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上大开放 元世祖忽必烈早在藩王时期就思大有为于天下,并热心于学习汉文化。曾先后召僧海云(宋印简)、僧子聪(刘秉忠)、王鹗、元好问等,问以儒学治道。元世祖忽必烈为培养接班人,请汉人大儒来教
(三)文化上大开放
元世祖忽必烈早在藩王时期就思“大有为于天下”,并热心于学习汉文化。曾先后召僧海云(宋印简)、僧子聪(刘秉忠)、王鹗、元好问等,问以儒学治道。元世祖忽必烈为培养接班人,请汉人大儒来教育自己的接班人太子真金。故太子真金一生尊儒重儒,尊崇汉学。元仁宗、元相脱脱开科取士。元代,儒家文化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孔子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使其美誉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孟子等历代名儒也获得了崇高的封号;元朝在中国历史上首次专门设立“儒户”阶层,保护知识分子,“愿充生徒者,与免一身杂役”。元代的民众普及教育超过了前代,书院达到400余所,州县学校的数量最高时达到24400余所 。对元代儒家文化的发展,陈垣先生是这样评价的:“以论元朝,为时不过百年。……若由汉高、唐太论起,而截至汉唐得国之百年,而截至乾隆二十年以前,而不计乾隆二十年以后,则汉、唐、清学术之盛,岂过元时!”
三、对中国的影响
(一)推进了中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进程
春秋时始,中原地区所形成的“夏夷”之说,强调“尊夏攘夷”、“以夏变夷”的思想,对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交往形成障碍。将北方民族入主中原的政权,与“窃国”、“篡国”者并列,纳入非“正统”序列,事实上对其他民族政治文化形成排斥。由于元朝亦属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为了确立自身地位的合法性,需要努力扭转这一传统观念。在编纂《辽》、《宋》、《金》史时,三史都总裁官、中书右丞相脱脱力排众议,“独断曰:‘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议者遂息 ”。这一举措结束了自辽朝灭亡后200多年的“正统”之辩,同时也在中国史学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政府的名义肯定了各民族政权的合法地位。其意义正如韩儒林先生所总结的那样:“这一决定确定了三史以平等看待的基本原则,它符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客观实际,也符合辽、金、宋三朝互不相属的历史状况。”
(二)加速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元朝统治者实施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使古代中国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气象。蒙古族文字产生于这一时期,并沿用至今;北方游牧民族历史上第一部用本民族文字撰写的历史著作《蒙古秘史》诞生;在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元朝政府官员的民族成份最为复杂;元朝也是中国统一王朝史上第一个多民族文字并用的王朝;《辽史》、《宋史》和《金史》,是廿四史中仅有的、由多民族史家共同编修的史籍,也在中国史学史上首开一朝官修三朝历史之先河;中原文化在边疆民族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儒家经典著作被翻译成蒙古文出版,漠北、云南等偏远地区首次出现了传授儒家文化的学校;中国首次出现了由中央政府批准成立的、全国性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机构——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 ;西域各民族文化进一步向中原社会流传,藏传佛教在中原得以传播,海南黎族的木棉种植和纺织技术推动了中国棉纺业的发展;在宽松的政治文化氛围下,各民族间的交融也进入又一个高潮期,契丹、女真、党项等民族悄然融入到蒙古族、汉族和周边其他民族之中,而一个全新的民族——回回族在中华大地上诞生。对于元朝各种文化和谐并存的局面,中世纪欧洲“四大旅行家”之一的鄂多利克,曾感慨地称之为“世界上最大的奇迹”。
由此可见,元朝的建立,大一统与大开放的出现,打破了此前历史上出现过的人为的文化屏蔽现象,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得到普遍认可,“四海为家”、“天下一家”的观念深入人心,多元一体格局在统一的环境里变为事实。
综上所述,元朝实现了大统一,形成了大开放的局面。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这一时期经济继续发展,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的高度发展是科技文化发展的物质前提。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加强,各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族人民互相学习,促使各族文化共同提高。对外交往有了重大发展,在同亚非欧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一方面是我国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我国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了本民族文化。并在隋唐文化高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光辉灿烂的文明!(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参考文献:
[1] 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
[2] 同上
[3] 夏剑钦《魏源传》,岳麓书社
[4] 《宋金元文论选》虞行(注释解说词),陶秋英(编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5] 节选自《中国全史(14)中国元代科技史》
[6] 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第67卷《元代科技史》,人民出版社,1994
[7] [日]山根幸夫大岛立子,潘世宪译编《元代史研究文献目录》,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大会筹备组,1979
[8] 同上
[9] 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第67卷《元代科技史》,人民出版社,1994
[10] 申万里《元代教育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11] 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元代卷》,2002
[12] 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