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239-0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患者腰椎间盘纤维环以及软骨板退行性病变导致,一般在外界作用力下导致腰椎间盘组织受到刺激以及重创,易发生受损的腰椎间盘位置多以腰4-5或腰5-骶1部发病率较高,占95%以上,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现代临床治疗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推拿或针灸缓解患者症状,但患者控制不及时且治疗不彻底可导致患者再次复发,非手术治疗对于初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应用非常广泛,本文根据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键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进行详细阐述,现将详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所有资料来源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前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50例患者,将他们随机平均分配三组,每组50人。分别命名为A/B/C组,经统计发现A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其中年龄分布在25-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9岁,所患病程为7d-2年;B组男性29例,女性患者21例,其中年龄分布在23-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9岁,所患病程4d-18个月;C组患者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其中年龄分布在28-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5岁,所患病程6d-20个月。150例患者中腰椎间盘突出发生于L5-S1之间50例,发生于L4-L5之间59例,发生L1-L3之间41例。相比于两组患者基本数据法相三组患者无明显差距,具有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进行全方面检查,如生化、影像等检查,排除患者患有其他方面的疾病如肝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并且根据患者主述对患者病痛部位进行触诊检查。对A组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方法,B组进行推拿治疗方法,而C组进行针灸和推拿联合治疗方法,同时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表现及不良反应。协助A组患者取平卧位,选择患者腰阳穴、足三里、委中等穴位进行温针疗法,进针角度以垂直进针深浅以2cm为宜,保持30min。协助B组患者去俯卧位,暴露患者腰部,为减少皮肤之间的摩擦,在患者腰部铺一软布,根据身体穴位进行推拿,以患者腰椎间盘为中心环式按摩患者突出部位,每推拿15min嘱患者静息5min。而C组患者取俯卧位先进行针灸再进行推拿,两者间隔15min。三组的治疗周期15天为一个疗程。并在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患者进行10个月不定期随访,记录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表现以及复发情况。
1.3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运动功能基本恢复,直腿太高90°,临床疗效显著。
明效:患者运动功能可进行正常活动,直腿太高75°,临床疗效明显疗效。
无效:患者运动功能以及症状未有明显改善,直腿太高40°,临床无疗效。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许,采用x2检验方法,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在治疗后,A组有29例患者达到显效,12例患者达到明显,9例患者无疗效;B组有36例患者达到显效,10例患者达到明显,4例患者无疗效;C组有46例患者达到显效,2例患者达到明显,2例患者无疗效,对比三组数据可以看出C组将中医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2例无疗效患者发现患者在治疗期间从事体力劳动,未按照医生医嘱进行治疗。且通过10个月护理随访发现C组复发率 6%(3/50),B组16%(8/50),A组22%(11/50),相比于三组数据发现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C组的治疗效果最好,复发率最低。
3 讨论
临床调查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以腰腿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压迫马尾神经导致下肢截瘫,腰椎为人体常动关节,若恢复不完全会使患者阶段性复发,严重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而中医针灸联合推拿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使得全身气血通畅,而加之针灸可触发神经根,进而强筋健骨使得患者尽快的恢复,达到腰椎在镜下明显消失红肿和突出。
临床针灸以及推拿主要采取患者腰阳穴、足三里、委中等主要穴位,并且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加之使用艾条或其他方法进行熏蒸,并且可适当对腰椎间盘突出部位进行环式按摩,达到舒筋活络以及改善患者局部疼痛和炎性渗出等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病痛折磨。综上所述,采用中医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明显疗效,且副作用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斌.牵引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6):82-82
[2]顾非,房敏.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规范化标准的研究[J].颈腰痛杂志.2010.31(1):8-11
[3]张建华.牵引推拿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26(6):25-26
[4]石志勇.针刺留针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