于皮瓣下方。在距下睑缘2~3mm做与睑袋外切术相同的切口,锐性分开眼轮匝肌表面皮肤,充分显露下睑区的眼轮匝肌,距睑缘4mm水平切开眶隔前部的眼轮匝肌,于眶隔浅层潜行掀起皮瓣及其蒂部,距上方切口约1~1.5cm平行切开肌肉,形成宽约1~1.5cm的眼轮匝肌蒂。蒂部分离后在皮瓣旋转点与受区间的皮下层锐性分离,形成比蒂宽一倍(2~3cm)的皮下隧道,以免术后组织水肿蒂部受压。将皮瓣旋转经隧道转移至受区,缝合皮肤,适当加压包扎。供区缝合时将切口下缘残余眼轮匝肌及深层组织用不可吸收缝线缝合悬吊至眶外侧缘骨膜上,皮肤切口直接拉拢缝合。
3结果
1例转移至鼻尖部的皮瓣远端出现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其余皮瓣完全存合。随访4个月~5年,皮瓣与受区色泽接近,形态满意;供区瘢痕不明显,无面神经额支损伤,无眼睑闭合不全,无下睑退缩、外翻等并发症发生。典型病例见图1~4。
4讨论
4.1 手术对眼睑闭合功能的影响:眼轮匝肌为一环形扁肌,位于皮下组织与睑板之间,肌纤维的走行方向是以眼裂为中心,环绕上下睑及睑缘走行。传统上将眼轮匝肌分为眶部、眶隔前部和睑板前部。眶隔前部和睑板前部眼轮匝肌在内眦部分为深浅两头,参与内眦韧带的形成并止于前泪嵴、后泪嵴等部位。对各部位眼轮匝肌功能的认识主要来源于特发性眼肌痉挛的患者,McCord等[1]观察到这些患者只要保留内眦部眼轮匝肌头,切除眶隔前部及眶部或甚至切除睑板前部眼轮匝肌,患者眼睑仍保留正常功能,有正常的瞬目反射及排泪功能,下睑仍能维持正常张力而不会出现位置异常(包括下睑退缩、外翻等)。因此,他们认为内眦部眼轮匝肌主要作用是维持眼睑的正常张力和位置、促使泪液排流及瞬目反射(非自主性),而内眦部以外的眼轮匝肌上述作用非常少,主要在用力闭眼时起作用(自主性),并按功能将眼轮匝肌分为眦部和眦外部,眦部即内眦部的眼轮匝肌,眦外部即内眦部以外的眼轮匝肌。Lisa等[2]观察到泪囊鼻腔成形术后或内眦部肿瘤Mohs术后前泪嵴有切口或缺损的患者,由于支配内眦部眼轮匝肌的神经分支遭到破坏,患侧眼睑出现闭合不全。他们随后推断并得出结论:下睑眼轮匝肌不是由面神经颧支单一支配,面神经颊支也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内眦部眼轮匝肌主要由面神经颊支支配,有部分颧支分支参与。本手术切取的是眶隔前部及眶部眼轮匝肌,保留了睑板前部及功能重要的内眦部眼轮匝肌。在下睑外侧,面神经颧支发出细小分支垂直于眼轮匝肌纤维经眼轮匝肌下进入支配眼轮匝肌[2],手术分离蒂部时可能损伤个别颧支分支,但蒂部分离至眶下孔垂线后一般不再往内侧分离,由于面神经颊支分支走行于下睑内侧进入并支配内眦部眼轮匝肌[2],所以手术不会损伤颊支分支。因此,从解剖学角度分析,本手术不会因为眼轮匝肌的切取及其个别支配神经分支的损伤而导致眼睑闭合异常及下睑位置异常。另外,我们在关闭切口时将切口下缘残余眼轮匝肌及深层组织用不可吸收缝线悬吊至眶外侧缘骨膜,进一步防止了下睑退缩、外翻的发生。
4.2 该皮瓣的血供探讨: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对该皮瓣的血供进行了研究。朱瑞东等[3]解剖研究发现眼轮匝肌血供来自面动脉系统和眶动脉系统的分支,面动脉系统有面动脉、颞浅动脉和眶下动脉,眶动脉系统源于颈内动脉的眼动脉分支,有泪腺动脉、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鼻背动脉。此两套动脉系统分别于上下睑相互吻合形成浅部动脉网和深部的动脉弓(上、下睑缘动脉弓和周边动脉弓),这些动脉弓又发出细小分支营养眼轮匝肌等组织,分支之间又相互吻合形成睑板前后动脉从,为眼轮匝肌蒂皮瓣的存活提供了血运保障。杨彪炳等[4]研究认为眼轮匝肌有多条血管在眼睑内形成动脉网,此动脉网与供应颞区皮肤颞浅动脉分支的额支和颧眶动脉相吻合,颧眶动脉位置较恒定,为该皮瓣的主要营养血管,该皮瓣可被认为是颧眶动脉为蒂的轴型皮瓣。然而,学者们对该皮瓣是否应归属于轴型皮瓣一直存在有争议[4-5]。轴型皮瓣内一般含有知名轴心血管。Kawai等[6]通过动脉灌注研究发现眼轮匝肌内无粗大的营养血管,眼轮匝肌主要靠眼睑深部血管弓相互发出的走行于眼轮匝肌浅深层的垂直交通支营养。我们在多次手术中也均未发现眼轮匝肌内含有粗大的与下睑缘平行的轴心血管 ,所以我们认为该皮瓣应为SMAS为蒂的随意型皮瓣[7]。作为面部SMAS蒂皮瓣,由于其独特的血供皮瓣血运比传统随意皮瓣更为丰富,其长宽比例也远远超过了传统随意皮瓣,有文献报道可达到8∶1[7],但其仍受到长宽比例的限制,我们有一例皮瓣就因为长宽比例过大出现静脉回流问题而导致远端坏死。如将皮瓣旋转点设定于眶下孔周围,保留眶下动脉对皮瓣的供血,以及将颧眶动脉分支包含于皮瓣远端,可明显增加皮瓣血管网的动脉灌注压,提高皮瓣轴型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皮瓣的长宽比例。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