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好发于青年男女一种最常见的毛囊炎性疾病,临床上治疗无特殊性,可外用抗真菌类制剂,都可取得一定疗效。笔者于2008年4月~2009年10月采用复方酮康唑洗剂治疗46例,临床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8例患者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病人。皮疹以面、额、颈肩、胸、背多见,淡红色毛囊炎性丘疹为其典型皮损。取疹尖皮屑以20%氢氧化钾溶液固定,在显微镜下查找到菌丝而确诊。其中女性52例,男性36例;年龄15~40岁,平均(26.52±1.97)岁。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皮损部位差异不明显(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昆明滇虹药业有限公司”出产的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每克含酮康唑15 mg,丙酸氯倍他索0.25 mg。将药液涂搽在皮疹部位,2次/日。对照组采用“芜湖三益制药有限公司”出产的硝酸益康唑乳膏外用皮疹处,2次/日。
1.3 疗效判断 治愈:治疗7 d后,皮损部位完全消退,糠秕孢子菌镜检阴性。好转:治疗14 d后,皮疹消退80%,皮疹数<8粒,糠秕孢子菌镜检阴性。无效:治疗21 d后,皮疹消退不明显,糠秕孢子菌镜检阳性。
2 结果
两组药物治疗2周时的效果见表1。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治疗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硝酸益康唑乳膏对照组的30.9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28,P<0.01)。表1 两组药物治疗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疗效观察注:*χ2=40.28,P<0.01。
3 讨论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圆形糠秕孢子菌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所引起的毛囊炎性病变。发病多在30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背、胸、颈、面及肩等处。皮疹主要为毛囊炎性丘疹,直径2~4 mm,间有脓疱,且对称。伴有痒感,刺痛或烧灼感,常可出现风团和潮红反应。组织病理学特征:用PAS染色,可见毛囊内大量圆形或卵圆形芽生孢子,聚集成堆,毛囊上部及其周围有单核细胞聚集,附近真皮血管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变化。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治疗上,曾凡钦[1]使用伊曲康唑口服治疗,虽然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治疗费用较高,且少数病人服用后出现肝功能异常。李宁等[2]使用1%酮康唑外用治疗糠秕孢子菌毛囊炎,2周治愈率为45%,总有效率为75%;刘进先[3]采用2%酮康唑洗剂的2周治愈率为43.8%,总有效率为75%;朱桂芝等[4]同样使用2%酮康唑洗剂外用治疗,2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2.3%和76.9%。本文采用复方酮康唑洗剂治疗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2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6.09%和95.6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上述文献报道以及本文硝酸益康唑乳膏对照组。复方酮康唑洗剂为酮康唑与丙酸氯倍他索的复合制剂。酮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是第一个可供口服的咪康唑类抗真菌药物[5],安全性好,对皮肤癣菌和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丙酸氯倍他索为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两药联用可减轻毛囊的炎症反应,同时可抑制糠秕孢子菌的繁殖,能迅速缓解毛囊炎引起的瘙痒和感染,缩短疗程,效果显著。硝酸益康唑乳膏仅含有硝酸益康唑,对皮肤白色念珠菌、球孢子菌、新生隐球菌、皮炎芽生菌及癣菌等有效,但有效作用在用药2周后才产生,故临床疗效缓慢。本文结果显示,复方酮康唑洗剂配方合理,疗程短,疗效好,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凡钦.伊曲康唑治疗糠秕孢子菌毛囊炎23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10(2):217.
[2] 李宁,郑成辉,陈明春.酮康唑外用治疗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等68例临床观察[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0,7(4:)22-23.
[3] 刘进先.2%酮康唑洗剂治疗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等48例[J].皮肤病与性病,2003,25(1):37.
[4] 朱桂芝,赵婕. 2%酮康唑洗剂治疗花斑癣和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疗效观察[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14(3):170-171.
[5] 邓列华,李姝.抗真菌药物在皮肤科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处方药,2005,(30):66-69.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