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药物深部灌肠对治疗肝昏迷的疗效观察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李月荣 发表于:2011-04-29 11:02  点击:
【关健词】肝昏迷;灌肠;白醋;乳果糖
目的:观察两种药物深部保留灌肠结合西药治疗肝昏迷的疗效。方法:将肝昏迷患者随机分为白醋组和乳果糖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采用西药保肝、抗昏迷治疗并分别加白醋、乳果糖高位保留灌肠,每日2次,每次60 ml。结果:用白醋灌肠后患者15~25 min(平均20 min)开始排便

 肝昏迷多为肝功能衰竭的一种临床表现, 肝功能衰竭时,许多毒性物质直接进入体循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至脑组织内引起大脑功能紊乱[1]。临床表现为意识不清、语无伦次,计算力下降,同时伴有其他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合并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水,轻中重度黄染,上消化道出血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造成的肠道残留大量血液,往往是导致肝硬化肝性脑病发生的直接和主要原因,除积极止血、护肝外,也应采用西药治疗肝昏迷及补充能量。本组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后,应给予禁止进食饮水,笔者采用灌肠的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患者不能口服用药的问题,所以很快清除肠道里残余血液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关键环节,且灌肠简便易行,不良反应小,药物利用度比较高。
  我院2009年5月~2010年5月治疗了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引发肝昏迷患者120例,对其中60例采用了乳果糖溶液深度保留灌肠,另外60例采用白醋溶液深度保留灌肠,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合并肝昏迷的120例均经过常规止血治疗后,出血已停止,其中,男100例,女20例,年龄40~68岁。按照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采用白醋保留灌肠组和乳果糖参照组,每组60例,且两组中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 使用物品
  准备医用硅胶制成的软质胃管2根,一次性50 ml注射器2个,温度为38℃的乳果糖100 ml及白醋100 ml,液体石蜡。
  1.3 操作方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两对照组分别将涂有石蜡油的成人用胃管轻缓插入肛门约25 cm,缓慢将100 ml药液用50 ml注射器推入,推注完毕再推入温度为38℃的生理盐水10 ml用以冲净胃管内剩余的乳果糖及白醋,操作完毕,用止血钳夹紧胃管后拔出,协助患者整理衣裤,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位,全身放松,尽量保留到1 h或忍受不了时再排出。
  1.4 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在采用灌肠的治疗方法期间,注意防止再次出血的各种诱发因素,进食温凉易消化软食,禁止食用坚硬、带刺、粗糙、多纤维、油炸、油腻的食物;忌酒;避免用力咳嗽,为减轻腹部压力,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吃影响大便隐血试验结果的食物,如猪血、猪肝、中药;插管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肠道黏膜引起出血。
  1.5 观察指标
  灌肠后细心观察两组开始排便时间的长短和排便量的多少,并留取标本做大便隐血试验用以观察转阴时间。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醋与乳果糖灌肠均对人体无不良反应。
  
  表1 白醋组与乳果糖组患者治疗后便潜血转阴时间比较
  
  3 讨论
  3.1 导致肝昏迷的因素
  肝昏迷患者血氨增高导致血液呈碱性,氨在碱性环境中易于透过血-脑屏障而入脑,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抑制脑功能而昏迷。胃管粗细及硬度适当,减轻了对患者直肠内已经曲张了的静脉的强烈刺激,从而减轻了引发再次静脉破裂出血的机会。
  3.2 采用白醋灌肠的理由
  正常人氨主要在结肠部位吸收,用白醋灌肠可以降低氨的吸收,缓解肝昏迷症状。深部保留灌肠是利用肠黏膜对药物的直接吸收而达到治疗目的[2]。因此,药物的保留时间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此观察结果表明,白醋组灌肠后平均保留时间为20 min,便潜血转阴时间为(4.80±1.03)d,但不如乳果糖时间长。
  3.3 采用乳果糖灌肠的理由
  乳果糖在肠道内很少吸收,易被细菌分解成乳酸和醋酸,可减少肠道氨的再吸收。正常人的直肠全长15~17 cm,行程是弯曲的[3]。通常不保留灌肠的插入深度为8~10 cm,由于肛管插入的长度较短,灌入肠道内的液体会有大部分留在直肠内,药液直接刺激直肠壁内的感受器而引起排便反射,所以保留时间短,作用效果不明显。经多年临床实验,肛管插入深度到25 cm左右后,可增加乳果糖与肠道残余物的接触时间,乳果糖组灌肠后平均保留时间为45 min,便隐血转阴时间为(3.90±0.7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笔者认为肝昏迷患者用乳果糖深部保留灌肠效果更明显,明显减少了患者肠道残余物中的毒素,可减少肠道氨的再吸收。同时药液进入乙状结肠,随着结肠内容积的增大,可刺激横结肠,引起强烈的肠蠕动[4],使肠道内残留物质大量的排出。
  经过临床试验对照证明,对肝硬化昏迷的患者采用成人胃管调整了插入深度达到大约25 cm的长度进行灌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肠道内残留物质排出的量,在时间上缩短了残余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氨在体内的生成,提高了肝昏迷患者的苏醒速度。因此,我院临床多采用乳果糖灌肠。
  [参考文献]
  [1]徐道振.病毒性肝炎临床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9.
  [2]李艳华,邰静梅,魏明才,等.中药保留灌肠改进的疗效观察[J].山西护理杂志,1999,13(3):127.
  [3]马维闻.局部解剖学及解剖方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320.
  [4]崔炎.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8-259.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