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文字游戏”,突破历史、地理教学瓶颈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杨秀珍 王庭良 发表于:2012-12-31 21:03  点击:
【关健词】教学,瓶颈,地理,历史,文字游戏,突破,巧用,
在历史、地理教学中,晦涩、拗口的人名和地名是教学的难点,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灌输式手段,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教师应在备课中吃透教材,活用文字,让枯燥乏味的人名、地名变得生动

在历史、地理教学中,晦涩、拗口的人名和地名是教学的难点,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灌输式”手段,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教师应在备课中吃透教材,活用文字,让枯燥乏味的人名、地名变得生动、有趣,激活课堂教学,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

一、巧设“包袱”,寓教于乐

从教学实际出发,在深钻细研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谜语、脑筋急转弯,吊吊学生的“胃口”。难度不易过大,要确保大部分学生能顺利解开“包袱”。

我在执教一节地理综合复习公开课时,就为学生设计了以下问题:

(1)海水是什么颜色?请举例说明。

(2)世界上最炎热的地方是哪里?

这两个脑筋急转弯是课前导语,问题难度适中。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外校前来观课的学生很快便适应了我的教学风格和节奏。学生们积极抢答,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快想出三个答案:黄海、红海、黑海;第二个问题,有的学生的答案是“吐鲁番”,因为那里有“火焰山”,也有的学生的答案是“火地岛”。此类问题以激发兴趣为目的,不宜将答案定得太死板。如上述第二个问题,我的预设答案是“火地岛”,但我并没有否决学生的其他见解,只要答案有理即可。

二、巧用谐音,趣化知识

有些学生初学英语习惯用谐音。有的同学曾经把“teacher”写成“汽车”,将“Virginia”写成“我枕你呀!”将“morning”写成“毛宁”。英语学习中这个做法不被认可,但是在记忆历史、地理名称时却不失为一条捷径。

事实上,世界地理、历史中的许多人名和地名都是音译。学生们用谐音去记忆,当然无可厚非。教师应积极利用语言的丰富性,活用文字,利用谐音,为枯燥的人名、地名加点调料,使其变成一道“美味”。

譬如,加尔各答(Calcutta)是印度最大的城市,也是东方最大的商业名城之一,现为西孟加拉邦首府。但“加尔各答”这个名字很拗口。于是我让一位最活跃的学生走上讲台,挥起手说:“我的铁砂掌落到你头上,会怎样?”学生说:“会起一个大疙瘩!”大家哄堂大笑!我趁热打铁让同学们猜一个谜语——一巴掌(当地的口语中,巴掌就是“夹耳”)打出一个大疙瘩——打一印度城市,学生们轻易便找到“加尔各答”这个答案。

直到今天,已经三十多岁的往届学生谈到这一谜语时,还捧腹大笑。可见巧用谐音,给学生的记忆有多深!

三、巧用顺口溜,突围记忆

顺口溜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即使文墨不通者,也能通过顺口溜记住高深的知识。在史地教学中,教师如果巧用顺口溜,将琐碎的知识进行整合,把复杂抽象的知识打造成一支轻快的“歌谣”,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大大提升。

在讲授中国地理时,我把人口过百万的少数民族名称整理成一首顺口溜:

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

这一首顺口溜很像一首“长短句”,其中“苗彝(亦)壮”有歌颂庄稼茂盛的意思,学生们感到特别有趣。我特别讲解了最后一句“土家、哈尼(honey)”,学生们仿佛看到了热情洋溢的土家族、哈尼族姑娘载歌载舞地迎面走来。

四、巧设课堂比赛,复演智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设计的谜语、顺口溜不一定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步。因此,激发学生自已进行设计、编辑才是最主要的手段。实践证明,学生自己设计的谜语、顺口溜尽管略显稚嫩,但效果甚佳。

学校每隔一段时期便举行一次“谜语、顺口溜”大赛。教师先认真研究教材,找到需要突破的难点,然后启发、引导学生去设计。周日布置作业,也大多是此类轻松有趣的活动,尽量避免重复的机械劳动。并且由学生自己民主选举出评委,对全班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的作品直接上传到班级教学资源库。

人名、地名是历史、地理教学中的“老大难”,当“老大难”遭遇谐音、谜语、脑筋急转弯、顺口溜,就不再是“拦路虎”。全体学生都兴致高昂,整体成绩提升幅度较大。知识越复杂、艰深,教育方法越简单朴实。谜语、谐音、脑筋急转弯、顺口溜来源于文本,却能让抽象复杂的知识更加生动活泼,让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当然,课堂往往是带有缺陷美的艺术品。在应用谜语、谐音、急转弯、顺口溜这种教学方式时,我们还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须把握好设计尺度。谜语、谐音、急转弯、顺口溜是教学过程中的“双刃剑”,在提升兴趣的同时,也可能滋长学生浮躁的学习心态。“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便是好猫”,在引导学生高效“捉鼠”的同时,也要防止学生“黑白不分”。总之,在锻炼学生善于“取巧”的同时仍要培养他们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2)教师必须有丰厚的文化功底,注重创新。设置的“问题”尽量符合本班的学情。不可牵强附会,否则便会弄巧成拙。要“深挖墙、广积粮”,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料”,不可“无中生有”,“包袱”的难度也要适中。(3)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节奏。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原则,适时、适度地运用“包袱”,切忌在简单的问题上“故弄玄虚”。(4)教师要把握好评价尺度。设计“包袱”的目的是为了突破史地教学的“瓶颈”,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文学素养。学生设计的“包袱”或许幼稚,不合诗词韵律,但教师不能轻易否决甚至讽刺挖苦,导致“买椟还珠”。

(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第二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