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xuetong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Methods The 64 DP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with Guhong plus Shuxuetong injection and comparison group with Shuxuetong alone.The treatment period was 14 days.Results The pain,numbness,paresthesia and other symptoms in the 1imbs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comparison group(P<0.01).At the same time,th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median nerve and sural nerv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reatment group after treatment(P<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mparison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Conclusions The treatment of DPN with Guhong combined with Shuxuetong injec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KEYWORDS Diabetic neuropathies;Guhong;Shuxuetong;combination.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5-50%,其中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最常见,大多数报道为60%左右[1],而经神经电生理检测,其患病率更高,可高达90%以上[2]。DPN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5年累计病死率为5-17%,较同年龄非DPN对照组明显升高[3]。故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我们使用谷红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4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2型糖尿病患者64例,所有入选者均符合1999年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4],既往均无脑血管病变及腰椎病病史,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神经病变。人选标准:以下5项中2项或2项以上异常则诊断为DPN:(1)神经传导速度(NCV)2项或2项以上减慢;(2)振动觉异常;(3)温度觉异常;(4)踝反射消失;(5)足部感觉减退。入选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男30例、女2例,年龄60~80岁(平均75.0岁),对照组男28例、女4例,年龄60~82岁(平均75.6岁),两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般资料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糖尿病史(年) DPN病程(年) 空腹血糖(mmol/L) 胆固醇(mmol/L) 甘油三酯(mmol/L)
治疗组 32 75.0±3.5 11.6±5.3 6.4±2.7 7.2±1.9 5.2±1.3 1.9±0.9
对照组 32 75.6±2.9 10.6±6.1 5.6±3.5 8.1±2.0 5.5±1.1 2.0±0.8
2 方法
2.1 治疗组给予谷红15ml (博安兄弟制药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联合疏血通6 ml(牡丹江友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 d;对照组生理盐水250 m1+疏血通6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 d。两组患者原降血糖、降血脂等基础治疗不变,但禁用其他治疗神经病变及非甾体解热镇痛等药物。
2.2 应用丹麦Medtronic公司生产的KEYPOINT®4型肌电图仪检查神经传导功能,测定项目包括正中神经,腓肠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SNCV)。
2.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肢体疼痛、麻木、膝腱反射等症状、体征变化,MNCV、SNCV治疗前后变化。
2.4 疗效判断:参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及相关文献报道,疼痛、麻木等相关症状采用8分法评分。疼痛、麻木等症状程度从0~8分逐渐增强:轻度(2分)能耐受;中度(4分)能耐受,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日常生活或工作;极重度(8分)不能耐受,服药无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或工作。
2.5 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后疼痛等症状下降率>80%为显效;20%-80%为有效,<20%为无效,上升为恶化[5]。
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之间的比较用χ2检验。
4 结果
4.1 治疗组四肢麻木、末梢疼痛、感觉异常、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等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2.4%、71.4%、71.4%、6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例)
组别 总例数 四肢麻木 末梢疼痛 感觉异常 膝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例数 显效 有效 有效率 例数 显效 有效 有效率 例数 显效 有效 有效率 例数 显效 有效 有效率
治疗组 32 17 5 9 82.4 7 1 4 71.4 7 1 4 71.4 6 1 3 66.7
对照组 32 16 2 5 43.8 7 0 3 42.9 6 1 1 33.3 5 0 1 20.0
注:有效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2 治疗组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MNCV、SNCV治疗前分别为45.8±4.7 m/s、 33.8±5.5 m/s、39.3±2.2 m/s、36.4±3.4 m/s,治疗后分别为51.9±5.7 m/s、5.3±4.3 m/s、45.9±3.7 m/s、41.9±3.6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MNCV、SNCV治疗前分别为42.8±4.7 m/s、34.0±5.5 m/s、40.3±2.2 m/s、36.9±4.4 m/s,治疗后分别为46.9±4.7 m/s、40.3±2.7 m/s、43.9±2.7 m/s、41.7±2.6 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s ,m/s)
组别 例数 时间 正中神经(MNCV) 腓肠神经(MNCV) 正中神经(SNCV) 腓肠神经(SNCV)
治疗组 32 治疗前 45.8±4.7 33.8±5.5 39.3±2.2 36.4±3.4
治疗后 51.9±5.7▲▲ 45.3±4.3▲▲ 45.9±3.7▲▲ 41.9±3.6▲▲
对照组 32 治疗前 42.8±4.7 34.0±5.5 40.3±2.2 36.9±4.4
治疗后 46.9±4.7▲ 40.3±2.7▲ 43.9±2.7▲ 41.7±2.6▲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