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组织修复生物性取代材料纷纷问世,并已成功应用于皮肤、外围神经、牙周组织及齿槽骨等组织再生领域。其中,胶原蛋白是众多取代材料中应用最为广泛,且最具潜力的生物材料。胶原蛋白应用范围涵盖保健营养品、化妆品和高阶医药等众多产业,利用其生物兼容性、具生物可降解性、抗菌性与止血性等优点,经适当后续处理后,可控制其在体内分解速率并可加工成不同的应用型态[1]。 此外,胶原蛋白还可依据临床应用的需求,制成薄膜、海绵状、粉末或纤维织品等多种形态, 作为止血、整型外科及烧烫伤敷料等临床应用。然而,市面上贩卖的胶原蛋白多受到内毒素存在的困扰,许多以胶原蛋白为原料的医用产品,常会因为其内毒素含量过高,造成材料与生物体接触或植入后产生严重免疫反应而限制其应用。因此,寻求有效去除内毒素方法,对于发展胶原蛋白材料在医用产品方面的应用极其重要。
内毒素为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膜的一部份,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膜内层为磷酯层,内毒素则是存在于外膜。内毒素为具有疏水性脂多醣体(Lipopolysaccharide,LPS)的小分子,分子量约为10 kDa。生物体毒性反应主要来自脂质部分(Lipid A)。当内毒素(脂多醣体分子)进入动物体血液或身体组织中时,脂多醣体会启动体内的各种免疫反应,产生发烧、白血球数目改变、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反应、低血压、休克,甚至死亡等非特异性的生理病理反应。即使少量的内毒素也会导致大多数的哺乳动物死亡[2,3]。
内毒素为高度热稳定性分子,煮沸30 min仍无法破坏其稳定性,超氧化物、过氧化物和次氯酸盐(漂白水)等强氧化剂可将其分解。由于内毒素具高度热稳定性,同时亦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因此须使用强氧化剂才可将其分解;然而胶原蛋白不论是在高温处理或是强氧化剂的反应后,皆会产生变性现象,因此胶原蛋白并不适用此类方法去除所含内毒素。目前,去除胶原蛋白中内毒素的方法为:在胶原蛋白萃取纯化过程中采取全程无菌操作及严密的无菌控管,以制备出无内毒素的胶原蛋白;另可在胶原蛋白萃取后以不同分子量过滤膜过滤内毒素与胶原蛋白;或以离子交换法去除胶原蛋白中的内毒素[4-6]。上述方法均能将内毒素从胶原蛋白溶液中移除,但实验成本相当高,使得低/无内毒素的胶原蛋白价格居高不下,限制胶原蛋白的发展及应用。此外,有研究利用脂多醣体分子中的Lipid A基团, 以脂质吸附进行包覆以形成微胞,进而将内毒素移除[7,8],但此分离方法不适用于去除内毒素胶原蛋白材料的大量生产。
本研究利用凝集素分子对于醣类分子专一吸附特性,对内毒素结构中的多醣类成分进行吸附,以除去胶原蛋白溶液中所含内毒素。凝集素是一种对醣类具有高度特异性的醣类接合蛋白[9,10]。在免疫技术中常利用凝集素辨识细胞膜上特定醣蛋白结构。凝集素具有多价结合能力,能与荧光素、生物素、酶、胶体金和铁蛋白等示踪物结合,因此常作为研究细胞膜上特定醣基的探针,或是应用于分离纯化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醣类。不同凝集素对特定醣基具有专一性的结合能力,如小麦凝集素对N乙酰葡萄糖胺有特异性结合能力,在内毒素脂多醣体分子中含有N乙酰葡萄胺,因此或可利用凝集素进行N乙酰葡萄胺吸附以除去内毒素。本研究最终目标是以凝集素去除胶原蛋白溶液中内毒素,并进一步将嫁接凝集素玻璃球填充于管柱内部,利用管柱分离法去除胶原蛋白溶液中内毒素,建立有效、操作简单且成本低廉去胶原蛋白溶液内毒素装置,从而大幅降低低/无内毒素胶原蛋白制造成本,提升胶原蛋白产品整体应用的成效。
2实验部分
2.1胶原蛋白萃取与纯化
于4 ℃,将牛皮除毛,以0.02 mol/L 磷酸盐缓冲液冲洗干净,将牛皮剪成约0.5 cm×0.5 cm的碎片;以0.15 mol/L NaCl、50 mmol/L Tris缓冲液 (pH 7.4)清洗后,将其置入0.5 mol/L醋酸溶液中,以均质搅拌机打碎,使胶原蛋白从牛皮组织中溶解出来;加入0.5 g/L胃蛋白酶作用16-24 h后,高速离心溶有胶原蛋白的醋酸溶液,收集上清液;加入2.5 mol/L NaCl于上清液中进行盐析,待静置16-24 h后,再进行高速离心,收集沉淀胶原蛋白;将胶原蛋白沉淀物以50 mmol/L Tris 缓冲液透析,去除盐分,将其溶于含1 mol/L NaCl、50 mmol/L Tris缓冲液中,静置16-24 h后进行高速离心,收集上清液;加入1.8 mol/L NaCl于上清溶液中,以均质机搅拌均匀后静置16-24 h,高速离心后收集上清液;纯化后胶原蛋白醋酸溶液中于
Symbolm@@ 20 ℃低温下保存,待使用时以pH 7.2磷酸盐缓冲溶液于4 ℃下透析至中性。
2.2玻璃球凝集素吸附剂设计与制备
采用小麦凝集素作为去除内毒素吸附剂,先以H2SO4H2O2(3∶1,V/V)蚀刻玻璃球(直径0.5 cm) 4 h,先使玻璃球表面产生氢氧基,接着加入以胺基硅烷第10期黄忠发等: 利用凝集素修饰的二氧化硅玻璃球去除胶原蛋白中的内毒素
2.3内毒素移除分析
内毒素移除测试分析先采用类似内毒素结构多醣体醣蛋白作为测试样品。内毒素含量检测则使用内毒素含量检测试剂CAPE COD, (Kit no:XP0202,USA)。内毒素浓度测定采用LAL(Limulus amebocyte lysate)凝胶终点呈色法。LAL试剂与内毒素反应形成黄色的凝胶,于酶联免疫吸附分析仪(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reader)[TS(]图1第一型胶原蛋白电泳图
Fig.1SDSPAGE of purified type I collagen[HT5][TS)]波长405 nm下测得吸光值,再与标准溶液所测吸光值比较后,即可测得内毒素含量浓度。在不同的凝集素浓度、胶原蛋白溶液及温度条件下,测试玻璃球凝集素吸附剂移除内毒素效能。
3结果与讨论
3.1胶原蛋白萃取纯化
第一型胶原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83 kDa,由两条含有1056个胺基酸的α1,以及一条含有1029个胺基酸的α2组合而成。SDSPAGE电泳实验(图1)表明,本研究萃取纯化的胶原蛋白产物具有较高的纯度。
3.2玻璃球凝集素吸附剂表面元素分析
[TS(]图3表面元素分析结果(A)未处理玻璃球表面;(B)经酸蚀后玻璃球表面;(C)经胺基硅烷胺化后玻璃球表面及(D)嫁接凝集素玻璃球表面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