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万古霉素相关不良事件2例报道(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张泰 申红霞 于宝东 发表于:2015-12-16 14:35  点击:
【关健词】儿童;盐酸万古霉素;不良事件;药师
2.2 稳定的pH环境及配伍禁忌 盐酸万古霉素的稳定性会受到溶液pH值变化的影响。当需要与其他药物序贯输注时,应该注意更换输液器或冲管.盐酸万古霉素溶解后,在酸性环境中较为稳定(pH 3~5最佳)[7],虽然其在碱性

2.2 稳定的pH环境及配伍禁忌
盐酸万古霉素的稳定性会受到溶液pH值变化的影响。当需要与其他药物序贯输注时,应该注意更换输液器或冲管.盐酸万古霉素溶解后,在酸性环境中较为稳定(pH 3~5最佳)[7],虽然其在碱性溶液中也能溶解,但结构易受到破坏,所以中国药典提示“与碱性溶液有配伍禁忌”[8]。一般认为,盐酸万古霉素与大多数β-内酰胺类药物均属配伍禁忌[9],这可能是因为β-内酰胺类制剂多为弱酸强碱盐所致。所以与pH值相差较大的药物或其他配伍禁忌药物序贯静脉输注时,最好在医嘱中安排以相应溶媒冲洗管路或更换输液管,以降低配伍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从上述二例来看,患者所用输液均未见冲管或更换输液管的医嘱。磷酸肌酸钠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酸性条件下容易水解[10],8mg/mL的磷酸肌酸钠0.9%氯化钠溶液pH在8左右[11],病例1输注的磷酸肌酸钠溶液显然与盐酸万古霉素相容性较差;两例中头孢曲松钠与盐酸万古霉素[12]、头孢曲松与氟康唑均为配伍禁忌。所以不能排除配伍禁忌导致不良事件的可能性。
2.3 稀释与滴速
众所周知,儿童输液滴速与成人有显著差别,对于刺激性较大的药物用于儿童,其稀释浓度也应引起注意。但相关研究仍待进一步深入。
刘晓东等[13]对盐酸万古霉素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表明,盐酸万古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大多为滴速过快导致,对滴速和稀释浓度进行限制,都是为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EliLilly Japan K.K)说明书“用法用量”项下规定,“配制方法为在含有本品0.5g的小瓶中加入10mL注射用水溶解,再以至少100mL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静滴时间在60min以上”,可知输注浓度不应高于5mg/mL。国内外相关专著推荐输注浓度为2.5~5mg/mL[8-14],滴注时间最少1h。但儿童并非缩小版的成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婴幼儿,在万古霉素输注浓度及滴注速度上是否应作出差异性区分?未见相关研究报道。
病例1在调整输注速度后,皮肤症状曾一度减轻,可见滴速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两则病例均为新生儿,输注浓度均在2 mg/mL以上。滴速和给药浓度是否适宜,与患儿的用药安全密切相关,有待于寻求更妥善的解决方案。
2.4 杂质对药物的影响
中国药典规定,盐酸万古霉素中万古霉素B的理论含量应不少于93%,单个杂质不得超过4.0%,杂质总量不得过7.0%[15]。虽然我国药典对其质量标准的要求较为严格,但现有技术条件下,仍无法彻底杜绝杂质的出现。盐酸万古霉素临床应用时出现的不良事件,不能完全排除其固有杂质的影响。
3 小结
对婴幼儿等未成年群体盐酸万古霉素的应用研究,多集中于血药浓度监测领域[16-17],药学领域研究者对给药浓度的研究多未予以充分重视。但针对不同患者的适宜给药浓度,与给药后病情变化息息相关,为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理应列入合理用药评价体系[18]。具体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不同,前者泛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与该药的因果关系尚未确定;而后者是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具有确定的因果关系。事后调查中发现,这二则病例可能与上述多种因素有关,属于不良事件范畴。

  显然前述案例中可控的风险因素更应引起重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警惕药物的理化变化,都是保证用药安全中应该注意的。因专业的差异,医护人员对盐酸万古霉素配液等操作规程的原理不了解,未予充分重视;对pH差异较大的药品序贯输注时需要冲管的重要性认识也有待提高。

           这些问题关乎用药安全,生硬重复规程效果不佳,要解释原理却多没有现成的文献提供答案,需要药学人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针对前述案例,药师从药学角度分析了值得注意的风险因素,获得了其他医务人员的认同。迄今为止,该院万古霉素的不良事件未再出现。 

  我们相信,药师的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我们也期待,通过医务人员、研究者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强化药品相关指南的可操作性,使儿童患者用药更有据可依,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1] 万瑞香,隋忠国,李自普.新编儿科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4.
[2] J.霍索思著,朱哲保,纪大泽译.食品科学基础[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4.
[3] 曹治云,陈旭征,杜建.美拉德产物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7):1491-1495.
[4] 吴惠玲,王志强,韩春,等.影响美拉德反应的几种因素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0,26(5):440-444.
[5] 吴永佩,焦雅辉.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3.
[6] 付莉,李铁刚.简述美拉德反应[J].食品科技,2006,31(12):9-11.
[7] 翁心华,黄仲义.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30(8):561-573.
[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736-738.
[9] 张峻.临床静脉用药调配方法与配伍禁忌速查——抗微生物药(三)[J].中国临床医生,2012,4(1):63-66.
[10] 石蓓佳,吴莉.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有关物质检查方法的改进[J].中国药品标准,2009,10(4):280-281.
[11] 张宁,范青,范广俊,等.磷酸肌酸钠在不同输液中的稳定性[J].中国药师,2007,10(1):78-80.
[12]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67.
[13] 刘晓东,原思佳.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0,19(9):531-533.
[14] L.A.特里塞尔著.俞汝龙,梁铭会译.美国《药品注射剂手册》[M].第14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609.
[1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637.
[16] 彭敏,邓楠,韦鸿雁,等.某院儿童住院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及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38(10):795-798.
[17] 张金莲,周佳,陈霁晖,等.临床药师对婴幼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情况分析[J].中国药学(英文版),2015,24(4):263-266.(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