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聊算作对既有研究的些许补充。张之洞等人的不可战思想,直接导致了东南督抚们积极谋划东南互保的行动结果。而慈禧在八国联军进入北京而慌忙出逃后,态度急转,对张之洞等人的抗旨行为免予追究,并委其与各国
以上聊算作对既有研究的些许补充。张之洞等人的“不可战”思想,直接导致了东南督抚们积极谋划“东南互保”的行动结果。而慈禧在八国联军进入北京而慌忙出逃后,态度急转,对张之洞等人的抗旨行为免予追究,并委其与各国开议。在张之洞去世后甚至这样称赞对其主谋东南互保的行为:“庚子之变,顾全大局,保障东南,厥功甚伟”(20)。东南的违旨,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到最后获得赞赏,与各督抚在处理朝廷上谕与东南各省的利益权衡过程中的协调技巧,以及他们所遇到的特殊历史机遇,是分不开的。
三、结语
如果不考虑八国联军侵华及以后的影响,但从保护东南一点上来说,东南互保无疑是达到目的了的。南方参与互保的各省督抚和各界人士,无疑是进行了一次相当大的冒险。需要提出的一点是,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在互保期间的一致合作就认为这是常态。
各权力因素在特殊境遇面前达成的短暂协调并不能掩盖其本身具有的分歧。同时,也不能忽视既有研究所展示的,晚清地方势力崛起,督抚大臣们所拥有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使得我们常说的“督抚外交”成为可能。这既是东南互保成行的原因同时也是最关键的条件之一。
本文花了大量篇幅分析张之洞等人与朝廷关于和与战的争论,以及主和失败后关于东南互保与朝廷的沟通过程,并无意纠结于遵旨和抗旨的矛盾上。通过这个矛盾我们看到的是,作为一方重臣,一方面,张之洞等人有着与朝廷政令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和物质基础,世人看到的是一众封疆重吏明目张胆地违背清廷的意愿,这确实显示出满清朝廷皇权的式微,地方势力的崛起膨胀。另一方面,正是张刘等督抚大臣的领导,形成一个密集的信息网络,将东南庞大的精英群体团结在一起。各阶层都被束缚在同一个群体中,按着共同的思维理路行事,并且通过各种方式与权力的中央进行协调,保持着积极的联系。甚至在慈禧改变宣战旨意,与列强求和之后,一切更变得顺理成章。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问,东南互保期间在“抗旨不遵”的表面之下,地方与中央,会否仍然暗藏着一种向心力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参考文献:
[1] 廖一中:《“东南互保”评述》,《历史教学》1980年第7期。
[2] 吴云翔:《东南互保与晚清地方实力派的崛起》,《中州学刊》2009年第5期。
[3] 赵海亮:《张之洞在“东南互保”期间的对外交涉活动》,《史海钩沉》2003年第5期。
[4] 梁其承:《东南互保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5] 张之洞:“札北藩司、善后局、营务处等廷寄上谕现在各国争先入我堂奥必须协力杀敌致果”,《张之洞全集》第5册,苑书义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901页(以下电文除特别列出外均为张所发,故略)。(以下版本略)
[6] “请降旨严饬剿匪以杜外患电奏”,《盛宣怀年谱长编》下册,夏东光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73页(下略)。
[7] “致京荣中堂”,《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第7981页。
[8] “札江汉关道照会各国领事饬洋人暂勿出外游玩并将各教堂开单以便保护”,同上第五册,第4024-4025页。
[9] 刘坤一:“寄鄂督张”(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二十六日),《刘坤一遗集》第三册,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编,中华书局,1959年,第1436页(下略)。
[10] “会衔电奏”,《张之洞全集》,第三册,第2151页。
[11] “校阅近省各营并操演防营行军队折”,同上第二册,第1351页。
[12] “札北藩司等遵旨筹办江防”,同上第五册,第3901-3902页。
[13] 《中国海关密档——赫德、金登干函电卷七 1900-1907》,陈霞飞主编,中华书局,1996年,第55页。
[14] 同上,第58页。
[15] 同上,第63页
[16] 《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185页。
[17] 《张文襄公年谱》卷七,133页。
[18] “寄苏皖赣三省司道”,《刘坤一遗集》第六册,第2569页。
[19] 《张之洞全集》第三册,第2146-2189页。
[20] 《张文襄公全集》,卷十,第224页。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