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R7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6-0064-03
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深静脉内非正常凝集、阻塞管腔并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而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征,以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最为常见。LEDVT是妇科盆腔术后常见及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妇科各类手术后呈逐步升高的趋势,急性期可因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而威胁患者的生命,慢性期可出现肢体功能下降及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而影响其生活质量[1],因此患者术后选择合适的方法预防LEDVT的形成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丹参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科盆腔术后LEDVT形成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8月~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并诊断为妇科疾病拟行盆腔手术治疗的患者256例,其中子宫肌瘤189例,卵巢囊肿52例,子宫内膜癌7例,卵巢癌1例,宫颈癌2例,异位妊娠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钙预防组(对照组)和丹参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组(观察组)各128例,两组年龄、体重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组间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并给予补液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术前2 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 mL/支)3 000 IU皮下注射,术后每24 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次,连用4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前3 d应用丹参注射液(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 mL/支)20 mL+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血液粘度高切、血液黏度低切血液流变学、血浆凝血活酶时间(PT)及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变化;术后7 d行双下肢超声检查以观察是否有血栓形成。
1.4 LEDVT诊断标准[2]
在静脉管腔中探测到血栓的回声,静脉管腔不受加压探头的影响,静脉管腔中Valsalva试验血流不随呼吸的变化而变化或不能记录到血流频谱,无充盈缺损或未出现彩色的血流信号。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前后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观察组在血液黏度高切及低切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用药前均有明显延长,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两组病例用药后经超声检查,对照组出现LEDVT 11例(8.59%),患者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其中3例表现为下肢轻微肿胀,Homans征(+),未出现浅表静脉曲张,皮肤温度无变化,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1次/d,直至症状消失后出院。观察组出现LEDVT病例3例(2.34%),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两组LE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6,P = 0.028),见图1、2。
2.3 不良反应
两组病例用药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两组肝功能、肾功能等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未发生显著变化。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妇科盆腔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与抗凝蛋白的缺乏、凝血因子的突变等原发性遗传因素和长期制动、高龄、外伤、骨折、恶性肿瘤、高脂血症、结缔组织病、中心静脉置管等继发性因素相关[3]。近年来,随着妇科患者中肥胖、中老年人群、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及恶性肿瘤病例所占比例的增加,患者盆腔术后LEDVT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常与以下因素相关[4]:①各种复杂的妇科手术使患者手术时间延长,且术中伴有盆腔血管的损伤,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患者容易术后发生静脉血栓;②术中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使静脉回流缓慢,且术中取膀胱截石位,易引起下肢静脉回流不畅;③ 术后长期卧床休息、肠麻痹等各种因素使下腔静脉和髂静脉回流不畅,易引起下肢静脉血栓;④术后应用各种高渗溶液及刺激性溶液均易引起静脉炎而导致静脉血栓的发生。
低分子肝素是由抗凝和抗血栓作用的普通肝素解聚后制成,具有分子量小、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及抗因子作用强等特点,可抑制动、静脉和体内、外血栓的形成,但其并不影响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结合和血小板的聚集,因而临床作用效果明显增强,能显著减少出血风险,且应用过程中无需监测,此外其还可促进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和组织因子抑制物[5]。丹参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原儿茶酚胺、水溶性的芬酸类、脂溶性丹参酮及邻苯二羟基化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和温通血脉之功效,①可抑制细胞因子活化内皮细胞,从而利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②抑制血小板损伤时的功能亢进,促进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从而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促进血液的流通,改善微循环;③改善循环血液中红细胞的聚集,降低血液黏度[6]。本文两组患者治疗后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血液黏度高切及低切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用药前有明显延长,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用药后经超声检查显示,对照组发生LEDVT 11例(8.59%),观察组出现LEDVT病例3例(2.34%),两组LE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LEDVT如不能及时有效的得到诊断和治疗,多数患者将会引起慢性血栓后遗症的发生,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存,同时也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因而积极做好术前及术后对该病的预防显得非常重要。一些研究提示,多种措施综合运用可有效预防和降低LEDVT的发生:①物理预防:患者术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的回流,同时尽可能的下地活动进行下肢功能锻炼;②药物预防:目前临床常规应用抗炎、降脂、抗凝等药物预防LEDVT的发生;③机械预防:患者可采用下肢气囊加压装置或医用弹力驱动袜,以减少下肢血液瘀滞及促进静脉回流[3,7]。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